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社科历史 >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管理创新

2011年4月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发表讲话,要求“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首次将高校的协同创新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2年5月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落实了这一讲话精神。“2011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建立起能冲击世界一流的新优势。高校主导协同创新的优势在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与基础研究能力相结合,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实现四大协同创新模式的基础,因此,高校科研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包含了决策、计划、组织、控制、激励等重要内容,为高校科研创新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协同创新背景下深入研究以科研管理为中心的高校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等相关课题,对于保障“2011计划”的落实、促进高校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协同创新理论指导下的高校科研管理

(一)协同创新理论

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系统地提出协同理论,他指出协同是在一定外部能量流、物质流的条件下,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序参量”,促使不同要素结合而自信演化,并在宏观尺度上不断发展为更有序的结构。[1]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基于协同论的三个重要思想:协同效应、支配原理(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2]。“2011计划”倡导的协同创新遵守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跨部门、跨组织的创新行为,属于宏观层次的协同创新,在各方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高校、企业、政府等部门和机构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发挥各自能力,协同进行技术开发的创新活动。其实质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结合与互动,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二)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研究进展

我国对于高校科研管理的协同创新探索可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通常是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和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供给方的两方面合作,从而形成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系统。产学研模式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实践探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改善。2007年,李应博的文章《协同创新服务视角下的中国大学创新能力转移》首次把协同创新的概念引入高校基础研究的管理[3]。2008年,赵连根以上海浦东区为例,在《构建浦东区域性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中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架构和运作模式[4]。之后两年,陆续有关于高校科研管理协同创新的研究文章被发表。到“2011计划”的启动,掀起了学界对于高校科研管理协同创新的研究热潮,研究成果涵盖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有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科研管理的协同创新的理论和经验介绍、高校科研协同创新的内涵、有效机制和驱动力、高校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实践等。虽然与高校科研相关的协同创新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操作层面上看,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高校的“协同创新”机制的运作———这方面相关的研究却非常少。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对于协同创新的支持和推行,其实践经验多沿袭自“产学研”模式,视野多局限在对于学校科学研究单个职能的分析、解构,并以此制定出实现协同创新的相关政策和一系列方法,这与目前提倡的国家高度的协同创新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讨论在目前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智能转变和策略调整。

二、高校科研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应变策略

“2011计划”倡导协同创新,提出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其对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被放置于更大的范围内,科研管理不仅是对学校内部更承担了对外的管理职能,高校目前的科研管理面临着更多挑战。

(一)科研管理战略创新

目前,我国的高校科研活动普遍受到重视,科研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甚至校内各种资源的分配都在向科研工作倾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申请各种级别的基金项目和课题。这种情况下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对于科研的过度追求,使得学校的教学资源减缩,背离了高校教育为本的初衷;科研在各个学科全面铺展没有重点,无法形成核心的竞争力,却又浪费大量资源;对于产学研模式的沿袭,使得工程技术类可实现与企业横向合作的科研领域受到更大的关注,而一些基础研究在短期内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研究受到冷落;对于基金项目和课题数量的功利性追求,导致科研力量在短期内集中于热点课题的研究,而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就“2011计划”提出的四种创新类型来看,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大型骨干企业、当地支柱产业重点企业或企业化基地被置于同等的地位,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的高校甚至会成为协同创新的主力军,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与产业界的联系与合作,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首先需摆脱产学研的影子,从战略上实现创新。1.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战略。高等学校最初始的职能是教学,科研工作始终伴随着教学工作并进。就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教学工作领域的受众面学生,不仅仅是创新的孕育土壤,也是文化传承创新成果的最终受益人,教学工作更是培养新生科研力量的最好途径。高校过度追求科研,短期内可能会带来很多成果,但如果在教学工作上有所偏废,从长远看会失去科研工作的孕育环境,得不偿失。因此,科研与教学在战略上须被提升到同等的高度,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可以从资源的分配政策创新、激励机制的创新等保障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战略。2.科研管理的分层定位策略。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其领域、方向、深度是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的,而高校自身在各个领域的科研能力不尽相同,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角色也会因自身科研能力的不同处于不同的层次和位置,因此对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可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优势采取分层定位的策略。面向行业发展方面,首先加大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学校的培养和引进两种方式来培养核心团队,有计划地迎合区域行业的发展方向。甚至通过科研精英的培养带动行业发展前沿,实现科研与行业发展的相互推动。单人和小部分科研力量的主观进取在小范围内获得一定的成果是可行的,但是无法产生规模效应,更不可能实现2011计划提出的高至国家战略的成果。因此,高校科研管理可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基于既得的精品科研成果,以点带面发展精品科研团队,不仅为学校培养精品课程和专业,也是实现基础理论研究领域面向科学前沿发展的有效途径。3.科研管理政策的系统化和可持续化策略。协同创新背景下,要求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通过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特别是与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支柱产业中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高校与科研院所、大型骨干企业等的合作,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其在研究领域的面上和研究深度上要求高校科研管理政策实现新的创新。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社科研究等不同领域的科研活动特点,依据与其它科研部门单位合作的深度、广度来制定分层细致的资源分配政策。在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领域,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的参与。社科领域的研究与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成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文化传承的成果也许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来实现的,因此,在社科领域的科研管理上,科研管理政策的制定需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不断培植学术新力量,避免出现断层。难在短期产生经济效益的领域,可通过政策的倾斜拉动社会和政府的力量来支持文化科研和产业的发展。

(二)科研管理的组织创新

“2011计划”倡导的协同创新活动,对于项目的经费支持属于教育科目,由高校而不是其他创新主体作为项目申报主体。显然,高校是协同创新政策支持的主要责任主体,其在协同创新的活动内容中承担了很重要的角色。但同时,高校的科研创新应融入具备不同核心竞争力的多个主体,通过参与联盟的模式进行重大创新问题的攻关研究与开发,与其它主体直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满意的协同效应。显然高校科研活动的主体、内容、范围发生了改变,这些变化将必然导致高校科研管理智能、流程的转变,协同创新背景下,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须实现组织上的创新来适应协同创新的需求。1.构建以科研活动为主体的科研管理组织模式创新。传统的科研管理工作流程是根据科研项目申请的行政审批流程建立起来的一套制度,其弊端在于视制度和流程为重点,忽视了科研活动本身的需求。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科研活动,科研管理的工作在层次上又没有细分,没有侧重点。因此,需要重塑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创建以科研活动为主体的科研管理模式,对于不同科研领域、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科研活动建立不同的办事通道,同时弱化与人事、财务等牵扯的事务处理,使得这部分职能归入部门与部门间的交涉,而不是科研活动主体与每个部门去交涉,以此来提高行政效率。2.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流程创新。所谓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流程创新,是指打破原有的基于科研项目申请、审批等行政化流程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创建以协同创新科研活动为核心的管理流程。在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这四种领域的科研活动,产生的各种事务性活动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需要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这几个不同领域的科研,组织建立相应的事务处理部门,来承担各种职能:国家科研政策环境的导向和市场需求信息把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之间的事务交涉,对科研资源和资金的分配管理等。

(三)激励机制创新

有些高校为方便管理,对于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采用同样的指标评价体系,简单以论文和科研项目数量来衡量科研水平,并以此为标准来评定科研人员的职称,这种简单机械的激励机制导致高层次科研成果都以论文、专利证书的形式停留在纸张上,无法实现科研成果的转换[5]。根据协同论的支配原理,序参量决定了系统的发展方向,好的序参量引导系统向系统设计者预计的方向发展,实现系统目标。因此,如何找到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主导参数是研究协同作用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科研管理对于合理激励机制的制定,便是为系统创造条件,加强优势序参量的一个手段。协同创新背景下,不能让高校科研成果仅仅停留在论文里、专利证书上,而是要走出去,参与到符合社会与市场环境需求的科研活动中,科研成果要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因此,高校对于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也需作出相应的调整。1.科研岗位的设置。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对于科研活动的推崇,绝不是以牺牲教学为前提的,贯彻好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发展战略,可以从岗位设置上入手。如针对教师工作内容的不同,设置教学岗、科研岗、教学科研并重岗,根据不同岗位的设定,制定不同的升职要求,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自行选择竞争上岗。这样既保障了学校的基本教育职能,也激励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发挥特长。2.激励政策创新。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的科研激励机制需根据不同领域的不同科研活动来制定。如面向科学前沿领域,制定激励政策奖励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论文。面向文化传承的创新领域,可纳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来制定激励策略。面向行业产业的科研,依据以科研活动为中心的产业效益来衡量科研成果。面向区域发展的科研活动,可借助政府的目标规划和制定来评定科研成果。

(四)适应交叉学科发展的管理创新和人才协调机制创新

传统的封闭的科研管理中信息无法通畅流通,科研管理工作没有重视科研团队的培养、激励跨专业的合作,导致高校的科研无法适应目前跨学科、跨领域的团队协作,无法参与和完成庞大的科研任务和巨型化的项目。因此需建设适应交叉学科发展的人才协调机制。1.建立适应交叉学科发展管理体制。目前,高校建立交叉学科的发展首先可从教育工作开始,高校的教育是科研的起点,通过对教育的重视来培养交叉学科人才和科研工作者。其次,在科研计划的制定上,重视甚至强化对于交叉学科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以实现为学校培养该领域的研究力量。2.建立灵活的人才协调机制。“2011计划”提出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需要解决的往往是庞大的科研任务和巨型化的项目,不是某个科研人员或科研小组能独立完成的。高校参与大型科研项目,即使贡献了最核心的科研力量和技术,但仍然是系统组成的一个子系统,与参与项目的其它子系统能协同运作,才能实现系统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系统目标。构建灵活的人才协调机制,在协同创新的指导下注重跨学科、跨专业科研团队的培养[6],使得科研人员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际工作上适应大团队的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并成立跨院系、跨领域、跨组织的实体性研究机构,从而适应目前大环境的需求。

作者:朱虹凌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管理创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skls/105921.html

    相关专题:小学教师发表文章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上一篇:压力容器安全附件选用与校验
    下一篇:建设工程的投标技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