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个性化阅读是语文新课改的焦点,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该引导学生专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并出了相关的几条要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解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但却一直没有得到教师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认为学生小,理解能力不高,无法独自完成阅读任务,所以就会用自己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分析。这种固定的解读模式,使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现代教育重视阅读教学,明确指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阅读”这一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引导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吸引学生进行认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生对阅读兴趣浓,阅读动机强,才能主动阅读,才能让自己真正走进文本并且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由于阅读材料主要都是文字,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免枯燥乏味。小学生因为年纪尚小,认知水平不高,所以通常对色彩、图案、声音等更有兴趣。所以教师不能只采用黑板加粉笔的机械教学,而应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工具营造活跃而又轻松的教学氛围。多样化的导入和新颖的阅读方式能够让学生身心愉悦地进行阅读和情感体验,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和期待。
二、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都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往的阅读教学都是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阅读,让学生觉得文章都是一个样式,都是讲些作者介绍、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等。要实现个性化阅读,就要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阅读成为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每篇阅读都一讲到底,而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朗诵、细读、品读,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走进文本,走进读者的世界。
三、正确引导,有效点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贵在有疑问,解答小疑问有小进步,解决大疑问就有大进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提问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认真思考,达到对文章能透彻理解的教学目标。1.提出问题。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对阅读的理解局限于表层,并不能深入。所以,教师应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阅读文章,以问题来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思维。2.自主提问。提问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职责和专属权利。作为学生,也要有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学习精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敢于挑战,勇敢地表达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感受。这样才能避免千篇一律的阅读,才能做到学生个性化的解读。3.智慧点评。小学生在发表自己的阅读观点时,教师除了要尊重孩子的思想外,也要对有偏颇或者不正确的地方及时点评和指导,不能一味地任其发展,以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出现问题。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中,教师提问:“读了课文,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敌人要杀害王小二吗?”有的学生回答:“敌人凶狠、恶毒!”有的学生回答:“敌人被八路军包围了,气愤!”这些回答是正确的,但是也有学生说是因为王小二背叛了敌人,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圈套,那么这种回答和用词,教师就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
四、从生活角度阅读理解
“生活即教育”,任何优秀的文章都是作者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的点滴,对生活现状进行加工改编再创作出来的。读者要想走进文本、深刻理解文章含义,就必须将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阅读教学,除了需要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阅读与生活、情感、经历相结合,才能对作者的表述产生共鸣,才能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文章。例如,在《火烧圆明园》一文中,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图片和影视剧片段,展现圆明园的场景和火烧后的残迹,这样能让学生看到具体的实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对文章展开激烈的探讨。“语文教学是复杂的师生双方的互动,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其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于漪老师的这番话别有一番风味,很好地总结了语文教学的特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也要正确地引导,这样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英.小学语文如何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阅读[J].学周刊,2013,55(30):12-13.
[2]朱景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1(4):22-23.
特色农业论文 [3]李金国.论基于解释学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2(33):13-15.
作者:杨津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