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将互助梯队式学习模式运用到技能竞赛的备赛中,可以有效生成金字塔式的层进模式,形成良性循环。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要想让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教师要层层选拔学生,全面分析赛制、赛题,设计科学、合理的备赛训练流程。从开始备赛到最后参赛选手的选定,指导教师固然重要,但形成梯队式的互助学习方式将大大提高训练效率。
关键词: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梯队互助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联合相关部门、行业和地方共同举办的年度职业教育学生竞赛。
一、以赛促学,给专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力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推进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江苏省教育厅决定举办省级技能大赛。对于专业教学来说,技能大赛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可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大赛不仅能拓展实践教学,还可以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对专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目前,省赛动漫制作项目比赛更倾向整体技能的综合考评,这不但要求学生拥有熟练的操作能力,还要求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和备赛训练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提高训练难度和训练强度,引导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技能大赛的内涵:以赛促学、以学促技。
二、铸造工匠精神,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内动力
工匠精神被诠释为“严谨,一丝不苟;专业、敬业”,是生产者、设计者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体现。工匠精神体现了踏实、专注的气质。学生通过参加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在竞争条件下,每个人的自我实现需要会更加强烈,尤其是当面对以竞赛形式出现的竞争时,每个人将会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争取优胜的信念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也会更加坚定。从心理上说,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以超常的表现赢得了周围人的好评,就会以此为动力,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学习。这样能够使大部分学生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有竞争就有动力。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师徒教学模式在实践上显得有些不足,新形势下诞生了梯队式的新型学习模式,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自发的互助式学习。
三、备赛过程中梯队式互助学习方式的构建
即使再渊博的教师,也不能保证面面俱到。互助学习方式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可以聘请一些社会认可或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助教。这类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天赋或较好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通过培训后,具备了良好的专业技能,与低年级的学生交流,由于年龄更为贴近,更了解同龄人的思维模式和内心想法,能更好地与同龄人交流。此外,作为助教的他们内心也会感到自豪,会更加用心、更加投入。1.团队性协作的重要性西方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者霍华德•加德纳指出,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在于每个人的领悟有较大差异,但优点组合起来又会变得完美。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参赛团队训练,虽然参赛选手是个人参赛,但背后实际上是团队通力合作。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所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2.形成梯队式互助学习方式的好处就参赛而言,教师日常要精心组织备赛,搜集大量的练习素材,让助教把这些信息下发给低年级学生;组织讨论,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适当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使每名学生都可以在备赛训练过程中得到灵感,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可视化表达,提高他们训练的积极性。互助学习方式被运用到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快速体现出它的优点。在互助学习方式下,学生始终在团队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获得了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获得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责任心、服务意识等的培养。3.梯队式教学模型参赛学生经过长期打磨,练就一身本领,在国赛、省赛中获奖的经验更是宝贵的资源。从校级技能竞赛中选拔出的校级优秀选手参加省级比赛,省级获奖选手参加全国技能大赛,比赛获奖者指导下一届的参赛选手,各个层次的助教学生配合任课教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艺术设计梯队互助学习方式被运用到技能竞赛中,可以有效生成金字塔式的教育模式,启发学生自主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短板、优化教育教学内容。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比赛选手辅导下一届参赛选手,备赛选手自主学习影响其他同学,自主学习氛围辐射班级,梯队式提高专业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静锋,刘书婷.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探索.大众科技,2008(6).
[2]卢毅,杨寒,杨景.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发展与启示.学子:理论版,2016(24).
[3]邵庆龙,葛李.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分组分层教学法探讨.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4]马振华,李丹.论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该注重的几个问题.科技资讯,2008(15).
[5]金衡模,高焕文.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实施现状与推进模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2).
[6]徐丽,张敏.从国内外学徒制的变迁看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教育与职业,2015(11).
作者:徐丹
相关专题:制约情绪的因素主要有 常熟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