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产生及现状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世界各国凭借已掌握的科学技术手段和较高水平的文化知识进行生产活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这些成就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但是与这些成就相伴的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空前紧张。这是由于人们在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同时,忽视了自然规律,不顾一切地向自然界索取,远远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净化能力,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匮乏,加上目前世界人口的极度膨胀,使得自然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最终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失衡,这些问题的出现最终又制约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中这样指出“我们决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都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句话很恰当地为我们人类提示了应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也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持续发展。
2人与自然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剖析
2.1人类不合理的产生方式和消费观念
首先,从生产的角度说,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取高额的利润和剩余价值,这必然导致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最终引起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采伐。资本主义发展到后期,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种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扩张,由于国内资源的短缺,他们便把目光投向发展中国家,并把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这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另一方面拉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次,从消费的角度说,人口的过度膨胀,使得人类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这必然使得追逐利益的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更多地索取自然资源。再者,现在社会出现了一种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的不良现象。现代社会的人们,基本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于是人们便把目光投向更高级的消费,人们的头脑中充满了享乐主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观念,这种消费的出现必然反作用于生产。
2.2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盛行
顾名思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在于以人类自身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类的利益为中心,以人的价值尺度为标准,一切为了人类,为了人类的一切利益的终极需求的一种价值维度。这种观念片面强调主客二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和对立,在价值观方面,它认为只有人类才有价值,否认了自然界的价值。我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余谋昌教授指出“它在实践上表现为占有性的功利主义、利己主义,并发展为经济主义、消费主义和个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被当代环境主义者批评为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罗尔斯顿称其为‘主体癖’”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已经如此紧张的形势下,必须摒弃这种观念,尊重自然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只有这样,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走向和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对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反思
在人与自然关系出现危机的今天,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问题的思路,从马克思自然观入手寻求解决这种危机的新办法。恩格斯曾经很明确地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很明显,恩格斯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界是互为同一的,关爱自然界就等于关爱自己。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也反对把人视为世界的中心和主人,认为人和自然界是具有同一性的。因此,为消除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危机,在理念上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视自然界如同自己的身体一样,才有助于在实践上做到爱护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不仅具有能动性的一面,也具有受动性的一面。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界的规律,肆无忌惮地行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尊重为前提,否则就是背离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为了人与自然界的双赢,应该做到能动和受动、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统一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能过分夸大其中的一面,忽视另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薛凯 刘巍 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