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河北省大学生生态文化现状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找出阻碍因素;依据态度-依从-行为法则,找出改善大学生生态态度和生态行为的有效办法,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

[关键词]河北省;高校;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心理学

我国高等教育学者潘懋元先生指出:“许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应负主要责任者很多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在环境问题急剧恶化的今天,高校开展生态文化教育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建设性作用。大量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改善措施[1-2],但很少有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该问题的。为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整理了有关河北省大学生生态文化培养中的若干短板[3-8],利用心理学知识,对短板的出现进行解释,并对改善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一、河北省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现状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对2016年10月1日之前,中国知网上所有关于河北省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文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如下:绝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和趋势,认识到加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愿意参加生态保护与建设活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大学生对于生态文化关注度、认知度不高,生态责任感不强,当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出现时,不能清晰地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很难做到知行统一,或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而放弃了正确的生态行为。通过总结,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生态素养方面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心理学原理与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

在行为形成过程中,会引发态度,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维度构成。当态度拥有良好的可获得性时(态度客体与一个人对该客体的评价的联系紧密程度),态度更可能引发行为。态度来自于直接经验的时候,态度可获得性就比较容易获得,但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获得生态文化知识的渠道极少是从亲身体验中来,而多是来自各种媒介的信息灌输[5],这很难形成态度的可获得性。当遇到有关生态的问题时,有直接经验的人,态度很容易获得,他们也最可能按照他们所说的那样去做;而那些没有直接经验的人,态度可获得性就差,进而也不能很好地去指导他们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大学生生态态度或意识还好,但生态行为却不尽然的原因。其次,当态度比较经常地反复听到,那么态度也会比较容易获得。正如人们所期望的,越是经常地形成对某种事物的态度,人们就越容易获得这种态度。所以让学生接触大量有关生态的信息,对他们生态观念的形成很有利。然而,通过第一部分的现状分析,我们发现我省大学生生态知识相对匮乏,这说明信息刺激不够,这样态度可获得性也就很难形成。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对于大学生生态素养培养方面存在教育缺失,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指导工作欠缺;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生态信息的关注具有“狭隘性”和“利益相关性”,或由于对生态问题的一种无助感或缺乏信心,而没有更多地关注生态信息。作为行为产生的入口——信息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提高。

三、基于心理学原理的解决对策

观念、态度等只有转化为实际的生态实践行为,才会解决生态问题,也就是引发依从。实际上,行为也是改变态度的首要方式,两者是互相影响关系。下面我们会在解决对策中融入促使依从发生的技巧,让生态实践活动易于开展。

(一)大量开展生态实践活动

实践更能启迪人的心灵,通过实践和亲身体验,可以获得直接经验,加深学生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提升对生态建设的信心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践行生态文明行为,提升生态文明素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可以与大学生的专业、生活娱乐等相结合,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为了使一些大型的生态实践活动易于开展,在此之前,我们可以先开展一些易于被人接受的小型的活动(如倡导环保的签名活动),这通常被称之为登门槛技巧。稀缺策略让你觉得你似乎正在失去一个关键的机会,除非你立刻行动。所以有些活动不是人数越多越好,采用稀缺策略,可促使大学生积极加入活动。只要学生被带动起来,再有合理引导,养成良好的生态习惯就会很容易。

(二)多渠道实施生态文明教育

我们必须加快生态文明教育,而且要多媒体多平台大量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大大增加学生与生态信息的接触机会,促进生态态度可获得性和生态行为的形成。在这期间,除了形式多样化外,还要格外注意示范的作用,人们一旦从众,就会采纳参照群体的行为。因此,让人们依从的方式之一就是营造一种信息性影响的情形:人们可以通过示范所期望的行为来促成改变。即使情景中没有看得见的模特,规范性和信息性语言也能起到示范作用。只要安排人员科学地给出示范,就可以简单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态行为,某种情况下,这种策略取得的效果要好于大肆宣传或过多财物投入取得的效果。

(三)构建校园生态文化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和生活主要在学校,所以构建校园生态文化尤为重要。浙江农林大学是我国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典型,它将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进行建设,通过校园与植物园功能的相互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活动和价值取向,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教育活动,能使大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校园生态文化建设能提供群体凝聚力和塑造生态态度,提升生态文化素养。每种文化都有各自对于适当行为的解释——规范,规范对生态行为的影响常常是不自觉的,某些方面它比进行生态教育和传播生态知识对生态行为的影响还要大。所以我们要将各种生态规范制定成相应文件,并大肆宣传,让规范来指导学生的生态行为。

参考文献:

[1]王哲,索贵彬.高等学校工程类本科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4):137-140.

[2]李存霞,王琳.在参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推动高校生态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5):61-63.

[3]蒋爱林,李小梅,王荣加.“低碳”视域下大学生生态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95-98.

[4]李俊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5]李博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培养调查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6]李静.生态文明视域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

[7]张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8]郑艳玲.大学生生态意识及行为特征调查研究——以衡水学院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4,16(3):126-128.

作者:王利君 王世阳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报编辑部 河北工程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提升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280742.html

    相关专题:图学学报 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


    上一篇: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及创新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