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城市群系统中科技创新论文

一、苏南、苏北地区结构功能差异

历史上苏北五市(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同属淮海文化区域,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禹贡》上记载的“海、岱及淮惟徐州”,与今天的淮海地区范围大致相同,它南至淮河,东滨黄海,北到泰山,西临河南。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支持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写进了报告,徐州正向智慧城市建设迈进,即将以徐州为中心形成江苏第三大城市圈,带动苏北地区的加速建设与发展;于此同时连云港的海港城市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尽管如此,苏南苏北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梯度特征明显,这种经济现象,与两地的文化底蕴、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等许多综合的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地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产生差距的重要因素是苏南、苏北两地产业结构不同,苏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苏南,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苏南。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中提到了“三次产业结构”,并研究发现了“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产品缺点是需求收入弹性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品则相反。说明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创建并发展高收入弹性的二、三产业更有利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比较苏南、苏北不难发现,目前苏北地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高,目前已经出现需求收入弹性在不断下降的现象。产生差距的核心要素是苏南、苏北城市群空间结构不同。苏南地区是发展比较成熟的多中心城市群。南京、苏州、常州等大型城市多中心发展使得苏南地区资源配置相对平衡,经济增长趋于均衡。从城市群空间结构看,发展态势比较好的苏南城镇群,中心城市离散度较低,城市群释放的能量较大,苏南支点城市有南京、无锡、常州、苏州、扬州、南通等,这些支点城市技术与产业实力较强,能够强力支撑城市群的发展,并能够拉动周邻腹地发展。苏南城市群包含大型中心城市、中型城市和小型城镇,这三级城市相互联系,层次分明,且功能清楚。苏北地区相对于苏南支点城市较少,且分散。苏北大型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有待于调整,中型城市与小城镇产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造成城市群资源配置不平衡,经济增长不均衡。

二、苏北地区城市群系统功能优化

1.优化苏北城市群的几何形状

苏南地区的发展演化过程表明城市群存在产生雏形、发展演化、繁荣稳定的过程。苏北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该地区的有利资源,发展大型中心城市、中型城市,以增加支点城市数量,使得大、中、小三级城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以点带面的圆环形布局,优化苏北城镇群的几何结构。

2.大力发展苏北地区小城镇

苏南地区发展优势在于小城镇星罗棋布,工业高度发达。苏北地区致命短板是小城镇极不发达,缺乏手工业作坊和商业传统,人们创新意识淡薄,县域经济很不发达。小城镇吸纳劳动的能力较弱,对大中城市的支撑能力严重不足。调整城市群的产业区域结构。在布局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时,应该有计划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布局到苏北小城镇,使城市建设的重心逐步由大中城市向小城镇转移,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一方面可以使中小城镇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导人口向中小城镇流动,使得城市群的结构趋于合理。

3.设立苏北城市群建设统一规划结构

针对本省城市群设立统一规划机构,出台城镇建设长期规划。把苏北地区小城镇建设纳入政府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缩小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落差,实现城市群的均衡发展。建议对由本省相关部门统一规划苏北小城镇的建设与管理,为小城镇培养人才,加强咨询和指导,促进科技创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科技创新能促进苏北城市群系统功能的优化

1.整合、利用顶点城市科技资源,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顶点城市指的是在该城市群内具有相当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实力,能够辐射整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该城市具有创新、聚集和扩散的功能。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概念,指出条件优越具有比较优势的少数地点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产生极化效应,形成增长极。增长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当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增长极会产生向周围的扩散作用,带动周围区域增长。江苏城市群发展,可借鉴顶点城市理论,在苏北地区建设几个顶点城市,并做好规划充分利用顶点城市的科技资源,带动周边城镇经济发展。

2.推进科技人才建设,构建苏北科技创新体系

增长极的形成具有条件性,城市群内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及企业家群体创新活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本省进一步推进科技人才建设,以城市科技建设为契机,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体系。以苏北地区企业多元化经营为依托,充分发挥其资本及现有科研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新产业科研人才的培养,进而产生辐射带动作用,最终在区域内实现技术转移,推动科研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实施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拓宽吸纳创新人才渠道,优化城市群人文环境,创新人才聚集机制,提高人才吸引能力。

3.建立城市群内资源共享体系

将创新网络资源的建设与城市群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把顶点城市的技术辐射半径、经济辐射半径发挥到最大,进行苏北地区的统一布局,建立创新资源空间网络系统。同时进行管理机制的改革,使得研究开发项目经费与建立网络平台建设投资适度分离,从而改革创新资源形成机制。苏南、苏北企业之间实现创新人员交流,技术合作与利益共享,从而使苏南苏北建立联系,通过大企业拉动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群的发展。

作者:刘翠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城市群系统中科技创新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51809.html

    相关专题:儿科护理学论文 股票长线投资技巧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教育培训网站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证券基金涉税的风险与应对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