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论文

一、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流变

海峡民俗文化圈是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台湾和浙江沿海一部分地区,所以称闽台民俗文化圈,是我国七大民俗文化圈之一。海峡两岸一海相连,方言相同,习俗相仿,特点是保留了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现象,是我国风俗文化的活标本。“在同一‘民俗生活圈’里的人能彼此认同,在心理上有着相同的意识、感觉,是在不知不觉中而约定俗成。”[3]台湾新竹社会教育馆馆长苏解得说:“每个地区,各个族群的民俗,有相同的地方,但更有各自的特色,因此民俗也就五彩缤纷、十分丰富。民俗虽然是代代相传,有延续继承的特点,但随着时代的不同,它也会发生种种明显或不明显的变化。”[4]两地民间信仰以贴近民间、深入生活、富于乡土气息和人情味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早期大量移民从福建渡海开发台湾,使八闽文化在台湾广为传播,对台湾当地文化产生深刻而恒久的影响,因此台湾的民俗文化同样蕴涵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根据地质学家考证,台湾海峡两岸之间,远古以前地脉相连,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海浸,才形成如今一水相连的海峡。台湾基隆港与福州之间海程只有180公里,台湾海峡最窄处只有130公里。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台湾与福州的关系必然密切。据考古资料和史志记载,台湾的凤鼻头文化与福州昙石山文化同属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并且昙石山文化对凤鼻头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海峡两岸都是移民社会,台湾的“根”在大陆,海峡西岸是他们的祖居地和渡台出发点。闽都民俗文化也随移民传播到了台湾地区,如元宵节(马尾、马祖元宵节俗)、畲族服饰传统美术、闽剧、曲艺、福州评话、福州伬艺、寿山石雕、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闽菜等等。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台湾就近通过海峡接受从福州以及大陆其它地方传承来的民俗文化。由于两地环境大体相似,所以在台移民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的风俗习惯。“台湾同胞的祖先都是来自闽、粤的移民,故台湾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其心理现象,实多保持祖籍民俗文化的传统。”[5]当然,由于海峡地理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些民俗为了适应当地的具体环境而进行调整,形成了一些有别于中原习俗而有闽都特色的新民俗,这些新民俗与基本保留下来的老民俗一起,构成了海峡民俗文化区民俗内容的主要部分。海峡作为同一民俗区,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福州和台湾绝大部分原住民在远古时期同属百越的一支,与中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汉武帝征讨闽越,福州从此进入移民时代,炎黄文化不断渗入,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漫长的发展,至五代宋时期,形成自己特有的民俗面貌;与此同时,台湾仍继续着越人发展的历史,后来随着南洋群岛马来人及其他一些人种的入台,逐渐融汇形成土著民族及其民俗文化。福州地处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多山多水,台湾山地约占全岛的三分之二,河流短促,多急流险滩,使得内部交往困难,各地区相对闭塞,造成小地域性民俗的特点,许多神祇通常都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地域内,如闽江流域崇拜临水夫人、张圣君。而福州这种民间信仰特色被移民完整地带到台湾。

“临水夫人又称陈进姑、陈靖姑、陈夫人、顺天圣母、顺懿夫人、大奶夫人。相传夫人为唐朝福州罗源下渡人,或为福建古田临水人,本名陈靖姑,以法术行善于世,护佑童男童女及产妇的平安,专司护幼催生、护胎救产之职。又因其道行高超,亦能斩妖除魔,保卫地方平安。”[6]加上大陆其他地区民间信仰的流传,形成了台湾丰富多彩的信仰祭祀圈,如福州城乡道路特别的地方,时常立有佛名碑。“台湾乡间公路旁,常见书有‘南无阿弥陀佛’的石碑或木椿,它有镇百鬼压灾殃或供养之意。”[7]据1959年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调查,全省共有寺庙3834座,各寺庙所奉祀的主神达249种。台湾各寺庙所奉祀的神明,来源于海峡西岸的福建、广东、江西和浙江。其中江西有张天师,浙江有普陀山观音菩萨,广东较多,有岳帝、祖师公、三山国王、观音等,其他都传自以福州为省会的福建。福州有童谣《月奶》:“月奶,月奶,你是大,奴是细,跪你一千零八拜,耳仔掏还奴,刀仔掏换你。”民间传说月亮会割小孩耳朵,老人都教小孩唱这首童谣,要小孩尊敬月亮,称之“月奶”。而在澎湖二崁古厝街巷的墙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澎湖地方月娘祷词:月娘月光光,照着囡仔个脚仓,汝是兄,我是弟,毋通举刀割阮耳。”真有异曲同工之趣。福州市果是福橘,大年初一百姓喜欢送福橘,寓意吉祥如意。“每逢旧历过年期间,许多人家门口,总是挂着几个橘子,称为‘吊吉’,用以象征吉祥。在拜年礼节上,许多人总是喜欢到处送吉,以此作为拜年礼物。”[8]福州在两晋时期才开始接受中原文化和民俗的影响,宋代中原民俗才在福州成型。中原北方因为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因而战乱不断,这种动荡的社会环境常常造成民俗的超常态变化。福州在明清之前相对安定,很少战乱,所以中原移民在保持原有民俗方面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有关民俗方面的词汇,许多在北方方言中已经消失,但却在福州方言中还保存着,如“筷子”称“箸”,“屋子”称“厝”,“锅”称“鼎”等。《诗经》中的许多诗歌,用福州方言读非常压韵,说明福州话中保留了许多上古音。闽台婚姻习俗中的议婚、订婚、迎娶、完婚、回门等儒家传统的“六礼”,古老而悠久。葬俗中的搬铺、举哀、报丧、小殓、服丧、守灵、大殓、出殡、下土、做七等,大部分深受朱熹《家礼》的直接影响,有的还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礼制。明清时期,大量福州人和福建各地人民移民台湾,使得福建的民俗在台湾占据了主体地位。海峡地处东南沿海,是近代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地区,虽然旧的民俗仍然占主导地位,但从饮食、服饰乃至婚丧礼仪方面开始出现近代化,西服、咖啡、沙发、留声机等进入普通人家。从1895年到1945年,日本对台湾实行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对台湾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传统民俗仍占主流地位。而即便是日据时期,海峡两地仍保持着交往,台湾各宫庙的“沿革志”都记录着日据时期各宫庙到福州及福建各地祖庙进香的记录。“据连横所记,台湾‘佛教之来,已数百年,其宗派多传自福建’。”[9]福州素有“陈林半天下”之称,而台湾陈林也占到台湾人姓氏的20%。福州的陈林与台湾陈林都认为自己出自河南光州固始,可见两地在血缘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两地人民有着共宗共祖的血缘关系,民俗文化因此一脉相承。

二、海峡两岸民俗文化的凝聚力

“民俗是地域性族群生活习尚的经验累积,这是人们在生活中所凝炼出来的生存智慧,在长久风俗的熏陶下,约定俗成,并成为人们行为的重要指标与规范。”[10]海峡同属一个民俗文化圈,民俗文化非常接近。按照文化发展规律,文化越是接近的两个地区越是容易和谐、和睦、和平相处。可以说,海峡民俗文化是海峡和谐发展的凭借与支撑。两地在宗族、宗教、节庆、饮食、服饰等方面都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民俗,这种相同或相近的民俗也蕴涵了极为强大的凝聚力。“民俗文物是一个民族具体而普遍的民间物质文化,反映出民间基本的生活方式与风土特征,也是认识和了解民间生活历史和文化根源最好的途径。”[11]比如过去福州一些人家,夏天喜欢睡竹席,非常凉爽。有的还配个入秋装竹席的长竹篓,称“竹夫人”。台湾有“夏天卧室取凉的竹编抱枕。以竹篾六角孔编成中空圆柱形,由于孔隙粗大,能通风透气,夏天熬热,抱着睡觉不但消暑,更有一番滋味”[12]。闽都宗族文化非常兴盛,有些祠堂的修建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五代时期。宋闽学兴起后,由于朱熹等人的倡导,宗族文化更加浓郁。到明清时期,福州百姓聚族而居的情况相当普遍,乡党文化发达。福州人移居台湾后,同一祖籍地的移民形成一股内聚力,结成比较固定的群体,仍然按照在福州时的传统,族亲聚居,乡亲为邻。各家族都会建祠堂、修族谱,并强调家族内部相互救济、扶助,为沟通血亲感情,还成立了各地的福州十邑同乡会。海峡岁时节庆习俗既保持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基质,又具备了独特的地域个性。两地节庆习俗大同小异。“台湾的岁时节日,和大陆各省相近,尤其和福建相似。……在大年初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做不吉利的事,不能骂人,不扫地不倒垃圾,不吃稀饭,不能打破器物。”[13]福州简称榕,福州的市树就是榕树。而台湾澎湖县的县树,也是榕树。澎湖的通梁古榕,据说就是来自福州。相传,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春天,有一艘商船自福州南下,船经白沙岛与西屿之间的“吼门”时,不幸遇难沉没,只有一个盆景浮在海面,盆中是一株小榕树。这盆景由海潮带到通梁村保安宫前,被村民拾得,送给乡绅。乡绅认为榕树是海上死者精魂的寄托,就把小榕种在保安宫前,作为对罹难者永恒的纪念。福州和澎湖两地榕树同根,文化同源,可谓有缘。海峡地区气候温暖,水(海)产丰富,人们以稻米为主食,以水产品为佳肴。明代福州人陈振龙从吕宋引进了番薯,后台湾又从福州引入番薯,从此番薯就成为两岸缺粮地区的主食。海峡地区流行菜肴为闽菜和客家菜,风味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海峡地区茶肆遍布,并且有客来访,首先是请喝茶。两地人喜欢饮酒,酒尤以自酿糯米老酒最为普遍。海峡两地无论男女都有穿木屐的习俗,福州的一些澡堂至今还保留木屐。“作为一种鞋具,木屐的凉爽和防滑的功能,极适合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南方地区。台湾穿木屐的历史,最晚可追溯至清朝。”[14]海峡两岸的民俗活动相互交流和影响。比如:“台湾寺庙在元宵节或神明庆诞时,要准备以面粉、面线、花生或者其他食物制成的龟,摆在庙里供信徒掷杯筊乞龟许愿。”[15]2012年在福州高爷庙举办民俗文化节,专门请台湾澎湖民俗专家参与,进行乞龟活动。“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一开始就带有社会性、整体性。”[16]民俗文化的集体性又进一步促成了其共同社会圈的文化一致性。海峡相同的民俗文化有着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它增强了民族的认同感。民俗文化的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民俗文化的集体性蕴涵着一种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多年来大批台湾同胞不断返乡寻根,就说明这种一致的民俗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三、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海峡两岸作为同一个民俗文化圈,圈内的民俗文化交流虽然各方面都在努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不足,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有待于解决。一是覆盖面不够。民俗具有区域全民性,它内生在民众的生活中。但两岸目前的民俗交流,还局限在点对点,或者是小片区的面对面层面,没有在两地民间全方位展开,覆盖面有限。二是交流平台少。两岸间的民俗交流基本上集中在文化部门之间和重点民间社团组织之间,形式也主要是互访和演出。三是内容不够丰富。民俗内容包罗万象,但是海峡两岸间的民俗文化交流目前还主要集中在民间信仰、技艺和节庆方面。

四、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建议和思考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强大的民心凝聚力。由于历史原因,海峡两地曾经一度隔绝。而同一传统文化的认同,又使两地文化在两岸恢复三通后重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中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纽带和桥梁。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独特性、历史性、包容性。两地民俗文化要努力挖掘、延续传承、拓展弘扬、实时创新,把海峡民俗文化交流常态化、社会化、生活化。一是政府主导的平台要做大做强。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保护民俗文化,也是加强两岸民俗交流的一个重要基础。地方政府必须加大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同时,合理地开发、利用、继承、发展,使民俗在流传中发展,实现“活”保护,如建立海峡民俗文化实验区,赋予特别的文化发展政策。促使海峡之间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相互作用、交往、共享、弘扬,让海峡两岸成为经济与文化的共同体,形成强大的整体推动力,推动两岸的社会发展。二是民间民俗交往的渠道要拓宽延伸。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任何一个民俗事项都可以举行互访交流。通过两地民俗文化建设和交流,定期联手举办两岸高规格、多层次、大范围、有影响的民俗文化交流活动,如继续办好两马同春闹元宵、民俗艺术节、灯谜艺术节、奇石节、茶文化节、书画展览、文物展览、民俗文化活动巡演等,特别是以宗教信仰连接为重点促进民间文化交流。通过信仰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以旅游业为载体实现大众信仰文化的传承。三是要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酵母,推进传承创新。民俗文化拥有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可以参与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发展和创新是对民俗文化最好的继承和保护,如2008年1月,台北举行了“台湾民俗文物大观”特展,彰显汉族与原住民族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情。而台湾台中市北屯区的民俗文物馆展示了各式先民遗物,包括食衣住行等生活上经常使用的文物。在民俗技艺广场上,有各式民俗表演。2014年1月,福州市闽侯县的闽都民俗园开园,这个福建省最大的民俗文化公园,是一处突出农耕文化,以体现福州地区古代、近代耕读习俗为主的开放性主题文化公园,园内还举办民俗文化节活动。

作者:林山 单位:福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论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28434.html

    相关专题:通化师范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上一篇:小学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下一篇:政治民主与制度改革探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