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曾有“中国第一考”之美誉,它以开放性、灵活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成为实现农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自学考试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自学考试在农村的发展呈现萎缩状态,调研发现导致农村自学考试萎缩的具体原因是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支持体系不健全,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离农性等,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自学考试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农村自学考试;自考现状;对策
2015年中央再次聚焦三农问题,下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新农村的具体任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他们整体受教育水平低,素质不高,制约了其主体性的发挥。促使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培育新型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教育,而目前单一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需求,这一需求本应给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拓展提供美好愿景,但事与愿违,当今自学考试在农村的发展呈现萎缩状态,探究束缚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创新自学考试的发展路径,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山东省于1984年举行了首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学历与非学历考试并举、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国家教育考试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社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但近些年来山东省农村自学考试的生源呈现持续萎缩状态,农村考生主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现在自考生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农村自考生占的比重很小。农村自学考试萎缩状况主要是由农村城镇化的社会大背景造成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曾经是农村自考主体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纷纷离开乡土社会,到城市中打工或经商,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导致农村自考生源大幅度下降。目前农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对象主要有以下人员构成。一是在农村工作、生活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毕业生;二是学历在中专、专科以下的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三是中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的农民或在农村集体、私人企业工作的少数员工。其中,第三类考生也就是真正的农民只占全部自考生的18%。农村自考生的主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从事农业的农民,而是进城务工人员、经商者、乡镇企事业从业人员、农村教师等。“自考面向农村”是指充分认识自考在促进农村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拓宽服务面,主动适应农村对不同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为促进自学考试向农村拓展,1999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但从实施情况来看,除了少数地方的农村自学考试取得较好成效之外,多数农村地区自考发展缓慢。阻碍农村自考发展的具体原因是学习支持体系不健全,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的离农性、管理机构涣散等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设计了详细问卷,为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对农村自考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现状调查及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300份,有效数据276份,占全部数据的92%。对20人进行了深度专访,主要涉及山东省各地农村自考生,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做出了如下分析。
(一)参加自学考试的动机分析
如表1所示,41.7%的自考生参加自考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文凭,这部分自考生的主体是乡镇教师、政府公务员和在校大学生,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就业单位对文凭越来越重视,把文凭与职称、定岗、定编联系起来。31.9%的自考生参加自考是为了学习技能,这部分考生的主体是农村初、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的校外青年,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政府可以主动完善自考制度,把农村青年培养成新农村的创业带头人、科技带头人、农业产业化带头人。
(二)学习资料及助学辅导站情况调查
1.所依赖的学习资料调查数据表明,依赖教材及教辅书籍、往年试题的农村自考生占到63.8%,这说明在众多的助学辅导资料中,教材及教辅书籍仍是自考生的首选;在调查中,发现一个可喜的现象,即依靠网络辅导的人占到29%。随着中国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到来,这一数字还会进一步提升。远程教育可以通过录像带授课、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向自考生提供农业课程教育的农业信息网、专业课程,从而解决农村专业教师缺乏、经费限制等问题。2.助学辅导站情况本次问卷设计了3个题,即所在的地方有无自学辅导站?若有,是否参加过?您认为自学辅导站存在哪些问题?分析得出以下结论:80%的农村没有设立助学站,设立助学站的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个别乡镇设立农村文化技术学校,却没有专职的管理干部和教师。有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开设辅导班、培训班,但也是收费的。参加过助学辅导的考生反映助学活动只讲解课本知识,预测考试题目,无实用性可言。
(三)政府对自考的资金与政策支持、考试管理情况分析
1.政府的资金支持情况多数自考生对政府的投资状况不了解,以下是对一个兽医专业自考生的访谈记录:问:“自考花费多吗?”答:“报名费32或40,加上交通费、住宿费、教材费,一门考下来最少200元,全部考完需要3000元以上。”问:“政府有没有投资或者有没有发放奖学金、助学金等?”答:“从来没有,考试费用全部由自己承担。”问:“您目前的收入能负担起自考所需的经费吗?”答:“还要养家糊口,确实有些困难。”多数受访者认为学习和考试费用总体较高,应由政府和学生共同承担,希望山东省政府能从新农村建设经费中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自学考试。可见政府对农村自考的投资力度远远不够,自考发展缺乏来自政府的经费支撑。2.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的情况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因而忽视农村自考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农民获得自考文凭后在就业、户口农转非等诸方面没有优惠政策,农村自考生虽然在理论上享受同高等院校学生一样的待遇,但实际中却相差甚远,这使大部分农村青年觉得参加自考没有获得感。3.政府管理情况多数考生认为自考办、助学机构都设在县及县级以上城市,报名或咨询等都很不方便,建议在乡镇设置联络点或助学站。调查中有人反映,县、市自考办电话打不通,即使打通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很差,想咨询点事情简直比登天还难。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对农村自学考试经费支持不足,相关政策支持缺失,自考管理机构涣散,总之,学习支持体系不够健全严重影响了农村青年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
(四)自考专业的适农情况调查
以下是对一名农村乡镇工作者进行的访谈实录:问:“为什么不选择自考这条路”答:“自考只是一种文凭,没什么实际用处,对于我们农民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一门实用技能。问:“如果自考能够对农业方面有指导作用,让农民致富,您会不会参加?”答:“那肯定会,若真能致富,我想大伙都会参加。”调查得知,农村青年自考生多数不认可目前专业设置,其原因是专业设置与教材内容的离农性。2016年度山东省自考专业中与农业相关的仅有畜牧兽医一个专业。访谈中得知农村青年最希望设置一些农学专业,学习实用的农业技术,如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营销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但目前设置的自考专业脱离了农村社会需求,适农性较差,因而难以激发农村自考生的积极性。
(五)自学考试方式的调查
在表3中可以看出,共有55.8%的人认为自学考试不应再采取单一的书面考试方式,应该采用实际操作与书面考试将结合的方式,原因是农村青年对自学考试的主要需求是获得一技之长,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这种以应用技术型为主的学习特点,当然要求考试方式与之相适应。迄今为止,山东省仍未把农学的相关专业列入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也没能纳入实践性环节考核,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考试方式制约了山东农村自考事业的发展。综上所述,当前自考困境的主要成因:一是农民和地方政府对自考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自考的宣传不到位;二是自学考试支持体系不健全。包括助学辅导工作滞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支持缺失、考试方式滞后等;三是专业设置不合理,离农性特点突出。
三、向农村拓展自学考试的对策
(一)开拓渠道,加强宣传力度
针对农村考生了解自考的渠道单一、信息不畅的实际,应采取多元化的渠道加大宣传,扩大自考的社会认知度。充分利用地方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新媒体向人们宣传自考的报名条件、考试办法等相关信息;自考办公室工作人员应深入乡村,在报名前于农村主要马路、集市、农村大型企业门口悬挂自考宣传横幅,向过往人员发放《自考宣传手册》。在各乡镇自考联络站门前设置大型宣传牌,详细介绍自考信息。县级自考办可以组建优秀自考生宣讲团,深入基层,向考生介绍自考情况。
(二)构建自考助学保障机制
1.在乡镇普遍建立自考联络站,健全考核机制自考办设在远离农村的县城,使得考生报名、考试、购买教辅资料等面临困难,一些人失去学习热情。因而应在乡镇政府设立自考联络站,这是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一个支撑点,起到上传下达、全面联动的作用,联络站具体负责自考宣传、发布信息、考籍管理、组织辅导等具体事务。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对自考联络站的指导和监督。面对当前农村自考萎缩现状,自考工作者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县自考办每年对联络站实行考核,考核做到公正、公开,对考核合格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给予惩戒。2.高校应整合教育资源,为农村自考奉献一份力量高等学校承担着自学主考任务,不应把举办自考仅仅作为“创收手段”,而应担负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将自考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利用高校现代信息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建设网上课程,开展网上助学,做好自学媒体建设。3.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如果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态度从冷漠变为浓厚的兴趣,如果能给予成人教育以适当的组织体制和机构,给予它充足的人力财力资源,那么即使不是为整个社会,至少也是逐步为社会的重要而有影响的[参考文献]部门所需要。只有当成人教育有集体的意志作坚固的基础并得到广泛的支持,它才会充满生机。”自学考试面向农村,必须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如果成人教育要在数量上和效能上得到必要的发展,那么国家就必须在不同程度上,以适应每种具体情况的形式在这些领域进行干预。”这些领域包括财政、立法和行政、人员培训等。首先,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农村80后、90后青年群体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支持农村互联网的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将其纳入财政支农资金预算之中。政府应加大对乡镇自考联络站硬件、软件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以济南市历下区姚家镇为例,该镇自考工作站自2001年6月成立后,以镇成教中心为依托,每年从镇教委教育经费中列支20%作为其活动经费,遇有重大开支,镇政府另行拨放专项资金,从资金上保证了工作的开展。其次,政府应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政府应颁布鼓励考生自学成才的政策。第一,农村自考生取得学历学位、职业技术证书可享受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相同的待遇。在乡镇选干、聘用以及承包有关项目时,优先考虑。例如山东高密市双羊镇政府在“评优、晋级、提干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自考毕业生”和给予取得自学考试毕业证的人员以一定现金奖励的政策。第二,实行奖学金、助学金政策。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可适当给予补助。
(三)设置适农专业课程
“真正的教育过程,不是集中在随意确定为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上,而是集中在人的需要、他的愿望和与由客观物体和人构成的世界之间所保持的活的关系上。”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关键,就是要立足于农民的需求和愿望,这样自考在农村才会有生命力。1.专业设置和考试方式应考虑到适农性、实用性。“城乡同构的教育体制为学生提供统一教材、统一的评价标准,但这是在以城市文化为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农村自考生大多想学到一技之长,因此教育内容上要改变城乡自考教育一刀切的局面,挖掘课程内容的乡土性。浙江省自学考试在专业设置方面比较合理,共设置了19个学科门类,其中农科类是最大的一个门类,包含了26个专业,充分满足了广大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状况和有关专业的报考情况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合理取舍,并且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增加了实践课程和实践考核环节。2.丰富专业课程的设置,以适应教育对象多元化的要求。从教育对象上讲,包括农民、乡(镇)村党政干部、教师和医务工作者、乡镇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等。在以往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往往陷入脱离教育对象谈农村教育的误区。今后应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丰富专业课程的设置,比如针对农村务农青年,要开设一些适农专业,例如农业种植、养殖、畜牧、农副产品加工等专业;针对企业技术、管理人员,要开设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通用机械、农村电器等专业;针对乡镇政府人员,要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乡镇管理等专业。此外,还应该因地制宜地设置特色专业。各地可根据需要开设具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新专业,如在沿海地区开设海产品养殖和加工专业。
参考文献
[1]张苏.当前农村自学考试现状透析[J].教育与职业,2007,(12).[2]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朱明山.做好自考向农村延伸工作是加速实现“小康”的重要途径[J].现代教育,2004,(7).循环农业论文
[4]王兆国.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2004,(7).
[5]张济洲.“高考工厂”背后的阶层焦虑与机会公平[J].中国高教研究.2015,(9).
作者:孙天华 单位:山东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