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概念
1.风险的定义
风险的定义非常广泛,各行各业有所不同,但其中发生不利事件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已成为风险定义的核心。比如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风险的定义是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从而我们不难给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定义,那就是因发生员工身心问题或企业违规行为引发劳资争议甚至引发侵害员工和企业利益的严重事件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2.风险控制的定义
风险控制包括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评价的定义是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措施和方法来降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风险处于可接受的状态。
二、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识别和评价
根据风险来源方,将风险分为两类,一个是来自员工方,称为员工风险源,另一个是来自企业,称为企业风险源。
1.员工风险源
(1)身体和心理健康因素,特别是会影响到其正常工作的身体和心理疾病。近年来,类似富士康13跳在企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3条鲜活年轻的生命瞬间消失,令人痛心。更让人忧虑的是,卫生部日前公布了一项面向30个城市50家全国500企业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国内大企业员工身心健康问题突出,超80%的人受到过各种健康问题困扰。颈椎腰椎病、肠胃病是目前威胁员工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员工最多的困扰来自“疲劳”和“失眠”。从心理层面,78.9%的员工有过“烦躁”情绪,59.4%的人感受过“焦虑”,38.6%的人觉得“抑郁”。我国目前确诊的慢性病患者已达2.6亿人,每5个人中就有1人确诊为慢性病患者。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5%。我国成年人中约有17%存在各种心理疾病,烦躁、抑郁、焦虑等疾病突出。就抑郁症来看,其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每3分钟至少有一个抑郁症患者自杀死亡。(2)能力因素,特别是与工作绩效相关的各种能力。员工通常会对自己的能力及绩效给出较高的评价,从而与公司的评价产生落差。有些员工愿意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技能,满足工作需要,而有的员工则产生得过且过的思想,进入恶性循环圈,阻碍自身的发展。
2.企业风险源
(1)为降低成本,违法用工。现在有很多企业特别是私企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大量使用实习生甚至童工,通过支付很低的工资和少交甚至不交社保、违法用工来降低用工成本。(2)管理制度缺乏操作性和有效性。在很多企业管理者常常感到制度越来越多,从员工的招聘开始到员工离开都可谓有据可查,工作程序和流程也是全面覆盖、无一疏漏,但结果却往往是效率越来越低,问题接连不断,员工对待企业的态度更多的是“对抗”、“消极怠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发生集体突发事件,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良社会负面影响。(3)管理者不当督导。2010年,某工厂部门主管经常辱骂下属致使两名员工在一个月内接连死亡。2011年,此类事件仍有发生。深圳一家公司某女主管用恶毒、贬损的语言辱骂某女工,在该女工爬上楼顶欲跳楼自杀时,在旁的主管竟然说出不要阻拦,后引起400多名员工集体停工,维护自己的权益。
3.建立风险源管理程序
风险种类繁多,情况各异,比如违法用工在国企较少但在私企较多,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风险源管理程序,规定风险源识别、确定、定期评审、修改及调整,做到及时有效地识别风险。
4.风险评价
应对所有识别并确定的风险源进行评价。风险评价根据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频繁程度及后果严重性打分,三个分值之积代表风险等级。
三、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
企业应建立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程序,明确机构及职责,规范监控流程,制定应急方案。在风险控制中我们可以借鉴质量管理体系中PDCA过程方法,首先确定风险控制的途径,然后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和实施计划,最后要监督检查实施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本文中主要提出6个控制途径,而控制方案、计划、检查和改进工作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逐一策划和开展。
1.全面性体检
企业应组织员工在入职、在职(定期)、离职时参加具有较高资质的医院的全面性体检并保存相关检验报告,对于在可能产生职业病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到职业病鉴定中心做好入职、在职和离职体检。
2.合法用工,提供保障
合法用工是预防劳资纠纷的基础。规范企业用工模式,与员工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保。其实工伤和生育保险是可以帮助企业在特定情况下减少负担的,如果企业经济实力较好,可以为经常外出或工作存有较高风险的员工购买商业意外险和雇主责任险,即体现了企业的福利又可以减少一些经济损失。
3.制度流程有效性的提高
大部分企业都会关注制度流程建设,在制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做足了功夫,但面对这么庞大的制度体系,我们的员工会认真阅读和理解吗?他们读完之后能记住吗?他们能在工作中使用或遵循吗?所以制度流程建设并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越有效越好。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制度和流程时应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员工的综合素质,一般来说,简单易记才易做,所以管理者的工作不是让事情复杂化而是简单直接化。另一方面,企业制度往往会涉及员工的利益,为了获得大多数员工的支持,在制定的过程中注意多渠道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适度地维护员工利益,减少制度执行的阻力。
4.管理风格的艺术化
企业管理者要加强自身修养,时刻牢记尊重下属,使得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自己受到领导的关注。当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我们首先反省管理层是否有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不是粗暴的指责和批评,一味地以开过失单或解雇员工来解决。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及时捕获员工们每时每刻的变化。另外通过培训学习管理技巧,形成艺术化的管理风格,从管理员工升华为关爱员工,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5.任职能力是基础,职业发展是动力
有些企业在安排员工工作时常常图快图方便,觉得有些活很简单,随便找个人做,忽略了任职的能力要求,特别是一些特殊工种的持证上岗的硬性规定,一旦发生危险事故,企业责任重大。所以管理者要清楚岗位的任职条件,特别是遇到特殊工种时不可掉以轻心。随着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经验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升,这时职业发展就显得必不可少。在一些例如微软的知名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工作岗位。一个人做什么会尽心尽力,当然是他感兴趣的事情,所以从人的兴趣出发,使工作适应人,而不是纯粹让人去适应工作,通过建立灵活的岗位配置机制,使员工有机会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努力提升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可采取扩大工作范围和丰富工作内容的方法来满足员工的兴趣,获得职业上的进一步发展。
6.对员工心理问题应积极预防与协助治疗
通过为员工提供情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定期邀请心理专家来企业开设压力管理、挫折应对、职业心态、保持积极情绪等一系列课程,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解除心理压力。同时企业可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或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合作,提升员工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为员工们搭建良好的心理治疗平台,及时调节员工心理,解决员工的心理障碍。通过定期给员工开展心理咨询和测试,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综上所述,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将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控制落实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作者:沈文嬿 单位:无锡创明传动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