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都具有较长的历史,都具有完整的体系,中西方文化都具有无限的创造能力,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如中国在西周后期出现的那一段黑暗期,魏晋南北朝以及再到后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文化都面临着消亡的断层危机,但在之后却都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新时代。对于西方来说,在希腊文明的衰落期,在黑死病时期,西方文明也没有断层。不得不说中西方文化都具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文化自我修复能力,修复能力在于它的无限创造性,这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结合点。
一、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过程
与中西方文化冲突相对应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如果文化冲突是不同质的文化相遇后所发生的排斥现象的话,那么文化的融合则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整合的过程。交流与交融是相互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基本线索包含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学西传”)两个方面。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主要是从近代17世纪开始的。在17世纪以前,中西方文化各自独立的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发展来看,经历了17世纪“好奇”、18世纪“赞美”和19世纪“不屑”的过程。而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则经历了17世纪“礼遇”、18世纪“淡漠”和19世纪“震惊”的过程。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要经历了启蒙时期:科技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进入;探索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苏联文化影响;曲折时期:封闭与半封闭、中断与悬搁;开放时期:复苏与传播、冲突与重构、借鉴与创新。而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文明西传:如道德文化、科举文化、文学艺术等;思想西进:如儒家思想、道教哲学、中国禅宗等;方法论西渐:如整体思维、古代兵法、阴阳思想等过程。
二、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西方文化的波浪式发展规律。全世界的文化本来就是应该融合的,融为一体的,觉得哪个好就用哪个,自然而然是文化从先进的往落后的一边流,就跟水一样,这叫“洼地效应”。就是说先进的文化地区已经走到比较发达的阶段,他的文化就一定会被比较落后一些的地区所吸收。中西方文化互相依存,互相包含,从而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在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和转化的过程中,彼此的优势和力量此消彼长。第一阶段:公元元年以前,中西方文化独立发展,各自成为当地轴心文化,属于文化定型阶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到了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文化占据了中国文化的统治文化。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以及希伯来文化的综合。古希腊文化提供了科技文明,古罗马文化提供了制度文明,而希伯来文化提供了信仰文明。中西方文化仿佛是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此时还没有交会,形成了双峰对峙的局面。第二阶段:公元元年到公元12世纪,中国文化继续发展,到了唐代达到了封建文化的巅峰,成为当时世界文明的核心,无论是科技、人文还是艺术等方面都遥遥领先于西方文化。而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遏制自由,西方文化不仅没有发展,而且呈现没落之态。第三阶段:公元13世纪到20世纪,中国到了宋代以后,文化逐步衰落,逐渐退出世界中心,文化封闭,思想保守,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使得中国面对崛起的西方列强不知所措。而欧洲则以文艺复兴运动为铺垫,以工业革命为导火索,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使得资产阶级以崭新的力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自由、平等、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阶段西方文化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凭借着坚船利炮,西方国家打开了保守中国的大门。自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中国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第四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世界的挑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化的复兴逐步实现。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完全融入了世界文化,并以一个崭新的强大的大国姿态挺进国际舞台,体现了中国梦的巨大文化底蕴。而一度认为是绝对真理的西方文化在当前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垄断、工业文明的弊端逐步显现,金融危机、美元货币体系的瓦解,人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的匮乏,民族矛盾,恐怖主义的威胁等等,都使得西方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对于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政治家感到了无比的恐惧。一方面不断预言“中国崩溃论”,希望“中国崩溃”,然而,中国越发展越好、越发展越快,结果“中国崩溃”论“崩溃”了。他们仿佛看到了一头巨龙已经醒来。他们又推出“中国威胁论”,主张“遏制中国”。然而,这些论调都是徒劳的。中国既不会“崩溃自己”,也不会“威胁他人”,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强。
作者:汤效禹 汤效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