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教育全球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自然成为各阶段教育重点内容。但外语学习属于跨文化学习,由于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在语法、词汇、句型理解上存在困难,甚至存在曲解现象。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现状并不理想,教学质量很多时候难以取得预期目标,教学有效性较差,停留在传统教育思路中,取得的教育效益非常局限。为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应加强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想要确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应积极融入教育生态观,基于教育生态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外语教学设计。本文将针对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教育生态;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外语教学

一、教育生态理论的内涵

生态学理论最早提出于1866年,是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Ernst提出,初期主要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1]。二十世纪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衍生出教育生态学、生态哲学、生态文学,并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为教育理论改革创新注入了新鲜活力。教育生态理论研究的是教育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关注的是教育环境的塑造与构建,通过教育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使课堂能处于一种良性状态。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把课堂环境看做一种特殊的生态,构建课堂生态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课堂是生态主体活动的特定场所。教育生态理论下,通过调节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系统的关系,根据教育规律,解释教育现象,为学生塑造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是一种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理论,关注教育效益和学生个体,研究教育生态要素间的作用关系和机理,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导向。

二、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生态失衡现状

只有保持教学生态的平衡,才能获得预期教学效果,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但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很多教师缺乏教育生态平衡意识,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学习效益,沿袭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以“教”为中心,师生间缺乏互动[2]。教师讲考点,而学生则很少提出自己的疑问,主要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对知识理解不透彻,缺乏学习信心,缺少学习动力,课堂上没有塑造起良好教学生态,完全是一种僵化的范式化教学,教学生态失衡非常普遍,很多时候难以获得预期教学效益。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英语语言实践能力,虽在考试中能考得高分数,却无法建立流畅英语会话,这已偏离素质教育初衷。为转变当前我国外语教育局面,应积极融入新的教育理念,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新型外语教学课堂,以促进教学生态的平衡。

三、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

从前文分析中可知道,当前外语教学现状并不理想,教学有效性并不高。而教育生态理论则为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导向,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中渗透教育生态学理论,基于教育生态适于进行外语教学设计[3]。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

(一)以“学”为中心

教育生态系统中,毫无疑问学生是主体,所以外语教学设计应突出学生主体性,以学生视角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基于学生认知条件和心理特征构建课堂,关注学生学习效益,而不是只关注考试成绩。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削弱外语知识抽象性,使学生适应外语学习要求,适应跨文化语言学习,感受到语言学习魅力,在学习中产生兴趣、体验快乐,而不是抱怨外语难学。

(二)构建平衡课堂生态

语言具有工具性,是一种交际工具,想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能力,具备语言意识,必须构建良好语言环境,建设一个平衡的课堂生态。教学设计中不能仅侧重理论教学,更进一步加强语言实践教学,如:口语教学、写作教学、词汇教学等等,从而转变教学现状。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不论口头表达方面,还是书面表达方面都存在诸多错误,混用、错用现象非常严重,英语实践能力差,无法正确表意。因此,教学设计应多设计一些语言实践活动,例如:英语辩论、英语情景对话、英语朗读等。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锻炼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而且丰富的课堂内容,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能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三)知识的内化

想要学会英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建立流畅英语会话,依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取得理想学习效果的,而是要真正学会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因此,为使学生透彻的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教学设计必须对学生知识内化进行考虑,主动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内化。教师可通过布置作业和课堂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课前课后知识得到更好衔接。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且能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后作业则能强化学生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但作业布置不应局限于传统笔头作业,应布置灵活的生活化作业。笔头作业一些时候不仅无法发挥教育效能,反而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生活化作业则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完成。结束语外语教育是当前各阶段教育的重点,但一直以来教学质量都并不是很理想,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基于教育生态视域下的教学设计,课堂灵活性更强,突出了学生主体性,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外语教学设计中应积极融入教育生态学理论,构建一种课堂生态平衡的外语课堂形式,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缺陷。

参考文献:

[1]王林海,张晴,马兰.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状况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06:46-51.

[2]刘芹.教育生态环境下分层次递进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外语界,2014,05:51-58.

[3]崔雅萍.多元学习理论视域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5,15(26):198-201.

作者:罗少葵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33185.html

    相关专题:供应链成本分析 医学论文范文


    上一篇: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
    下一篇:传统型会计转型管理会计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