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盈余管理的特点
首先,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盈余管理不同于盈余操纵,是有意义的经济行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一目的也反映了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另外,盈余管理行为在符合契约要求的条件下,是一种公平交易行为,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其次,盈余管理是由管理层进行或者授权进行的。管理层掌握着大量的内部信息,是企业的实际经营者,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方面以及经营活动的很多决策都是由经营者决定的。再次,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盈余信息。盈余管理是通过调整会计数据使得会计盈余信息满足投资者的要求,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运转。盈余管理是好是坏,主要看是否适度。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一)从管理者角度看
管理层是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实施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管理层掌握着最为丰富的内部信息,可以获得经营管理活动的第一手资料,那么管理层就有机会和权利进行盈余管理。股东和投资者们为了约束和奖励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会与管理层签订管理契约,将管理层和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在一起,企业盈利水平越高,管理层的经营业绩就越好,管理层获得的报酬也就越高。当企业的盈余水平不能满足投资者的要求时,管理层为了获得更高的报酬就会出现盈余管理行为,人为调整会计盈余。另外,企业的经营业绩还同管理层的职位升迁和声誉有直接的关系,经营业绩通常是考量管理者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好的经营业绩能够使管理者的职位上升,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
(二)从投资者和股东的角度看
投资者和股东把资金投入上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获取高于投资的回报。在企业获得上市资格和提升股票价格方面,财务报告中对外披露的会计盈余就是最关键的信息,企业的盈利水平只有在满足一定的要求时才能获得上市资格,公开募股集资,企业才会发展壮大,投资的回报也会越来越大。投资者和股东利益的获得也体现在股票价格上,股票价格上升,股东获得回报,股票价格下降,股东亏损,而股票价格是由财务报告中体现的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获利水平决定的,这也成为股东授权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
(三)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企业的税收,上市企业上缴的税款是相对较多的,也是政府更为关注的。为了获得税款收入,政府希望企业能够盈利,获得的利润越高,政府的收入也就越大。所以,政府就会向企业下达任务,要求企业的盈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并许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为了获得优惠政策。就会尽力将经营利润保持在稳步上升的状态,因为一旦某一会计期间盈利水平较低,不能满足政府的要求,相应的优惠政策就会收回。为了维护企业拥有的优惠政策,企业就会利用盈余管理行为改变会计盈余,不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利润,利用会计政策和虚假的业务活动提高会计利润。还有一些大型企业为了将盈利水平保持平稳,也会采取盈余管理行为,因为企业的盈利水平提升到一个高度时,政府会对企业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背负的包袱就会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一)真实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改变真实的交易活动实现对不同会计期间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的控制和改变。这种方式会改变企业的整体会计盈余。甚至会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如果不加以制止和控制,就有可能变成盈余操纵和盈余舞弊。真实盈余管理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科目调整会计盈余,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的债务重组收入和损失、政府补贴及其他不经常发生的给企业带来短期损益的经营活动。例如,企业在债务重组过程中获得减免的债务额通常被确认为营业外收入,这样的规定甚至可以使即将倒闭的企业一跃成为盈利企业。第二种是关联方交易行为。关联方的交易可能会影响交易的公允性,因为关联方交易不可能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前提下,关联方交易也不存在公平竞争的条件,而且关联方之间是一种微妙的交易关系,在某种情况下,关联方会通过这种微妙的交易方式虚拟交易业务,为亏损企业制造利润,粉饰会计盈余。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影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持续性和可预测性。因为真实盈余管理虚拟业务活动,会计盈余不是真实的经营业绩,因此不具有可靠性。虚拟的交易活动只是短期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具有持续性,不能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发展,所以影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持续性。不真实的会计盈余预测出的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也是不正确的,因此会计盈余信息不具有可预测性。
(二)应计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
应计盈余管理是指企业利用会计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改变企业盈余在各个会计期间的分布。但是,从一个相对较长的会计期间来看,会计盈余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提前或者延后确认收入;第二种,提前或者延后确认费用;第三种,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调整盈余,也是企业最为普遍使用的方法,因为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和信息不对称的市场条件,企业管理者掌握最充分的经营信息,有足够的空间利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调整会计盈余。应计盈余管理主要影响了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例如,企业签订销售合同之后,不在当期确认收入,而是以销售收入尚未实现、发票未收到等原因在下一个会计期间确认收入,这样就不能准确反映相关的两个会计期间的收入水平,这样的会计盈余信息也不能准确的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规范盈余管理以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会计准则的完善
会计准则的规范仍然为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存在的空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等都为盈余管理提供可以利用的机会。相关机构应该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新出现的经营活动,约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另外,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规范会计人员做出合理的职业判断,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
(二)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在企业外部,要完善资本市场环境,加大力度发展经理人市场;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为中心的相互制约的平衡机制。股东大会形成一人一票的投票机制,避免大股东控制股东大会决策。建立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利益相联系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契约的形式规范两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制衡的内部监督体系,形成内部审计机制。
(三)加强外部监管企业的外部环境
对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保证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规范资本市场环境,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要加强证监会的监督力度,对企业上市资格的审定要求要严格,提高证监会审核财务报告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尽可能的发现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我国现行的法律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不够明确,注册会计师在揭示盈余管理行为时,因执业水平得到的利益,与不揭示盈余管理行为获得的企业给予的相关利益相比,更多的会倾向于不揭示从而获得企业给予的更高利益。另外,对于违反执业要求不揭示盈余管理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使得总有注册会计师投机而为,破坏了整个资本市场的秩序。因此,应该加强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的外部监督,提升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维护资本市场环境。
作者:侯文哲 韩丽娜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相关专题:法理学 第四版 pdf 中国在南海填海造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