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由于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在我国被引起高度重视以及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这样一种情形下各高校开始纷纷设立起信息安全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的众多用人单位中,单单是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算起来总量就有十万之多,但是这数十万当中,学历高、属于复合型人才的却是相对匮乏。因而,我国的信息安全行业较其他国家来说相对滞后,在国际竞争力上显得相对较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缺乏公认的统一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且很多高校在信息安全学科上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教学模式落后,跟不上信息安全专业自身的发展步伐。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向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方面改进培养目标。③学校实验基地建设滞后,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课程与课外科研实践活动等。在这样一种制约我国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的境况下,我国应当采取符合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进行多学科交叉模式进一步明确培养。
2多学科交叉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策略
2.1构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由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保密信息,故国家保密科学技术研究所可以根据国情与国内高校取得联系,鼓励高校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要大胆改革。在信息安全专业和交叉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针对各信息安全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按照学校的不同校况进行指定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对于研究生,更要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以宽学科知识为基础,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支持对校内校外同一层次的学生联合培养的计划,即高校研究生与相关技术研究所研究生联合,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修订、增加若干信息技术类实践课程,如《信息安全体系结构》等。对于高校本科生,参照《普通高等学校信息安全学科专业规范》进行指定人才培养计划。主张"厚基础、重实践、高技术、勇创新"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原则。在具体实施中,针对电子信息科学类设置基础平台,协调数学、计算机、通信等专业课程配置,课程体系应涵盖多门基础课程,如"网络与通信基础"、"计算机专业基础"等。增设各种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网络安全、密码学、计算机病毒、信息隐藏等等。注重校内外结合,改进教学方式,增加项目实践机会等。
2.2聘请专家,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高校可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到校开展教师座谈会,师生座谈会等,传授信息安全知识与学习掌控技巧。一方面,充分利用了该领域专业人士的合作关系,在知识传授上取得了收效;另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壮大。此外,专业人士参与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性;且在参与过程中,能够针对学校的信息安全技术教学指出不足之处以及时作出调整,并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与了解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技巧,以及学到最新的方法等,有利于培养与时俱进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2.3增强交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信息安全专业与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殊性,并且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故对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一定要严格,要符合具备有厚实的基础、知识面宽、操作能力与技术能力强、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高的总体要求。为增强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升,需要针对此积极开展有关信息安全知识的教学研讨会,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可根据学校情况建设相应的人才培养基地,为教师提供各种知识培训机会的同时举办交流活动,让教师与教师之间共同探讨与研究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此外,学校始终坚持遵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需要出发,制定符合现代国情和适应新形势"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成为未来的国家信息安全保护者做铺垫。
3结语
在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工作方面较其他国家相比,仍然相对滞后。主要归究于我国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起步较晚,培养模式尚不完全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多学科交叉模式下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应信息安全专业自身的发展趋势,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这一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定会进一步壮大我国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队伍,为国家信息安全及保密工作做出相应的贡献。
作者:吴震东 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