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主要方法
1.1供货前质量监督管理
对智能电表等新型的计量资产,在明确供货厂家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赴生产厂家现场监造和飞行抽检。按照国网公司Q/GDW364、356--2009等技术标准规定的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逐条检测;现场监造人员对厂家元器件采购检测、智能电表生产组装、智能电表调试检测、智能电表包装出库等进行了重点监督。在生产线上了解各个生产环节,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厂家改进生产工艺,严把质量关。整个现场监造过程按照国网要求严格执行,在生产线及仓库中各抽4只表计,封装好后发回省计量中心进行全性能检测。
1.2到货后质量监督管理
每到一批次计量装置,我局都严格按照省公司要求数量进行抽样送检。省公司抽样检定合格后方才开展全检验收检定试验工作。按规程要求,对所有电能表都进行了基本误差、电能表常数试验、启动试验、潜动试验、日计时误差、交流电压试验。费控试验在全检验收试验时国网公司规范中原来没有做要求,但为了确保每只智能电表电费的扣减正常,对全部智能电表都做了费控跳合闸试验。对所有检定出库领出待装的计量装置保证100%检定合格,不让一只不合格计量资产出库安装运行。对检定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计量装置全部退回生产厂家重新组装生产。
1.3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计量资产安装前期施工设计质量控制加强对包扩智能电表在内的计量装置安装施工设计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典型设计的应用情况的审查,鼓励设计针对本工程特点开展的设计创新、优化,并提出具体要求,实现技术经济性、功能可靠性、施工运行便利性,以及全寿命周期管理、环保节能要求的和谐统一。2)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落实三级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对主要施工工序,编制施工创优细则,明确施工工艺要求、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根据地区气候、施工工期等因素,制定防范、消除施工质量通病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施工质量定期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建立相应的激励、惩治措施。3)施工质量监理控制建立计量装置安装监理过程控制档案,尤其是建立了质量关键控制环节的数码档案,确保了隐蔽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开展了与安全质量紧密相关的见证、签证、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多种形式的现场监理,保证计量装置安装施工现场安全文明规范,确保智能电表等计量装置安装接线正确、工艺美观。
1.4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加强对运行智能电表、互感器等计量装置的抽样测试,由客户中心负责实施,按照计量资产供应商、类别和到货批次分别在计量资产运行后年份开展定期抽样试验,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按照国网公司技术标准执行。计量装置轮换管理流程过程控制。客户中心根据工作计划的要求,制订电业局计量装置的年、月度轮换、抽检计划,报营销部部汇总后由分管副局长审批,营销部对审批的计划进行下达,客户中心和供电局根据电业局审批的轮换、抽检计划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2、计量资产全寿命管理的效果
通过各单位对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现场工作人员成本、增售创利、减少漏计的追补和追补电量电费的困难等)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坚持从指标数据来量化评估计量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实用化运行情况,从计量资产到货前抽检合格率、到货后全检验收合格率、日常运行故障率、履约能力、售后服务等指标组成计量资产质量监督评价表,对计量资产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判,对各计量资产供应商质量履约评价作为国网公司选择供应商的一个重要条件,促使各计量资产供应商积极做好全面质量控制。通过采取以上的全过程质量监督控制措施,我局的计量资产到货后抽检验收合格率100%;全检验收试验合格率为100%;运行计量资产抽检合格率≥99.5%;运行计量资产分批故障率≤0.5%;计量资产运行可靠率≥99.5%;计量资产运行故障率≤0.5%,保证了计量资产的可靠、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因计量资产质量引起的投诉事件,确保了优质服务“0”投诉目标。
作者:徐严军单位:达州电业局营销部
一、系统应用
1.由省公司统一规划本年度改造的批次和规模,并逐级分解到市公司、县公司及供电所,再由台区负责人详细调研现场表箱及电表的损坏程度(损坏程度分为“严重损坏”、“中度损坏”、“基本完好”三种类型),从而确定本批次改造计划的整体工程量及具体各台区改造任务量,在系统中生成计量资产的需求计划上报省公司审批。通过分析任务分解计划及台区真实现状,进行工程储备,精确锁定亟需改造的配套设施,在有限的配套资金内,优先改造已经无法使用的配套设施。
2.概预算编制环节首先通过本系统资金分解模块确定每种设备和台区使用资金的来源;其次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规定,使用《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山西省电力公司定制统一的概预算模板,根据储备现状自动套用概预算模板和定额情况,生成地市级、县市级概预算报表,自动生成供电所、台区物料表。待概算书审批通过后,对最终概算书扫描上传并系统存档,从而完成购置计划编写和确定。解决了传统概预算编制由于资金来源渠道较多、各个地市算法和口径不一造成的步骤繁琐、汇总统计工作量大、报送周期较长的问题。
3.供货管理环节(1)通过系统维护供应商基础信息,与招标采购信息实时关联。(2)实时记录资产物流跟踪轨迹,包括主体、配套等资产的逐笔到货详细信息,记录到货资产批次、供货供应商、表箱类型、表位数、电表类型等全面信息,并根据到货设备类型不同,分别记录到货数量。通过手机终端现场拍照的方式,对计量资产到货的时间、地点、数量、批次、货单等进行记录并上传至系统,从而方便到货信息的实时查询,增强了对资产供应全过程的监管。此外,通过对到货情况、进度统计对比,便于对各供货商进行排名考核。
4.计量资产定位环节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现场全球GPS定位(获取准确位置)、现场拍照(采集现场真实表计情况)及智能电表条码扫描等简单易用的操作,与SG186营销系统对接上传、下载计量资产的详细信息。全面掌握计量资产的现场安装情况、工程进度、安全措施的实施(见图2),使决策层和各级管理者都能够实时直观掌握工程的进度情况及在各环节的可视化资料等,真正做到工程现场的动态化。
5.现场质量评定环节山西省电力公司对计量装置的现场安装实施严格的质量管控,实行精益化管理,推行施工工艺标准化,出台《山西省电力标准化施工工艺流程》、《山西省电力公司施工工艺标准体系》计量工程质量实施和验收办法。并组织地市公司、县市公司及供电所台区对所辖区域的安装质量和施工工艺进行验收和质量星级评定(见图3)。既易于发现质量问题,规避安全风险,同时细化了质量分析结果,增强了纵横向的对比与考核。从而避免了传统的现场资产质量评定仅依靠文字性的规范和标准,评判标准不直观,操作难度较大,且无法逐一进行质量和工艺评定的缺陷。
6.资金管理环节(1)现金流的跟踪管理。省公司、地市公司在资金的支付过程中,对资金支付的合同、发票等原始凭据进行拍照,实时记录上传资金支付的使用痕迹,使资金的支付过程做到可视化、可追溯,有效屏蔽资金挤占、挪用等风险,实现资金支付的安全化、可视化监管。避免了以往营销管理中对资金执行情况掌握不全面、监管力度不够的缺陷。(2)便于汇总统计。各地市公司填报计量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从省公司和地市公司两个层级,通过该系统实现对不同计量项目的资金投入计划、支付情况等进行统计汇总。
7.运行维护环节(1)通过计量资产定位跟踪和信息实时更新生成运行资产全景数字地图(见图4),使省公司能够真实清晰地看到运行资产的分布状态,将管理的深度直接延展到真实的工程现场,为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工程的进一步宏观规划和有效决策提供可视化的信息依据。(2)增强台区巡检力度,便于故障隐患排查。根据计量运行资产的经纬度信息和现场照片,使巡检能够依据真实还原计量运行资产的现状及分布状态,为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检提供支撑,也为个人工作绩效的考核提供了依据。对台区、户表的导航定位功能能够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和错误信息并予以纠正,确保现场可靠、安全运行。
二、实施效果
1.符合“大营销”思路、利于集约化发展在国家电网三集五大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下,山西省电力公司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统一管理模式、管理标准,通过对计量资产各环节的定位、拍照、扫描,统一业务流程处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计量资产的可视化管理,促进人力资源、财务、物资等多方面的精简和优化,实现了集约化发展。
2.实现2012年度采集工程计量资产的管理量化2012年度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部在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应用可视化的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截至目前已经实现对10多亿的工程资金量管控,涉及对270余万计量智能电能表、50余万个电表箱实现可视化监管,管理的范围包括智能电能表、集中器、表箱、互感器等10多类计量设备资产,并对20多个供应商的中标、到货、资金支付实现可视化监管。
3.清晰的现状调查、真实的改造需求山西省电力公司通过可视化定位管理后,可以直观查看真实的台区现场图像信息,能够详细了解资产真实损坏程度,做到清晰掌握计量资产现状,夯实了详细真实的业务需求,辅助决策管理层的宏观规划和改造计划,使有限的资金能够用到亟待改造的计量资产上,使管理层的决策和判断更加可靠和精准。
4.概预算编制更加智能和迅速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部根据全省统一概预算的编制模板和标准,自动套用标准化的设备定额,结合各种资金来源,根据储备现状,自动生成各地市智能电能表及配套工程改造概预算报表(支持地市级、县市级概预算报表的自动生成),并形成供电所、台区物料表。应用后概预算的编制、修正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迅速化,使原来概预算编制多轮次、历时几个月的传统状态得到彻底改变,在人员大大减少的同时,时间较往年减少2个多月,甚至可以做到“一键式”的概预算编制和修缮,大大提高了概预算编制的效率。
5.计量资产定位更加准确通过对计量运行资产定位拍照、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监管,并与数字地图相结合,形成计量运行资产全景数字地图,使公司决策管理层能够真实、清晰看到计量运行资产的分布状态和现场图片,并能导航定位到任何一个台区和户表,使计量资产的定位更加准确,为计量资产管控进一步宏观规划和有效决策提供可视化的信息依据。
6.促进“供货及时率”、“运维巡检到位率”等指标的提升通过对设备到货进行物流跟踪,采集到货信息、拍照设备现场、扫描到货单据,实现对设备到货信息的及时、准确、可视化掌握,使2012年的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工程计量设备的供应与需求达到了均衡,提高了供货及时率,保证了工程进度。同时遵循统一的施工标准工艺,提高了施工工艺规范率的同时,提升了计量工程质量。由于采用实时GPS定位技术,规范了台区负责人的日常巡检工作,提高了运维巡检到位率。
7.现场管理动态化通过对计量工程现场全过程的定位拍照,使决策层和各级管理者都能够实时直观掌握工程的进度情况及在各环节的可视化资料,做到计量工程现场的全程监管,真正实现现场管理动态化。
8.资产信息全面可视化从资产的前期购置开始,经资产的采购、物流的跟踪、资金的监管、资产定位、现场资产质量评定到资产的运行维护,实现全寿命周期可视化监管,确保资产在各个环节都能追溯和记录,全面丰富资产的全过程信息和使用痕迹,完全做到资产的精益化管控,将管理的深度直接延展到资产全生命过程。
作者:王潇炜 樊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