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设计理念的景观建设研究

1形式结合功能,建设秀美的乡村生活性景观

乡村生活性景观以乡村聚落景观为主,是乡村景观中人工干预强度较高的区域,是人类重要的聚居空间,对于传承地域乡土文化和提高乡村聚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准确切入和解决生活性景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图3),是提升乡村景观形象,构建和谐乡村不可或缺的内容。1.1找准形式与功能的平衡点,构建美丽的乡村聚落景观1.1.1布局合理的乡村空间八迪河中心村湾是当地的商业服务中心,有27处商店和1处卫生所,但服务设施种类单一,难以更好的为村民服务,村内缺乏完善的道路系统,部分建筑布局混乱,影响村庄空间质量(图4)。建设中充分尊重村庄建设肌理,秉承“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7]的设计思想,结合村民的意愿,合理高效的利用土地,对建筑空间进行适度的梳理,完善道路结构,提升再现其建设特色。由于八迪河社区人口密度低,服务设施不到位,部分村湾居住条件恶劣,搬迁意向强烈,故建设综合性的中心社区(图5)集中为周边村庄服务,强化八迪河中心村湾的综合服务功能,利用桥头边充裕的建设用地,安置各村迁徙的人口。由于上位规划将河大公路提升为省道,公路两边按县道建设标准控制的建筑变成违章建筑,鉴于山区建设用地有限,经济条件落后,建设中没有强制性改变村民意愿拆除旧建筑(建筑质量好的旧建筑),而是规划好道路建筑控制红线,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引导村庄沿道路单边纵向发展,建造公路防护绿地,保证村民人身安全。在乡村,村民更多的是关注道路的可达性、便捷性,不分道路等级千篇一律,以不透水硬铺面铺设道路的做法,妨碍雨水的渗透与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还会耗费大量的资源[8]。因此,乡村聚落内部道路在减少跟公路交叉的同时,依托现有格局尽量成环形,主要道路保证满足消防要求。按照道路等级、宽度选择铺装材料,供车辆通行的道路用水泥或沥青铺面,以人行为主的道路以当地材料(石板、石子)铺面。根据道路等级和场地条件灵活的进行道路绿化设计,创造亲切宜人的道路空间。1.1.2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八迪河中心社区缺少完善的给水排水和垃圾收集系统,生态环境较差,池塘泥沙淤积,水生植物泛滥,电力电信线路混乱,严重影响村庄的景观质量,综合防灾(主要指火灾、泥石流、洪涝)体系脆弱,难以保证村民的人身安全。建设中,根据规范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划定水源保护区,实行片区供水,避免管线穿越河流,区内配置完善的给水管线。结合区域高程情况,建立合理的污水排放机制,配备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利用废水废渣产生沼气。将电力电信线沿道路两侧布局,严禁乱扯乱拉。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配备专人负责垃圾回收。构建合理的综合防灾体系,将河大公路和八严公路定为主要的疏散通道,村口绿地作为主要疏散场地,配备专门的消防指挥服务点,采取恰当的防洪措施,减少洪涝灾害。不走形式主义路线,不做形象工程,结合当地经济条件、村民需求和规范配备相应的设施,实现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人居环境质量。1.1.3建设丰富的乡村绿地八迪河中心社区绿地层次单一,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建设中,不盲目模仿城市景观,综合考虑社区定位、村民需求和经济条件。将八迪河中心社区入口场地改造为小型公园,在圆梦大桥两端设置公共活动广场,沿河布置滨河绿带,并在道路交接处设置景观节点,打开入口和滨水景观空间。对村内的水塘进行清淤、加固和绿化,对渡槽进行安全隔离的同时,围绕周边布置小型绿地,在每个居住组团内布置组团绿地,创造美丽的中心绿化空间。植物配置以乡土植物为主,注重乔、灌、草的搭配和季相景观营造,引导村民进行宅前屋后绿化,种植兼有观赏、遮荫等功能的经济果树(板栗、甜柿、楠竹等)。力求打造层次丰富的乡村绿地,创造特色化的乡村景观空间。1.1.4保存特色的建筑风格由于缺乏对历史文化才是村落世代延续源动力的理解,八迪河中心社区建筑缺少罗田县乡土建筑特色,所以规划中提炼当地特色建筑语言和符号,结合居民经济条件、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构建体现乡土文化和适应新农村生活的建筑[9](图6)。新建建筑风格淡雅简约、元素简洁精粹、尺度亲切宜人、装饰点到为止(建筑外装修主要是突出门窗,不做过多的修饰)。在建设中,太过形式化反而会丧失特色,故不过于追求建筑样式统一,新建筑按新样式建设,旧建筑按原样式保存,维护好建筑的更新演替,定好新建建筑控制标准和废弃建筑处理标准,展现村庄的历史演进脉络,呈现空间丰富、生活气息浓烈的乡村景观。1.2协调强制与引导的作用力,构建美丽的乡村人文景观1.2.1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在八迪河中心社区,村民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建设的无序化导致基础设施不能合理的布置,在建设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控制盲目建设,广泛地宣传村庄规划成果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促使村庄建设秩序化。设立农药使用标准、树木砍伐标准等,用法律条文告诉村民该怎样保护乡村景观。建立社区综合服务管理中心,严格按照既定的管理标准进行管理,对历史文化遗产因地制宜的进行分类保护,力求建立一个文明法制的乡村环境。1.2.2引进先进的人才使用机制在八迪河中心社区建设过程中,县镇各级领导充分配合,大力支持,及时提供最新的政策条文,提出合理的建议。负责跟设计师沟通的人员,能及时传达村民的诉求和指出设计的不足,反映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等。村民配合带领设计师进行现场调研,介绍当地的特色景观和民风民俗,提出自己的看法。各个部门如交通、电力、电信、农业等共同探讨建设问题,提供参考意见。设计师结合场地条件、村民意愿、前沿设计思想、各部门意见、数次沟通方案的结果做出更合理的设计,使村民主动接受规划方案,为参与其中各个环节而自豪。高素质的人才精诚合作,使村庄建设更加合理和人性化,促进村庄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以实现乡村自强、景观更美的目标。1.2.3重视合理的村民教育体制在八迪河中心社区,许多村民意识不到村里的环境到底有多好,认识不到村里的文化特色,当然环境保护也就各人自扫门前雪。科学的乡村规划建设策略应当尊重客观事实,反映村民的意愿[10],村民的意愿是建设能否到位的决定性因素,要理清村民参与受益的关系,通过创建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宣传栏、按时召开会议、建立培训班等方式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乡村景观的价值,知道如何保护生存环境、传承历史文化、保持淳朴的民风民俗,不再去盲目的模仿城市,去掉自卑感,建立乡村自豪感,让村民从精神层面开始保护身边的景观环境。不在村民对乡村景观价值毫无认知的情况下,盲目的强制村民去保护景观,这将增加乡村景观建设的难度,增强村民的厌恶感。1.2.4融入循环的经济利用机制改善乡村景观,不是简单的投更多钱,建设一些对乡村发展毫无作用的工程,这样纯属浪费,应根据各村实情,投入资金解决阻碍乡村发展最迫切的和破环乡村景观最关键的问题。在八迪河社区,道路建设是村庄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建设中首先是通路以满足出行要求,同时发展乡村经济,建立科技中心,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理念,引导村民自主创业,结合区域农业状况,形成区域合作机制,加大农产品二次加工力度,保证销售渠道通畅,提高农业经济收益。响应罗田县全域旅游的号召,开展乡村旅游,形成乡村特色经济,依托八迪河中心村湾齐全的服务设施承接旅游接待功能,完善的配套服务,良好的服务质量可以增强旅游吸引力[11],有效提高村民的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使村民达到共同富裕,能够自筹资金建设家乡,保证村庄永续美丽。

2传统结合现代,营造美丽的乡村生产性景观

乡村景观区别于其它景观的特征在于乡村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特色景观[12],所以乡村生产性景观最能反映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生产性景观主要包括传统农业景观和现代休闲农业景观[4],传统农业满足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特征,为村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现代休闲农业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具备第三产业的特征,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给村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2.1发展可持续的传统农业景观农资价格上涨导致农业投入大、收益小,农产品缺乏特色、规模小、经济效益低,导致八迪河中心社区越来越多的村民不愿种田,使田地荒芜,乡村生产性景观特色缺失。所以在建设中,只保证基本农田不被占领是不够的,应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复垦,根据区域生产需要、农作物的生理特征和农田设施条件等,确定农作物的种植种类、方式和面积,保护农田的基本景观格局。人们更希望看到与感受到纯粹的乡村景观,包括纯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13]。所以建设中保留田园风光的真实面貌,不做过多装饰,不将水泥的“魔爪”到处伸,只是硬化机耕路,水渠和田埂保持自然状态,因为田园本应是生态、绿色、软质、自然的美景。依托科技中心,将现代科技融入乡村景观,体现现代人延续而发展的文化与生活[14],引进专门的农业人才,解决村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推进乡村土地流转,解放劳动力,结合区域特色农业建立相应的生态农业基地,种植特色农产品,如罗田特产板栗、甜柿、楠竹等。2.2构建特色的现代休闲农业景观充分发挥现代休闲农业的经济、游憩、社会、教育、环保、医疗、文化功能[15],结合乡村文化和自然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和导向,利用农业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开展特色乡村旅游,为游客提供亲近和回归自然的机会。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乡村服务业,提高村民收入,促进乡风文明,改善乡村环境,延续乡村文化。建设中,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区域旅游产业链和市场客源,对八迪河社区的休闲农业进行合理定位,确立发展田园观光游,以八迪河社区田园景观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展农业游、板栗节等主题旅游活动,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体验乡村、回归田园、放松身心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给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促进村民就地就业,增强乡村的人文特色和经济活力。

3设计结合自然,构建良好的乡村生态性景观

乡村生态性景观是乡村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文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是构成乡村人文景观的主要基底[4]。乡村生态性景观的安全与稳定关乎乡村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能否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和谐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3.1强化特色的自然空间格局八迪河中心社区四面环山、水量充沛,空间格局类似于武汉,颇具特色,但是没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导致景观品质差。在建设中,保护村庄与山水的和谐关系,尊重乡村的自然肌理,保留并强化乡村自然空间格局(图7),打开滨河空间,让空间相互渗透。打造滨河生态廊道,种植兼有防护和经济作用的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注重河道的生态保育。紧邻村庄的河道,在不妨碍饮排水的条件下,选择适宜的植配方式,增设观景平台、岸边走道等,满足村民的亲水要求。延续村庄的建设肌理,乡村聚落与山体交界处种植当地特产楠竹,让空间自然过渡,减少对山体景观的破坏,营造出特色的山村景观。3.2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要素乡村中的自然生态要素维持着乡村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关乎村民人身财产安全,对营造良好的乡村生态型景观至关重要,必须予以保护。所以建设中,禁止滥用农药,避免误杀以害虫为食的小动物,禁止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保护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禁止随意填挖土地和砍伐树木,维持当地特殊的小气候;划定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敏感区,对村域进行分区保护等,尤其强化对水体和植被的保护。利用村域特殊的自然生态要素(古树名木、梯田、瀑布等)、古遗址、古村落等发展旅游,展示独特的乡村景观风貌。3.2.1打造合理的水体保护体系水是生态系统循环中重要的物质媒介,水体优劣往往决定着一套生态系统的好坏[16]。由于村民生活生产污水乱排乱放,垃圾随意丢弃,乡村中的自然水体和人工水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建设中,着重水污染的治理和预防,防止水质富营养化,注重人工渠道和堤岸的生态化设计,加强湿地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注重营造村域水体观赏性景观。3.2.2构建完善的植被网络结构植被是乡村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决定着乡村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由于村民对本土植物价值认识不足,随意砍伐,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如水葫芦、水花生等,导致部分本土植物数量急剧减少,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弱。所以建设中,着重保护由道路和水体绿化廊道、乡村聚落绿化体系、山体、农田以及生态防护林带等形成的各种植被类型镶嵌的网络结构,进而调节和保护好乡村景观[4]。慎重引入外来物种,禁止滥砍滥伐,保育村庄外围环境绿化圈,充分绿化山体,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植被的保护建设。总之,在乡村景观建设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寻求多学科合作,从规划、建筑、法制、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找出影响乡村景观建设的关键问题,运用简约化乡村景观建设的方法加以解决。可以运用简约设计的理念更好的指导乡村景观建设,解决或者规避许多环境问题,复兴民族文化,促进乡村健康有序的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在乡村景观建设中,我们应该坚持简约设计的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秉承“少即是多”的思想,统筹兼顾,合理组织空间,因地制宜,敢于创新,进行人性化设计。

作者:王江萍 王述丹 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设计理念的景观建设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16820.html

    相关专题:军事史林 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


    上一篇:谈医疗设备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下一篇:公路桥梁养护施工作业区域风险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