一、积极倡导教师“三省吾身”
(一)构建起自己完善的知识与能力体系
就一般来说,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直接受益,但是,如果教师在自己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没有建构起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就无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就要在“三省吾身”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所需、所缺,从而有目的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第一个是专业知识的层面。在语文授课的实践中,需要就专业知识的积累而予以强化,专业知识主要是包括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课外广博的文学类的知识,以及跨学科的历史、美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在网络时代,丰富的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汲取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第二个是职业能力的层面。在现代语文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其人格魅力将会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更富有感染力。这就需要增加语文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职业能力主要是指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写作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诸多能力的培养必然会使语文课堂趣味横生,为实现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借助于定期专业技术的培训活动培养自己亟需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得到满足。
(二)基于知识与能力体系基础上优化的教学方法
只是注重知识的输入而忽视知识的输出,则就无法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更不用说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了,深入分析其原因,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师没有做到“三省吾身”,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完善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就会为知识的输出提供较为坚实的基础,教学方法的优化基于此而处于一个良好的契机。教师之间的差别是是客观存在的,从年龄的角度来说,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据此而产生差别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继而影响到了自己教学风格的区别化发展现状,这将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积极乐观的教师会使得学生在与之情感碰撞的过程中阳光向上,合作探究的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一个消极悲观的教师则会使学生戴着一副情绪化的“有色眼镜”来认知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合作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必然会大幅降低。从这一方面来分析,教师的主观因素是较为重要的。知识与能力体系的构建补充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在夯实自己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能力的提升成为必然,教师会以此为依据考虑到教学方法的优化,从而使得知识与能力的外化成为必然,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原有的综合素质及时予以“三省吾身”。
1.在研究学情与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应该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应该具有灵活化与实效性的特点。“灵活化”指的就是教学方法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留有相应的变化空间;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这就要求落实“实效性”的基本要求,这一基本要求就是将最终效果的得出作为有力的标准,从而增强了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性;
2.推行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完善策略。正如上文所言,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学情的变化由此就成为教学方法变化的重要依据,据此而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应该就成为适应性最强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开放性”指的是在教师改善自己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应该将当前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并加以消化吸收,从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成为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师“三省吾身”指的是在了解自己缺陷的基础上建构起完善的知识与能力的体系,并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指导。
二、全面落实“因材施教”的学生主体理念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所应用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必须依靠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来检验。基于此,在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实践中,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就要以学生是否汲取大量的基础知识,是否将这些知识内化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出自己的实践精神为主要的标准。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与分析,否则就会导致功亏一篑的结果。所要调查学生的实际情况涉及到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情感思维特点、个人的兴趣爱好、固有的生活习惯、自己家庭背景等诸多的情况,这些情况应该为教师所掌握,在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实践中,教师就应该将此类的信息资料予以有效整合,并结合课程的特点、授课的教学目标等予以细化,从而使得教学方法的应用带有个性化与实用化的特点。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实践中,就应该采取“三点一线”的方法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三点一线”指的就是以了解学生情况为主线、从课前、课中、课后三点出发展开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学情调查,课前“学情调查”主要是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兴趣爱好,课中“学情调查”,主要是通过互动方式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与学习习惯等情况,课后“学情调查”,主要是通过课后辅导方式接受学生课后反馈信息,从而为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作用不可小觑,教学方法的实践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既不能“始终如一”,也不能“任意而为”,而是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变化备学生、备教材,在知识与能力体系的构建、“因材施教”的学生主体理念落实等方面着力,从而使得教学方法的选择更具个性化与实效化。
作者:王亚飞 单位:河北省高阳县西演镇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