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耗能、效率高、污染少、人性化是当前绿色医疗建筑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病房楼应是建筑技术与人性关怀的统一体。本文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综合病房楼为例,总结其设计过程中采用人性化设计策略,以此来探索病房楼建筑设计中可应用的绿色策略。
1引言
随着整体医学模式的形成,现代医疗建筑发展成为建筑技术与人性关怀的统一体,通过适宜的建筑技术,结合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形成独特的医疗建筑形态,本文首先从病房楼现存问题的分析入手,从功能适应与人性化的空间设计等方面探讨现代绿色病房楼建筑的绿色设计策略。
2传统病房楼问题分析
2.1病房现状分析
由于患病人员需要长期处在病房楼内,同时病房内患病人员较多,声音嘈杂,使身患疾病的病人情绪更加低落,多名患者同住一个病房缺乏私密性且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设置休闲吧等活动空间,会方便患者、探望的亲友、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现存病房床位数较多,且存在加建病床的现象,为增加病床数,常常忽略病房内活动空间的设置,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关怀。病房色彩应亲切舒适,采用低纯度、高明度的柔和暖色调,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浓厚氛围,缓解就医者的恐惧心理,现存病房往往使用单一色调,在这样冰冷的环境中,易使患者情绪低落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2.2活动空间现状分析
病人在住院期间,不仅要得到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医护,也可通过自身锻炼,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情绪,加速对身体的调节,反之,病房楼内缺少活动空间,病人只能呆在病房内,处在同一病房的病员之间相互影响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因此有必要设置使人们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和精神上享受的活动的区域,室外阳台、病人活动室都可成为病人的活动场所,国外有些医院设置了供病人休闲娱乐的茶室、棋牌室、咖啡厅。相反,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缺少供病人和医护人员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2.3护士站现状分析
2.3.1护士站的位置和护理半径护士站在护理单元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护士站主要为放在护理单元的中部或端部两种形式,设置在护理单元中部,将缩短医护人员的护理半径,提高医护效率,设置在护理单元入口处,方便医护人员管理,同时便于外来人员的咨询,流线方向性明确。护士站位置是否合理可通过一个重要指标评价,即护士站到最远病房门口的距离,当位于护理单元的端部,护理流线增长,医护人员的体力将成倍消耗,医护效率降低,在我国还普遍存在着将护理单元放置在端部的情况。2.3.2护士站形式护士站有三种布局形式,第一种为开放式布局,这种布局的优点是医护人员可以直接监视周围病房内的病员,能够第一时间与病人沟通,采光通风良好。第二种是封闭式布局,这种布局便于管理且能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独立的办公空间,第三种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半封闭式。新建的病房楼多以开放式的护士站为主,设置750mm和1100mm不同高度的两个台面,便于医护人员与站着或坐在轮椅上的患者沟通交流,相对较高的台面内侧区域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同时两个台面之间的空间可以存放文件。2.3.3护士站装修护士站的装修应引入一些轻松活泼的元素,在患者恐惧、焦虑的情绪下,这种欢快时尚且温馨亲切的设计,能愉悦医护人员的心情,放松平缓病人的紧张情绪。避免病人在住院期间产生压抑恐惧的心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家庭的认同感。相反,国内有相当多的护士站因缺少人性化的装修设计略显单调乏味。
2.4住院部交通空间现状研究
电梯厅是联系病房楼各楼层间的竖向垂直交通空间,成为医院建筑使用率最高的公共空间之一。电梯与楼梯作为病房楼内主要的竖向交通枢纽,承担着人流疏散与物流运输的重要职责,使人流与物流流程简明、快捷且高效[1]。电梯厅应布置在病房楼出入口附近,具有易识别性和快速可达性,因承载对象不同,通常包括医用电梯、客梯、货梯三种类型,不同承载功能的电梯应布局合理,分工有序,通过医梯和客梯的设置,达到医患分流,货梯将洁、污物品分流,从而避免因功能流线混乱而造成的交叉感染。病房楼设计过程中,受病房楼层数、电梯厅的空间布局、电梯设置的类型与数量等影响,易造成医疗流程混乱,医患、洁污、动静、内外分流不当,最终引发交叉感染的可能。目前我国现有病房楼的电梯厅布局混乱,电梯类型和数量不足,造成交通流线混乱拥挤,设计缺乏人性化。
3绿色病房楼的内涵
绿色病房楼应源于自然,和谐共生,是通过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和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创建的良好的医疗环境。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绿色病房楼的设计更加重视服务主体的需求,方便就医、满足病人、医护人员生理心理需病房楼造型新颖时尚,避免呆板局促,创建温馨的建筑内部空间。为达到以上目的,应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和人性化设计使医患双方均获得安全、高效、柔和、温馨的关怀体验[2]。
4绿色病房楼建筑的设计原则
绿色病房楼的建筑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节约资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绿色病房楼应在保证建筑舒适性和医疗流程的前提下,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3]。
5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综合病房楼的绿色设计策略
5.1工程概况
工程选址坐落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新区,牟平区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接威海市,西靠烟台市,南临乳山市,北濒黄海。基地南邻城市次干道金埠大街,北邻城市次干道崔山大街,用地东侧为规划路,西侧为城市主干道牟山路,红点位置为现牟平区人民医院所在位置,绿点为牟平区服务中心,蓝点为新院区位置(图1、图2)。病房楼建筑:地下1层,地上23层,病房楼建筑地上高度93.90m,病房楼地上建筑面积112361m2,地下建筑面积4565m2,地下室层:后勤库房、病案室、太平间、告别厅、变配电室、水泵房;首层包括出入院、静脉配置中心、病房检验、消防控制中心、临床支配中心;二层包括ICU、病理科、输血科;三层包括手术室、介入治疗;四层包含净化机房、中心供应室;五层包括新生儿监护(NICU)、血透中心;六层包括产科、产房;七至二十三层包括各科病房护理单元及相应的辅助用房。北向角度90°,建筑窗墙比东向:0.31,西向:0.31,南向:0.45,北向:0.46,建筑风格为现代风格体现医疗建筑端庄、典雅、大方的特色。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本着“人本医疗、尊重生命”的服务宗旨,以“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为己任[4]。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国际化医院”典范。医院建成后将成为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承担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医疗、保健和突发性事件处理、120急救及教学实习任务。
5.2适应气候的建筑选址
良好的建筑规划布局作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先决要素,充分考虑烟台当地气候和牟平当地文化特征,创建适宜的节能策略,争取良好的自然采光、通风等。在规划选址上,将病房楼置于现有院区北端,其北侧为病房预留用地,南侧紧邻医技部门且有一定距离,做到既独立又联系方便,距西侧的城市主干道有一定的距离且通过绿化进行隔离(图3)。东北侧为公园式景观绿化环境,为病员及医护人员提供了安静舒适的休闲环境(图4)。医疗区北部设置最高病房楼,建筑本身不仅具有强标志性,在基地外围观望,视觉效果极佳,北侧房间还能临高眺望远处的海景。注重动态具有生命力的环境设计,诠释了人性化设计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
5.3建筑形体空间生态设计
病房楼建筑高耸挺拔,通过细腻的外墙开窗处理手法,使其个性鲜明,风格力求简洁、明快。病房楼形体选择了紧凑内敛、体形系数较小的矩形,病房楼通过相同母题的处理手法,以表现建筑的韵律感,在病房楼屋顶安装太阳能板,不仅美化了建筑第五立面,同时利用太阳能发电,节约能源。立面造型通过对主楼形体的有机切割,使建筑更加挺拔,充满张力,深灰的石材,呼应院区现有的,局部的玻璃幕墙使建筑简洁纯净,白色的铝板使建筑品质高而不奢华,整个立面以交织的白色和蓝色为主,凸显了滨海医疗建筑的特色(图5、图6)。
5.4护理单元人性化设计
在护理单元空间布局中,将病房布置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都较好的南北两侧,把绿色、新鲜空气、优美的海景引入病房,创造了一种有利于病人康复的室内环境,东西向贯通居中布置医护电梯厅、护士工作区、护工污洗区、污物电梯厅等辅助空间,护士站及辅助房间通过居中布置缩短了护理流线和提高了医疗效率,诠释了人性化设计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护理单元在采用模块式设计的基础上,分析基本空间的位置关系,根据不同科室结构进行分类,最终将功能模块按照适宜的组合方式进行组合及演变,最大限度满足医疗流程需求,体现护理单元的多样性,避免千篇一律。六~二十三层为标准病房层,每层设置相同科室的两个护理单元,不同科室设置在不同楼层,以40床作为每个护理单元的规模。为将医护人员的内部走廊与病人的公共走廊分开,避免医患流线交叉干扰和医疗流程混乱,护理单元采用复廊式设计且通过独立垂直运行的病员电梯厅和医护电梯厅将医护人员和病员送入医护办公区和病房区。护士站居中布置,缩减护理路线,根据医疗流程将医生工作区、护工污洗区、护士工作区、病房区明确分区,在两个护理单元间与电梯厅结合设置南向病员休息厅(图7)。5.4.1病房人性化设计病房除了为病人提供康复治疗的空间,还要有静谧、温馨的环境,增强家庭认同感。根据不同病人的需求,本项目设有三种类型的病房。普通单人间病房。护理单元设置了一个家庭气氛浓厚的单人间病室,单人间病房可以使患者以主人翁的姿态入住病房,享受完全自由的个人空间。同时为患者提供了读书看报倾听音乐等的活动空间。室内选用能传递亲切舒适、贴近自然感觉的木质家具,避免患者对陌生的病房产生紧张和恐惧的感觉,使患者感到亲切舒适,诠释了人性化设计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图8)。双人病房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在本项目设置大量的双人病房,提高医护效率。靠走廊内墙布置卫生间,病房外墙可以大面积开窗,使病房得到充足光照,平行于采光窗墙面排布病床。储物柜设置在房间入口,方便存放和储存生活用品,在病床附近设置呼吸按钮、电灯开关等,因项目所处的地域气候冬季寒冷,阳台未于病房内设计。病房的会客空间为患者提供一个与家属朋友交谈的场所,同时会客空间提供桌椅等设施,可成为患者阅读、休息的空间(图9)。5.4.2护士站人性化设计护士站为半开放的形式,既不影响患者和护士之间的沟通,又能为护士提供一定的私密空间,不要让护士的状态一览无余,保持一定的独立空间,本项目将护士站吧台设计成双层台面的形式(图10),用760mm和1100mm高的双层台面,上层台面较窄,下层台面较宽,作为护士办公桌面使用,同时夜间值班的护士也可伏案稍作休息。医护人员的文件和病员档案等可以存放在双层台面之间340高的空间内。在材质上,护士站的台面应该选择耐磨易清洁的大理石台面,护士站工作台面用植物花束来装饰,在空间组织上护士站位于中部核心位置,缩短护理路线和病员询问路线,提高护理效率。5.4.3垂直交通体系的人性化设计该综合病房楼南侧通过连廊与门诊医技楼相连,物流出入口及工作人员出入口设置在病房楼东西两侧,外来人员及探视入口设置在北侧,各种人流互不干扰。同时各出入口都进行了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综合病房楼与门诊医技楼之间的连廊及医疗街,可使建筑群内部组织步行流线,实现人车分流。楼内共设置医梯、客梯、污物专用梯共计18台,各司其职,完成层间转换,完善立体交通体系。医护电梯厅由4台医护人员手术专用梯组成,为医护人员提供了能快速进出独立的通道,同时承载洁净物品的运输,病员电梯厅为12台客梯,为病人、家属探视及送餐专用,探视人员与医护人员通过独立垂直交通分别进入办公区和病房区。污物电梯厅为两台污梯,独立运行于手术层及ICU、CCU之间,为将术后产生的污物垃圾及时运出且为术后病人提供了快速清洁的通道,污物通过专用污物电梯汇集至地下,由专用通道运出,病房区洁污分离[5]。6座防烟楼梯与电梯结合,火灾发生时利于疏散。在众多且类型不同电梯的明确、有序运行下,使功能复杂、流线多样的病房楼有效完成了医患分流、洁污分流、内外分流(图11)。5.4.4病房楼内公共空间人性化设置病房楼每天不仅要承载大量医护人员、病员,且每天有大量探视人员,有时探视人员可达就诊病人的3倍,因此病房楼应设计入口大厅,各层候诊区空间尽量做成大空间,再设计一些高品质的环境,为探视者及病人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视觉环境[6]。本项目在病房楼儿童候诊区的细部处理上考虑了儿童患者的心理感受,结合建筑装饰运用了丰富且让儿童感到亲切的色彩,将儿童候诊区设计的犹如色彩缤纷的童话王国,天花板被多彩的灯光和带有星星与月亮的色彩图案装饰的五彩缤纷,吸引患儿的注意。候诊区设置滑梯等娱乐设施,患病儿童犹如进入一个小型游乐场,消除儿童就医的恐慌。候诊区灯光的控制有昼夜之分,降低能耗。为保护儿童视力,使用LED灯管外加柔光罩使光线均匀而柔和(图12)。病房楼内设置阳光间不仅只是提高室内的热量和使其成为休闲娱乐场所,合理的设置阳光间,可通过自然采光提高病房楼内的亮度,本项目在病房楼每层中部电梯厅的南侧设置病员活动室,俗称“暖廊”,与交通走廊结合,提高了走廊照度,空敞的大厅成为病人和医护人员交流歇息的地方。
5.5节能判断
项目中采用了屋顶绿化、透水地面、LED灯具、Low-E中空玻璃、自然通风采光、太阳能光伏板(图13)、雨水收集、光导照明等技术措施,方案设计,技术运用,以及材料选择都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对照国家《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经过专家评审鉴定,设计项目达到了二星级标准。
6结语
本文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综合病房楼作为实践应用,方案结合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从规划选址、生态节能技术使用和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人性化设计,时刻考虑到以人为本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设计思想,最终的目的是将建筑物能耗尽可能的降低和创造舒适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郑菲.护理单元人性化设计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05:23.
[2]丁玎.绿色病房楼建筑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06:23.
[3]丁玎.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GB/T51153-2015.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4]沈孟捷.本土医务社会工作实施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3,12:23.
[5]郏亚丰.当代中国医院住院部人性化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8,06,01:23.
[6]杨真静.绿色病房楼[D].重庆大学,2004,02,20:23.
作者:纪伟东 徐凯 韩晓琳
相关专题:长线投资技巧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