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思茅松扦插育苗技术诌议

摘要:采用嵌套设计,设置扦插育苗环境、激素浓度和穗条木质化程度等3因素、2~5水平试验,对思茅松扦插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野外小棚环境下,当ABT1生根粉浓度为1.0g/L,以及利用半木质化穗条扦插时,扦插苗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当激素浓度为1.0g/L时,思茅松扦插苗地径生长量较其他处理均极显著提高;利用半木质化穗条进行扦插能够极显著提高扦插苗苗高生长量,显著提高扦插苗地径生长量。野外小棚扦插苗表现为“粗壮”,温室大棚表现为“细高”。

关键词:思茅松;扦插成活率;生长量;育苗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1.25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710(2015)06—0065—05

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属松科(Pinaceae)松属(Pinus)常绿乔木,是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该树种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中部及西部等海拔在700~1800m的地区,在整个普洱地区均有分布;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中部、北部及老挝[1]。思茅松生长快,且具有高产脂及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建筑、枕木、矿柱等方面,是云南省尤其是普洱市重要的用材、产脂和林业化工原料树种。其树干高大端直,可采松脂,材质优于云南松的材质;树皮可提取烤胶[2]。长期以来,思茅松育苗主要采用种子营养袋育苗。实生苗不能完全保持母本的优良遗传特性。扦插育苗具有方法简单、繁殖速度快、成苗迅速等特点,尤其可以较一致地保持母体优良的遗传特性。因此,研究思茅松的扦插繁殖技术,对满足国内市场对思茅松良种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嵌套设计[3-4],探讨环境、激素浓度及插穗木质化程度等因素对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及生长量的交互影响,为思茅松扦插苗的批量生产奠定基础。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内,海拔1200m。该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11月至翌年4月为干季,5—10月为雨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春季多雾,平均每年雾日为138天;年降水量1403.4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蒸发量1036.7mm。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红壤,呈酸性,pH值4.6~6.3。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试验用插穗由景谷示范林场思茅松种子园提供;生根激素是中国林业科学院生产的ABT1号生根粉;扦插基质为山地红壤。2.2研究方法2.2.1试验设计(1)设计温室大棚和野外小棚2种扦插育苗环境。(2)设置5种激素浓度,分别为:1.5g/L(速蘸)、1.0g/L(速蘸)、0.5g/L(浸泡30min)、0.1g/L(浸泡2h)、0g/L(浸泡2h)(对照)。(3)选择3种木质化程度的插穗,分别为:尚未木质化的幼嫩穗条、硬质次生针叶未生长的半木质化穗条、已长出硬质次生针叶的木质化穗条。2.2.2试验方法试验于2013年11月进行。将5种激素浓度处理、3种穗条分别于2个环境中进行扦插育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30株。扦插后第1个月每天淋水1次,第2个月后2~3天淋水1次。扦插后每周喷施0.1%浓度甲基托布津1次,发现病株及时清除。2.3数据调查与分析扦插4个月后(2014年3月)进行成活率调查,扦插8个月后(2014年7月,出圃前)进行苗期生长指标(苗高、地径)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成活率通过反正弦转换。

3结果与分析

3.1扦插育苗环境、激素浓度和穗条木质化程度对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温室大棚平均扦插成活率为54.51%,野外小棚平均扦插成活率为80.11%。当ABT1生根粉浓度为1.0g/L时成活率最高,达到86.17%;对照组扦插成活率最低,为65.70%。3种木质化程度的穗条中,半木质化穗条扦插成活率最高,达到83.50%。对扦插苗成活率进行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表1结果表明:环境对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的影响极显著,激素浓度对成活率的影响显著,穗条木质化程度对成活率的影响极显著。由于温室大棚扦插苗成活率低,在生产中参考意义不大,故相应数据踢除。对野外小棚扦插苗成活率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2、表3。表2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各处理扦插苗成活率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说明施用ABT1号生根粉能够有效促进思茅松扦插苗生根,显著提高成活率。当ABT1生根粉浓度为1.0g/L时,成活率最高,达到86.17%,显著高于其它4种处理,说明ABT1生根粉最佳浓度为1.0g/L。表3结果表明,3种穗条两两比较扦插苗成活率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穗条木质化程度对扦插苗成活的影响极显著。从平均成活率可以看出,半木质化穗条扦插的成活率最高,效果最好。3.2扦插育苗环境、激素浓度和穗条木质化程度对扦插苗生长量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野外小棚扦插苗平均苗高为19.65cm,地径为0.420cm;温室大棚平均苗高为21.60cm,地径为0.189cm。野外小棚扦插苗总体表现为“粗壮”,温室大棚扦插苗表现为“细高”。对苗高、地径进行巢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表5。表4、表5结果表明:在不同激素浓度、穗条不同木质化程度试验中,环境对思茅松扦插苗苗高、地径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激素浓度对扦插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穗条木质化程度对苗高影响极显著,对地径影响显著。根据DB53T388—2012《思茅松扦插育苗技术规程》的扦插苗出圃标准(苗高≥12cm,地径≥0.2cm)[5],温室大棚扦插苗地径=0.189cm﹤0.2cm,未达出圃要求。因此,将温室大棚扦插苗生长量数据踢除。对野外小棚扦插苗苗高、地径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6。表6结果表明,当激素浓度为1.0g/L时,思茅松扦插苗地径生长量较其他处理均极显著提高。表7结果表明,利用半木质化穗条进行扦插能够极显著提高扦插苗苗高生长量,显著提高扦插苗地径生长量。

4结论与讨论

目前,思茅松扦插育苗技术已经较为成熟[6-7]。2002年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扦插育苗取得成功[8];何林西等[9]于2004年开展了思茅松嫩枝扦插试验,研究了基质、激素浓度对扦插生根的影响;李福秀、雷玮、邓桂香、许玉兰等[10-13]相继开展了基质、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插穗不同年龄及质量、不同扦插月份等因子对思茅松扦插生根影响的试验;邓桂香、唐红燕等[14-15]采用正交试验、拉丁方设计等方法探讨了多个因素对思茅松扦插苗的交互影响。思茅松为喜光树种,野外小棚扦插苗表现为“粗壮”,温室大棚表现为“细高”。温室大棚虽然能够很好地控制温湿度,但是由于大棚环境光照不够,且通风透气性相比室外较差,对思茅松扦插苗生根产生了抑制作用,导致成活率降低,同时也直接影响了思茅松扦插苗的炼苗和后期生长,使扦插苗只长高,不长粗,最终达不到出圃标准。在野外小棚环境中,当ABT生根粉浓度为1.0g/L,扦插穗条半木质化时,扦插苗成活率和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在激素浓度和穗条木质化程度试验中,当生根粉浓度为1.0g/L时,不仅能够提高思茅松扦插苗成活率,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扦插苗生长量。这主要是因为当生根粉浓度为1.0g/L时,能够有效促进思茅松扦插苗愈伤组织形成,并进一步促进侧根生长,根系的发达使得思茅松苗高和地径的生长相对于其它处理更理想。当使用半木质化穗条进行扦插时,成活率和生长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这可能是因为半木质化穗条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满足扦插苗对生根及后期生长的需求,而未木质化穗条和全木质化穗条由于养分减少,从而降低了扦插苗的成活率。因此,选择适宜的扦插环境,利用合理的试验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思茅松扦插苗的成活率,还能使扦插苗在后期生长过程中提高苗木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出圃率,最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259.

[2]彭启智,邱琼,罗勇,等.滇南热区4种主要用材树种主伐年龄确定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13(1):22.

[3]胡良平,吕辰龙,孙日扬.如何选择合适的试验设计类型(四)[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2013,7(1):409-411.

[4]韩超,徐建民,唐红燕,等.思茅松种源/家系苗期选择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38-42.

[5]李江,孟梦,陈宏伟,等.DB53T388-2012思茅松扦插育苗技术规程[S]昆明: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

[6]李炽.思茅松无性繁殖扦插技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3):22-24.

[7]许玉兰,段安安.思茅松遗传改良研究现状及育种策略的探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68-72.

[8]邓桂香,雷玮,李江.思茅松扦插繁殖潜在优势及生产模式探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26(2):87-92.

[9]何林西,段安安,许玉兰.思茅松嫩枝扦插繁殖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4,24(4):12-14.

[10]李福秀,陈勇,赵武学.几种措施对思茅松插穗生根率影响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5,34(2):1-5.

[11]雷玮,邓桂香,李江,等.思茅松扦插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82-85.

[12]邓桂香,雷玮,李江,等.8种育苗基质的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J].西部林业科学,2005,34(4):58-61.

[13]许玉兰,段安安,段修泽,等.思茅松不同质量穗条扦插效果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5):28-30.

[14]邓桂香,雷玮,李江,等.ABT1号生根粉和吲哚-3-乙酸对思茅松扦插育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4):73-77.

[15]唐红燕,许玉兰,唐海英,等.思茅松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41-10542.

作者:刘悦 唐红燕 贾平 许丽萍 李倩 张建珠 单位:普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思茅松扦插育苗技术诌议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46337.html

    相关专题:公民与法案例分析 滨海新区


    上一篇: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论文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如何实现寓教于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