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3篇)

第一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目前我国处于最需要营销人才而又最缺乏营销人才的时期,面对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立足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针对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明确提出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围绕技能型人才培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创新讲课方式、合理设置教学实践环节、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探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6年河北省人才市场人才需求分析数据显示,从需求的专业情况来看,工商管理类需求所占比重最大,占总需求的18.95%,其中市场营销稳居需求职位榜首。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给市场营销人员提供了更多机遇、挑战和市场空间。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如何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营销专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营销专业性技能人才,是各个高职院校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我们必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掌握当前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分析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高职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还需进一步优化。目前高职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理论知识过于注重系统性、完整性。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应当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多数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追求保持完整系统的课程体系,而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专业方向课程较少,缺乏与企业的横向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专业方向课程不足。在这样的课程体系结构下,出现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企业营销实践环节相脱离,培养的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2.课堂教学方式不够灵活。高职院校大部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方式死板教条的问题。课堂教学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大都照本宣科,学生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导致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营销实践的需要,造成高职毕业生与社会人才需求的脱节。3.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高职院校在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对营销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有些院校虽有校企合作但大都过于表面化,与企业合作的广度、深度不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目前大部分过于表面化的校企合作达不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也使得学生对于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抱有敷衍的态度和心理,没有真正把自己当作企业的员工,而是为了能在实习鉴定表上盖章,抱有实习完就走的心态,很难学到真正的营销技能。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转变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营销实践环节。1.1课堂教学创新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参与性较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加强互动式教学,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1.2引用案例研讨教学。教师在讲解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恰当地结合企业营销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深入浅出把知识点融入案例教学中。通过运用大量的企业营销实践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启发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高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不易理解专业理论知识,通过恰当地引入营销案例分析讨论,可以创造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授课效果。具体的、真实的、生动的营销案例,使学生尤如身临其境,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际运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特点,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相关营销专业知识。1.3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设计与企业营销实践相类似的场景、事件,让学生扮演情景中的各种角色,进行模拟实战演练,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营销实践能力。根据所学专业知识点,设计企业营销情景,让学生能在模拟营销情景中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发挥和创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营销知识和技巧,已达到学以致用、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对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如《推销技巧》课程在讲授产品推销技巧时,教师设定一种产品,请学生分组来扮演营销员与顾客的角色,结合所学推销技巧知识开展课堂情景模拟。用情景模拟方法来处理营销问题,使学生理解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思维方式、考虑因素等,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会,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推销的技巧和策略。在情景模拟教学中还可以改变各种条件因素,使营销情景灵活变化,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1.4合理设置实践环节。在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中,实践教学环节应占总课程学时的50%以上。实践教学项目的安排应当同专业营销知识相吻合,理实结合,用理论知识指导营销实践。通过营销实践项目的训练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提高教师实践水平。大部分高职院校聘用的教师都是高校研究生、博士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营销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照本宣科,因此在培养专业教师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师营销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专业教师进企业顶岗培训学习制度。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制度,从企业聘请营销管理人员给学生做企业人才需求讲座,介绍最新市场发展趋势、企业营销案例等知识,提高学生对市场的了解。充分利用校内市场营销模拟实训软件,训练学生营销专业技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2.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应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依托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进入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岗前实习动员,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重视,企业管理人员对实习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带班师傅一起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与考核,让学生在顶岗实训过程中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营销实践技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企合作的模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有效的,对学生就业的方向的选择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十分有利。通过工学结合与企业深度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实习管理,设计实习流程,根据企业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学生实习计划,确定实习岗位、实习内容,指定企业带班师傅,对实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作出合理安排。抓好学生实习过程管理和全程监控,保证学生实习安全和实习效果,提高学生营销技能,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综上所述,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广度与深度,加强营销实践教学的比重,培养出更多的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型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郝克宁.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齐鲁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6).

[2]陈素敏.耿树海.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3]覃龙飞.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0,(11).

[4]杜冰冰.市场营销专业主修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3(12).

[5]万珊.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4).

作者:陈素敏 雷娜 单位: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第二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本文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例,对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研究。提出的具体建议包括: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培养与提升就业能力;积极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打造实践基地;优化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希望上述策略的提出可更为优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能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这一点从相关新闻报道中可明显看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必须始终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在提高就业能力的风向标下,积极努力地做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工作。结合已有研究,认为在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过程中,必须积极做好如下几点:

1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培养与提升就业能力

对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科教师而言,很多教师在市场营销相关课程教学中,仅依据教材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但具体至实际市场营销,很多学生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更具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样的培养方式无疑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为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对学生加强实践指导。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在课程教学中可要求学生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将卫生巾推销给男性。卫生巾本为女性使用,将其推销给男性无疑更具难度。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可以更好体验市场营销技巧,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除此之外,市场营销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之余,积极进行兼职,通过兼职了解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了解市场营销专业的实际就业形势。通过这样的形式不断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总而言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仅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为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必须积极利用课程教学这一重要载体,积极采用多种手段不断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2积极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打造实践基地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想真正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应在实践基地的打造方面多下功夫。殊不知,要想真正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仅仅依靠传统理论课程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应积极投入资金,用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实践基地的打造。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之余,通过实践基地的具体市场营销实践,掌握更多市场营销技巧,了解更多与市场营销相关的实践知识。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企业变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对于一些优秀学生,企业在学生实习之后,亦可留下工作。这样的做法对高职院校亦或是企业均是有利的。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高职院校在打造市场营销专业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内其它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打造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更为科学地打造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

3优化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很多高职院校仅从理论上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理论毕竟是理论,仍缺乏实践支撑。因此,这样的理论式就业指导模式并不能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过多帮助。基于此种情况,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更为积极有效的就业实践指导。例如,高职院校可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模拟招聘会,让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积极参与模拟招聘会。通过参与模拟招聘会,了解企业招聘的具体流程、要求及面试技巧等。通过这样的实践式就业指导方式的有效开展,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定然会不断得以提升,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亦会在这样的实践式就业指导模式中获得更多有益经验。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在市场营销院系建立专门就业指导部门,全方位地安排与负责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这样的做法更有针对性,更利于提高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总而言之,在提高就业能力的理念导向下,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必须从就业指导工作入手,不断优化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4结语

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更好优化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需要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培养与提升就业能力,积极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打造实践基地,优化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只要能认真做好上述几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定然可以得到不断优化,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定然会不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绥化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指导课题组.突出专业伦理教育强化职业技能实训——地方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J].绥化学院学报,2014,(5).

[2]张莹.市场营销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模糊层次评价[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2).

作者:许方媛

第三篇:高职市场营销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通过《市场营销学》课程项目化改革,将内容分为市场营销概论、市场机会分析、选择营销战略、制定营销组合策略、营销综合实训等五个模块。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营销综合技能,实现高职院人才校培养目标,对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市场营销;项目化教学

一、《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特点

1.具有明显的学术特征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所用《市场营销》教材为本科教材,少数所用的高职高专教材看似比较适合高职学生,但实际是上只是在本科教材内容上的少量删减,并未体现职业特征。这些教材强调了完整的专业学术体系,包括“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哪些”、“怎样”等内容。比如“市场营销”概念,教材的内容应该向学生提供这些知识,即:什么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产生、发展、演变、相关观点以及发展趋势是什么等等。2.以知识传授为主课堂上基本运用“讲授—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核心围绕教材、教师、课堂。学生被动的听讲,对课堂失去兴趣,更谈不上课后的知识扩展。比如:在讲到“市场营销观念”这一知识时,教师在课堂充当组织者、主讲人的角色,采用讲授法单一的介绍市场营销的几种观念?产生的历史条件?各自的特征和优缺点等。学生通过记忆这些知识,却没有变为自己的理解,不能起到以间接经验触类旁通的效果,这种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更不能起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推理能力的作用。3.缺乏知识的实际运用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往往结合课堂讲授内容,主要侧重的是重要概念记忆、题目理解,学生在答题时基本上照搬教材,完成任务。很难保证质量及效果。即使是布置相对灵活的“案例分析题”,学生依旧是在查阅教材的基础上抄袭书本内容,或者“想当然”地随意分析一通,无法体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缺乏对案例的深入理解和认真思考。4.考核以卷面成绩定等应试教育的传承作法依然在《市场营销学》课程考试中起主导作用,期末考核主要以闭卷方式展开,考试内容侧重传统的选择题、判断题、填充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等。虽然面面俱到,题型丰富。但这张试卷却成为评定学生课程学分的重要依据,可谓一卷定“乾坤”。

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教学目标比较明确、容易组织教学,但是,从企业用人需求及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显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1.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片面强调了其主导地位和作用,学生被动的学习,甚至茫然,感觉事不关己。无法体会学习营销的重要性以及该课程对于今后自己的就业方向和职业生涯能起到什么指导作用。2.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乃传道、授业、解惑也。过分的注重了后两者的作用,学生学习形成惰性、不愿意积极努力的参与。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形成了不愿问、不想问、不敢问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老师讲到“市场营销观念”的知识点时,学生便不会去想“为什么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下,营销的观念开始产生?”正因为课本上明确写了,老师也这么讲了,所以不愿动脑去思考,束缚了学生的逆向性思维和敢于创新的胆量。3.阻碍了学生团队作用的发挥市场营销是人类思想知识的结晶,现代人类的社会交往、生存沟通的能力得到体现,展示的团队力量、发挥了合作精神。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在教学常常把学生分为三个等次:优、中、差,在传讲授理论知识和传授实践能力时,对于优等生会过于偏爱,对中等生授之平平,对差等生不闻不问,这样造成优等生更优秀,差等生表现更差,容易使差等生形成自卑心理,在遇到问题时,不敢提问、不敢参与、不敢讨论、不敢实践。

三、《市场营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内容

《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出发,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等。为达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必须切合实际对其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内容主要包括:1.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以掌握技能,完成项目任务及开展营销活动为首,而不是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在这个前提下,首先让学生自由分组、让后根据要求申报项目、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展示各自的长处,各尽其才,努力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学习热情,使其养成好好学习的习惯,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承担切合自身实际的任务,包括收集有效的信息、制定项目计划、设计方案、并对方案加以实施、整理反馈信息、讨论评价,充分发挥其积极思考、乐于动手的兴趣,使其从学习中找到自信,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变成学习的主人。2.围绕任务设计活动情境教师把理论知识分解到每一各项目任务中,针对项目中的任务设计活动情境,目的是将零散的、独立的营销原理有机地融入各项目,从而形成教学模块。学生将所学理论、具体运用到实践,测底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解决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情境与实际工作差异的窘境。3.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市场营销教学内容中的每个项目主题都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在现实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也体现的很明显,并且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首先申请项目,并且对每个项目或营销活动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明确学习目标,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努力思考,选择有效的解决方案。接着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工,组内讨论,分部实施完成项目步骤。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并实现知识技能与工作岗位的有效对接。4.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任务项目化教学强调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自由组团、分工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做到人人参与,互相沟通、互相帮助,让每一位成员真正感受到集体的荣誉,以及个人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将项目实施与企业生产经营衔接起来,这一阶段,可邀请同行企业专家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报告、实地调研等形式参与课程的讲授,对学生的作品加以点评,同时学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调查、销售产品等,使自己的能力在真实的场景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

四、《市场营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在《市场营销》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材学科体系和顺序,结合营销专业知识和岗位需要,以及营销综合技能、素质,针对营销活动要解决的问题,设置项目,布置任务,将课程理论知识融入到每一个具体项目中去,以此作为目标,将理论联系实践作为教学导向,从而完成项目。实践步骤包括:1.根据岗位需要设置项目任务实施项目教学改革,应根据职业岗位需要,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素质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目的,来设置项目任务,同时还应当考虑学生参与性、实用性,达成课程教学目标。2.按照项目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由组建项目团队,4-6人为主,成立小组,选出小组长,并在其指导下,依据项目计划进行合理分配,协作、共同完成团队目标。对项目任务进行仔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项目内容。3.依据项目分工实施项目安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长针对项目将成员进行分工,各成员协助合作,有效实施项目计划。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充当项目中分配的角色,教师作为总指挥,对全局起到组织、指导、帮助、促进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4.遵循项目指导评价项目成果教师在整个实施项目过程中,应努力引导督促学生学习,将理论知识融入教学操作全过程。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小结,组织学生对项目进展过程中所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体探讨、分析。项目完成后,联合学生、教师、企业专家三方,评估学生成果,对表现突出学生实施奖项措施,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市场营销》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1)情景任务中一个项目(或任务)可能需要几节课的时间,而学校大多数课堂组织形式为两节课一堂组织教学,这样项目的进程容易被打破,学生难以融会贯通地掌握项目的内容。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合理、连续的安排时间,不要人为地破坏项目的内在联系。(2)教师是开发项目化课程与教学的关键,贯彻职业教育思想,要求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完成此程项目化方案设计、实施教学等任务,这就必须加速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断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不仅要专业制定教师深入企业锻炼制度,还要积极引进企业人才完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3)为了体现真实的情境,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实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的非常重要。一方面建设“校内职场”为学生提供相当于具体职业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将课堂延伸到现实职业岗位。

参考文献:

[1]熊山.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视阈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

[2]张荣,罗冲.高职《市场营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2.(2)

[3]左玉玲,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4.(52).

作者:蔡俊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3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263560.html

    相关专题:器官移植案例 我国金融监管问题探析


    上一篇:苦叶菜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