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自1998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由1999年的23.4万人发展到了2012年的171.98万人,其增长速度惊人。在这快速增加的背后,引发了许多问题,使得高校研究生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原有的制度和教育管理队伍也渐渐的难以承担重负。研究生的快速扩招与教学资源的相对缓慢的增长,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的主要矛盾。
2.扩招带来的挑战
研究生的传统培养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精英式教学,具体表现在小班上课,获得导师亲身指导,以公开发表论文为答辩前提条件等。扩招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教学上的平衡,教学资源出现了匮乏。所谓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导师、教室等),研究资源(经费、课题等),从而导致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2.1硬件资源
导师人均需要指导的研究生数目增多,原来一个导师带领2-3个研究生,现在则需要带8-10个研究生。教室资源的限制,则使得某些专业还在进行100多人的大班教育。实验室资源的限制,使得学生们没有足够多的资源做实验,从而只能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
2.2研究资源
近年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和课题数量在快速增长,但其速度却远低于研究生的扩招速度。高校的许多实验室因为经费缺乏,没有足够的实验设备,不能支撑足够的课题,失去了原有的研究性。
2.3质量下降
经过上述资源的限制,研究生的教育基本就出现了“严进宽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研究生的扩招甚至不能保证“严进”。这主要表现在研究生入学“3+1”考试的单一化,使得本科阶段的基础型学习不重要,学生只要把考试所需的部分专业知识熟悉即可。基础不扎实的跨学科研究生以及时间不充裕的在职研究生的存在,给传统的研究生优质教育带来了难度,甚至出现了教师为保证整体进度而降低研究生教学深度的情况,使研究生课程的信息量不够饱满,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科研热情,从整体上降低了学校以及学院名声,形成了恶性循环。
3.互联网思维解决问题的初步探析
教育资源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因而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并不能显性的转化为对学生有利的教学资源,而我国快速发展的国情同时又决定了研究生扩招的必要性。因而,想要解决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必须另辟蹊径。而当下最大的机遇来源,就是互联网。
3.1信息共享
互联网的本质,其实是信息的流动。互联网的作用就是加速了信息的流动。以往学生从导师处才能获得的信息,现在使用学术搜索引擎就能得到。以往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现在从在线教育课堂就能学到。每周的课程分为多个视频模块,每个模块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通常为10分钟左右。>多种形式的课程作业及评价方式。作业类型包括视频、图片、类型等。>固定的模块测验及灵活的评分策略。这种在线课程如何解决教学资源问题的呢?首先,既然是在线教育,那么信息就被记录了下来,在这里就是视频的方式,这种教学视频再传播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老师们无需再回到三尺讲台就能够桃李满天下。其次,课程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第三,在线课程体现了互联网一贯的“众筹”色彩。例如学生们可以互批作业,因为是多对多互批作业,所以批改质量得到保证,免去了老师们的工作;学生们可以在论坛进行激烈讨论等等。
3.2团队作战
以前的研究生精英式教育中,往往是一个学生研究一个课题,导师从中起指导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产生了爆炸,即便没有扩招,原有的精英式教育也会出现问题,那就是知识的爆炸使得一个人往往很难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研究生的扩招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机遇,那就是研究生团队作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等。如果多个人之间形成一种信息分享的良好机制,那么很多问题可以自行解决而无需咨询导师,这时,导师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在关键问题方向上给予指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导师的工作量,并且提高了效率。
3.3制度变革
以上两点就是本文对互联网思维解决研究生教育问题的初步探析。简要概括之,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之前这句话也曾提出,不过其所指受众是学校和导师,是希望学校和导师提高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本文的认识不同,“以学生为中心”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来解决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那么相对应的,应该有以下几种制度来保证其实施:学分保证,建立与在线教育平台的合作制度,并制定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学生培养制度。承认在线教育平台的学分。小组科研制,明确指定科研小组的划分,明确科研小组成员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由导师分配给每个小组相应的研究型课题,允许多人以相同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毕业标准统一化、严格化,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决研究生教育“严进宽出”的问题,扩招所带来的生源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以及小组科研制带来的吃“大锅饭”的问题。
4.结语
本文对研究生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认为研究生扩招所带来的教学资源的匮乏为研究生教育问题的主要矛盾。并根据现在的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使用互联网的思维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两点解决方案,包括教学资源网络化、团队作战等。这两点解决方案都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即“以学生为中心”,为这些解决方案所需的制度保障进行了探讨。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提出的方案只是初步的探析,而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解决则是一个逐步的缓慢的过程,将这些方案完备化是本文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彭月 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