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抽象事物形象化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对课文中出现的很多抽象词语很难理解,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这个难题。例如在《风筝》一课中描写到“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的喊叫着,这田野中拼命奔跑”,其中“翩翩”一词较为抽象,学生没有亲身体会过会很难理解,教学中可以演示,一只风筝在空中随风飞舞的生动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在教师营造的特定环境之中理解感悟“翩翩”一词的含义,运用多媒体技术直接向学生展示画面要比教师用语言解释这个意象更加生动形象、直观。3.动静结合。在“象形字”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象形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加强记忆,从而牢固掌握象形字的字形。例如:象形字“磨”的笔划很多,字形难记,不利于学生记忆。在课堂教学时,讲解字形与播放相关动画文件同时进行,先出现石磨的实物,接着出现象形字,最后出现演变过来的象形字,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认识到磨字的上部分是石磨的推手,中间是木头,下部分是石块做成的磨盘。这种形象地演变过程,可以是学生加深对字形的记忆,提高识字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调节课堂氛围,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缺少集中性,容易分散。心理学把人的注意氛围三种,理解注意、情绪注意、机械注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注意力一般为机械注意,缺乏理解及长久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有计划、有节奏地交替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减轻学生课堂的压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方式转换学生的注意力,如“课中操”,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课件版本的“课中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一课《燕子》的时候,在学习告一段落后,我播放了这样一个动画,随着《春天在哪里》歌曲欢快旋律的播放,画面中一群小燕子叽叽喳喳飞过农田,飞过村庄,飞到春天的花丛里。学生们兴奋的随着旋律轻轻哼唱,这样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感受作用,学生们既感受到了课文《燕子》描写的画面,又进行了有意注意到无意注意的转换,起到了放松的作用,使学生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有利于重新集中下半节课的注意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且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得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储备教学资源
语文是学科之母,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在教授语文课程的过程中,经常兼容着其他学科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容量里,如何有效地向学生展示最多的知识,是个一直困扰教师的难题。教师一般把课堂知识用教案的形式展示出来,但是教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只是单纯地接触文字,不能对知识有直观的切身感受,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前可以将图片、动画、作者简介、音乐配声、背景资料等储存到位,课堂随着教师的讲解循序渐进的展示这些多媒体影像,既扩大了课堂容量,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又节约了教学实践,提高了课堂效率。
作者:张彩梅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上盐湾镇赵家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