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英汉双语教育,而随之发展来的英汉双语研究也逐渐被得到了重视,近年来,英汉双语的对比研究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鉴于此,本文从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入手对英汉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的对比,以期让更多语言学习者了解英汉双语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学习这两门语言。
一、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
着手研究英汉双语的语言形式和思维方式差异的前提是先了解语言与思维二者之间的关联。根据目前语言学界的成果来看,可以将语言与思维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为下述三种:其一为“认知关系”。了解并承认思维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有很重要的联系,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密不可分的;其二为“相对关系”。认为语言决定思维,在不同的语言情况下,会做出不同的思维反应;其三为“统一关系”。即完全同意语言与思维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支撑的。这三种关系中唯有“统一关系”更客观、更能符合人类在语言、思维发展历史上的轨迹。语言与思维之间是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语言的形式可以束缚人类的思维,而思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我们从思维上的差异来对比英汉双语差异,是一种有据可依、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英汉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的对比
1.英语的形式逻辑与汉语的意会言传
英汉两国语言形式差异深受两国人文思维环境的影响。英美两国人讲究人格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思想也渗透在每一个文化根茎中,他们的语言与思维也同样具有独立性,思维表达必须通过语言这个“中介”来传达,因此,英文体现了更多的逻辑性;而中国人在古时候就受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讲究事物的统一性,强调思维会直接作用于语言,汉语语言更加注重其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表现形式。对比可知,西方语言较汉语来说就会显得呆板许多,而汉语的弹性表达方式则为其语言增添了许多引申情感。
2.英语的客体思维与汉语的个体思维
英美人注重客体思维,有严重的个人主义思想,中国人更加注重个体思维,认为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应该是人作为主体发生的。两种语言在不同思维的影响下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看一下汉语如何以“人”作为主语来表达人的主体性:例如,“Hernamejustescapedme”,这一句子将“Hername”置于句子开头,明显起到强调作用,而这里的“me”则显得轻描淡写。但此句用如果使用汉语则会这样表达“我一时想不起她的名字。”在这里会更加突出主语“我”的主体地位。另外,英语语言更重间接表达,通常习惯于使用被动句,同时削弱了“人”的色彩。例如,汉语中的“你怎么了?”英语则这样表达:“Whathappenedtoyou?”“What'scomeoveryou?”等。
3.英语的抽象思维与汉语的具体思维
英美人重视抽象思维,而中国人则更加倾向于具体思维,讲求实事求是。英美人在遇到问题要解决的时候,喜欢列举出一些抽象的例子来表现出解决事情的方式,而中国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倾向于使用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来输出自身的观点,这种抽象思维与具体思维上的差异也导致了英汉两语在语言上的差异。例如,词语“feedon”本身是一个动作词组,意为“将…作为食物,以…为食物”,但是在英语中很多时候会把“feedon”作为“从…中得到滋养,或缺营养”或是“寄托了…”的意思运用在文章当中,就是具体动作的抽象化。但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语言表达不善于“故弄玄虚”,它更倾向于具体形象的表达,或是将抽象、虚无的概念具体形象化,增强其生动性,如中国成语“叶公好龙”“滥竽充数”等都是很好的佐证。总结英汉双语在思维差异,以及因思维差异导致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大相径庭后,可以深刻地了解到,语言与思维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思维支配语言,语言决定思维,也正因如此,让不同的人文思想才会产生碰撞,擦出鲜亮的火花,并造就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世界。英汉双语的对比形式主要还是通过其思维方式的不同和语言形式的差异表现出来的,如果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割裂,那么英汉双语的差异对比研究意义也将不复存在。因此,要研究一门语言,不仅要了解其语言表达形式,深究其思维构成方式,还要将两者间互相比较,才能够在学好一门语言的基础上,同时对另一门语言的精髓有所了解,并进一步深究。
参考文献:
[1]郑林.中西科学思维形式比较(上)———整体思维与形式思维[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02).
[2]郑林.中西科学思维形式比较(下)———整体思维与形式思维[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03).
[3]张梦军,隋韦韦.从语言结构的角度对比中西语言文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4]熊子茜.英汉翻译中的语言差异及其转换———以《翻译史研究方法》的中译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夏胜武 单位:武汉学院
相关专题: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案例 中国古代典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