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具体化
首先要做到“三熟”:熟悉大纲、熟悉教材、熟悉学生。首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深入理解其内涵,在大纲的基础上来添加内容;其次要熟悉教材内容,选取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还要了解授课对象即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还应注意的是制定目标时,不仅要突出教学的认知目标,还应注意教学的非认知目标。过去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教学目标或练习内容与考试“接轨”,注重其基本理论,而较少考虑教学内容联系临床实践。中医基础类课程是建立在临床之上的,是对临床的总结和升华,并为临床提供服务,因此基础类课程与临床不能“脱节”,否则脱离临床实践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是虚无缥缈的。如方剂学是架构基础课与临床课的一门桥梁课,既注重方剂理论的讲授,还应突出方剂的临床应用,因此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应将一些常用方剂的临床运用作为非认知目标,或者设计相应的病案布置下去,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临证思辨能力。
2教学方法及形式多样化
中医基础类课程多涉及基础概念、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如果仅仅运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及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授课,不便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不利于知识的传授与吸纳。因此要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对于中医基础类课程来说,为了提高其生动性及学生主动性,可以结合互动式及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用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答而掌握新的知识[1]。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2]。在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常常交互使用。在教学形式上,近年来引入了多媒体教学,使得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并可以加深重点,突出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但是过多的多媒体使用容易将教师和学生带入误区,使教师不断地追求花里胡哨的动画效果,而学生则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动画的演示上,忽视了这些动画背后蕴含的教学内容。因此多媒体教学要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现有的多媒体课件内容丰富,一般可以涵盖传统教学模式的大部分板书,因此板书设计一定要体现一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还应把握有效性的原则,摒弃无效的铺设,让更多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例如讲到竹叶石膏汤这一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加强记忆,学会类比运用,板书将采用推理法阐明竹叶石膏汤在白虎汤基础上的变化,既复习了白虎汤,又巩固了两方的比较。
3教学进程全面化
教学进程的设计是教案设计中最核心的部分,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在教学进程设计上,要尽量做到全面细致。一般按时间序列把每一节课划分为课的开始、中心和结尾。课的开始,考虑到课程的承上启下,应该让学生复习旧课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在学习新的内容时,让学生综合旧课知识和新知识,找到学习的方法,并做到与旧课内容联系类比。讲授新课是每一节课的核心,具体安排应针对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中医基础类课程注重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如果照本宣科,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可以设计一些关联的典故或病案做为导学内容,例如笔者在讲到补中益气汤时,设计了一个气虚发热的病案,让学生将补中益气汤与气虚发热联系起来,并进一步了解气虚发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讲授新课之前或之中可以采用PBL教学法(PBL式教学方法,是基于问题式的学习过程,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设计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学习,提高主动性。例如还是在补中益气汤病案导学后,笔者设计了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①气虚为什么会发热?②气虚发热为何不选人参为君,而选择黄芪为君。③气虚发热为何不选择茯苓?学生必然会对这些问题及问题背后蕴含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教案中的教学内容提要的编写,应该做到提纲挈领,字数要适中,根据学生情况来选择教学内容,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内容重组,应强调内容的主次,要突出重点,可以从多媒体制作与板书中体现。疑难点的设计,也是教案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寻找可能出现的疑难点。疑难点的选择均应在教案设计上予以预测,并能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水平不断变换内容。当然也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些疑难点进行讨论,从中挖掘学生的潜力。讲授内容结束后,组织学生针对一些典型病例进行讨论,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及知识。在课的结尾部分,应该对本讲内容做一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以归纳、概括,加深理解和记忆,便于使本节课和下节课更好地衔接起来。中医基础类课程应针对性地布置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还应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而课后,尤其对于中青年教师,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都应记录自己每堂课的心得及经验,以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中医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后期专业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精心设计教案,使教学的各个环节了然于心,有条有理,教学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化。
作者:李津 闫润红 单位:山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相关专题:笨办法学python第三版 期刊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