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校公共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通过自然美学、社会美学、文字美学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点,提高文化艺术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在高校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专业课程不同,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意义
高校美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以美学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审美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艺术素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如果忽略审美艺术活动,也就失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内容,也就无法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道德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树人”的作用,这也是通过审美教育实现的。著名的思想家席勒说过,审美的发展过程就是达到道德阶段的关键,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本身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也是成就个人道德品行的重要目标。中国古典典籍《乐记》中也提到过擅长艺术的人,就是通达伦理道德的人,这也说明艺术教育确实具有重要的德育作用。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通过多种艺术形式,音乐、舞蹈等,能使学生树立以善为美的意识,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公共艺术教育的启发智慧意义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脑所属功能不同,左脑主要负责逻辑思维,而右脑负责形象思维。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可以活跃学生的左右脑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公共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表现形式与学生形成联系,在一种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能够唤起学生对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感知能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所以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随着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提高而进入高校的公共课程,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实践中缺乏成熟的指导理论和经验,尤其是在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界定和安排上缺乏科学的认识,也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高校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尝试从专业的角度看待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忽略了普及意义,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树人”方向,这严重影响了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需要在方法和理论上做出一定的调整。
(一)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科的定位非常模糊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课程体系中对其定位并没有非常准确,很多高校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进行开设,课程设计上与整个教育体系显得有些脱节,所以在课程开设上存在着定位模糊的问题。首先,教学目标方面,公共艺术教育最终的目的不够明确,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规划更是缺少统一的指导,学校在管理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功利教育的错误引导下,违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盲目地拔高学生技能和理论水平,将成绩看作是唯一的评价,将育人的终极目标完全抛之脑后。
(二)课程管理比较松散
课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课程教育的质量,而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新兴课程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学管理上比较松散。从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公共艺术没有作为一项公共课程进行设计和管理,使得课程内容都比较随意,完全依赖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在课程管理上,脱离学生标准,而是按照自身理解和师资力量开展课程,这就导致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与育人的目的相背离。除此之外,公共艺术教育的教材选择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艺术欣赏有的选择音乐,有的选择文学,有的甚至选择专业摄影,没有考虑到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使得公共课程的适用性大大降低。也有高校自主开发教材,但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教学经验,存在内容陈旧、缺乏特色等问题,很难达到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
(三)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艺术教育的能力,同时还要足够了解当代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公共艺术教育与文化艺术教育分不开,相辅相成,如果教师在文化水平上比较欠缺,就很难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课程。目前,很多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师往往都是艺术专业教师,对文化艺术水平的要求比较低,所以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而言就存在过于专业的问题,重艺术专业理论知识,而忽略了育人的普及作用,所以在这方面教师还要积极总结教育经验,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良好普及。
(四)教学空间较为封闭
教育需要一个动态开放的环境,这样才能不断产生新的知识。除了课堂教育外,课外教育和课外活动同样具有教育意义,所以将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公共艺术教育也同样需要更加开发自由的教育环境,除了在课堂内欣赏艺术作品外,不能忽略课外时间对艺术资源的利用。从根本上来说,艺术源于生活,封闭式的教育环境将艺术完全局限于理论水平,与学生的思想和实践严重脱节,所以损失了艺术教育的感染力,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
三、探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出路
我们要正确面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实际教育需求出发,仔细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稳步追求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寻找教育新出路。
(一)合理化公共艺术教育定位,在教育体系中找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高校教育体系制约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原因有很多,科学定位是最根本的。缺少科学、准确的定位,就难以合力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所以,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之前,首先要对其教育目标和教育意义进行全面的理解,着重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要与专业的艺术教学区分开来。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首先要明确,课程体系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道德修养,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发挥教育作用。高校的教育管理部门要将公共艺术课程整合到整个课程体系中,面向每一个大学生进行教育,将发展作为教育的导向,为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提供基本服务。公共艺术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同于专业的艺术专业课程,应当在公共课程中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
(二)实现全面的课程管理,提高公共课程的质量
教学需要必要的管理,杂乱无章的课程缺少目标且很难达到既定的教育效果,所以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要有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由专门负责公共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管理,落实艺术教育工作的相关规定,对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公共课程的要求。此外,管理部门还需要对课程教材、课程实施细则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进行统一规范化的要求,避免出现公共课程随意性、主观性开设的现象,逐渐形成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另外,公共艺术教育还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进行管理,以此作为教材选择和评估方法的参考。对教育对象进行充分的调研,对各种教学材料都进行细致的了解,综合选择最适合公共教学的教材。根据学校公共课程发展的需求,也可以自己开发教材,但是要从公共教育核心出发,满足大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欣赏的要求。这样才能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普适作用,才能实现公共课程的统一化设置,以及教学体系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三)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强化公共教育理念
公共艺术教育教师团队的组建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完成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有经验的教师。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观念非常重要,公共艺术教育作为新兴课程难免缺少必要的教学经验,教师要能够与时俱进及时的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明确教育目标,通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教师对公共艺术教学的理解要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除了专业的艺术知识外,还要具备足够的文化素质,如哲学理论、建筑学、社会学和人文历史等,这样,欣赏艺术时才能有话可说,才能丰富非艺术专业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而且公共艺术教育要求学生提高艺术修养,并提高道德素质,所以教师也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教学。
总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虽然是新兴课程,但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其作用不容小视。重视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作用,深入研究其教学理念,组织教师进行积极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真正发挥公共艺术教学的根本作用。
作者:高洪 殷素梅 单位: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