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桥梁工程培养实践及构思

一、各方重视,合理安排

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都是硕士阶段重要的环节,充足时间的工程实践可以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提供坚实的基础,学位论文的撰写也需要充分的时间保证。要真正有效落实桥梁工程专业硕士一年或半年的工程实践,需要高校管理部门、相关企业、校内外指导教师和硕士生几方共同重视并努力才能解决。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桥梁实践环节的监督考核,重视培养基地建设,积极与相关企业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另一方面校内、外导师要有效沟通,依托相关的桥梁工程项目,指导硕士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此外,硕士生自身对实践要有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参与工程实践。具体操作上,导师应与研究生共同商量,在制订培养计划之初,合理安排硕士期间的两年半时间。比如,可以在理论课程学习的间隙分阶段进行现场实践,把实践提前与课程同步进行;或者在实践过程中着手准备学位论文,将实践与学位论文结合起来,相当于把学位论文选题提前进行,并把论文工作时间拉长,因而学位论文的质量相应就容易提高了。笔者指导桥梁工程专业硕士的实践表明,通过对整个培养过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进行一年的现场实践确实让他们在专业技术上提高很多,并促进了专业理论的学习,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二、缺乏桥梁工程专业硕士的合理评价标准

(一)选拔管理方式降低了专业硕士的社会形象

在宏观上,国家大力发展专业硕士。但是在实际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却降低了专业硕士的社会形象。桥梁工程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一样,有两种选拔方式: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入学和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入学。在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中,绝大多数首选报考的是学术型硕士,在无法入选学术型硕士的时候才会选择调剂到专业硕士就读;在推荐免试的学生中,只有排名靠前的才能获得攻读学术型硕士的资格,排名靠后的只能获得报读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资格。这种选拔方式给社会和考生造成一种印象,即认为专业硕士在各方面要劣于学术型硕士。另一方面,在研究生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所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导致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形象受到进一步影响。目前的硕士研究生中,仍存在公费和自费之别,其中学术型硕士的公费名额往往占了绝大部分的比例,专业硕士只有很少的公费名额。因此,全日制专业硕士中,大部分学生需要缴纳每年上万元的学费,相比之下,大部分学术型硕士不仅可以免交学费,而且每月还能领到一定的生活补贴。这种不同的待遇在社会上容易造成错觉,被解读为“专业硕士学位是花钱买来的学位”。

(二)缺乏专业硕士各种奖励评选标准

目前,针对高校研究生的各种奖励比较多,有各种级别和不同层次的奖学金(最高级别为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这些奖励的评比往往是将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放在一起进行的,而其评选标准却大多按照学术型硕士进行考虑。比如目前国内各高校对学术型硕士都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并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但对专业硕士不作此要求。因此以此二项指标作为标准对学术型硕士进行评选是合适的,但以此指标作为标准评选专业硕士则必然使专业硕士处于标准之下,无法获得相应的荣誉。事实上,不符合这两项指标并不完全影响部分专业硕士成为优秀研究生。由上述可见,专业硕士的选拔、培养和管理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需要管理部门深入研究,引导全社会对专业硕士有一个合理的认识,出台适当的鼓励措施,解决其中的各种问题,吸引优秀人才报读专业硕士,并真正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好的环境,才有利于这一新的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

三、双导师制的实施缺乏相应约束

专业硕士实施的是双导师制[8-10],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高校或研究所)即校内导师,另一位导师则来自本专业相关企业的专家即校外导师。双导师制是一种很合理的培养方式,两位导师对专业硕士的指导既能为硕士生在理论上把关,又能提供有效的工程实践机会,提高其专业能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双导师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两位导师的分工缺乏明确的约定且无其他相应约束。这种情况下,如果校内、外导师相互之间不够了解,缺乏沟通;或者校外导师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而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数量众多,精力不足,产生依赖心理,将硕士生推给校外导师,那么“双导师”容易演变为“无导师”。要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作用,除了聘请高水平、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专家作为校外导师外,管理部门对导师的责任、分工等方面进行明确的约定和适当的监督,使校内、外导师都能重视并认真负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随着我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桥梁工程专业硕士作为新的高级人才培养方式,已经受到了同行业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在各高校的进一步扩大招生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重视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其健康平稳的发展。

作者:林春姣 单位:广西大学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桥梁工程培养实践及构思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87080.html

    相关专题: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计算机应用研究


    上一篇:工程项目物资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约瑟夫·海勒新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