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生产基地发展迅速,生态农产品开发快速推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土地资源和土壤质量良好,地表遭受污染少,其中93%以上可满足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无公害水稻、蔬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各县(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纷纷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区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50个,规模达到10.47万hm2。种植示范基地230个,种植业规模18.83万hm2。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有19个。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不仅积极开发生态农产品,而且大力宣传生态农产品品牌,探索品牌经营之路。近5年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优质粮、棉、油、茶、鱼等产量快速增长,形成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著名品牌,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2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柱力量,涌现出许多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区域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企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农户的能力不断提高。以浮梁县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4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3.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6%。同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近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目标。
1.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
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分县(市、区)都承担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努力建立合理的施肥体系,大力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在保证生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对种养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的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茶等生态农业模式,以稻鸭共育、病虫机械化防治等为主的绿色大米技术,实现了粮牧渔、种加养的结合,建立了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如余干县在河虾、湖蟹以及特种鱼等经济高效的养殖水体种植芦苇稻,不仅促进了虾蟹的生长,反过来虾蟹也可以帮助水稻除虫害;采用鱼稻共生新型养种模式,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阻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2.1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生态农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从一定程度上说体现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但目前公众整体生态环保素质不高,部分农民仍会忽略环境代价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4]。另外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农民生态农业观念淡薄,一时间难以接受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这些都不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短缺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如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是否拥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5]。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财力普遍有限,对生态农业的补贴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额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许多生态农业建设项目难以进行,从而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2.3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滞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承担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紧迫。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农机装备水平也需提高,一些农田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甚至还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如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保障能力下降、抗灾能力弱、效益不断下降等。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6]。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撑,但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保护耕地土壤技术等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发展很快,但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不够,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比较薄弱,无法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人员下乡技术指导时间不足、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率低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民仍按照传统耕作模式进行生产[7-8]。2.5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效益慢,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部分县(市)对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热情,出台的政策不能得到完全落实。另外龙头企业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但由于银行要求一定的经济担保或财产抵押条件,这加大了龙头企业贷款的难度。此外,从生产方式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受到很大影响,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
3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要求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作为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如果能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必然会积极响应发展生态农业的号召,生态农业便可得到真正推广和应用。建议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生态知识培训、开展生态农业讲座等活动加强宣传,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吸引农民参加培训,使生态环保观念深入公众心中,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9]。大力营造和渲染生态农业发展的氛围,树立生态责任感和参与感,提高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3.2拓展融资渠道,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要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渠道吸纳资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建议省、市、县、乡4级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农户从事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农业项目资金投入,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5]。鼓励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生态农业专项担保基金,改革农村体制,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股票等融资形式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此外要倡导富裕农民对生态农业投资,将富余资金用于扩大生态农业的生产投入。
3.3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农业硬件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道路设施建设。建好并且管理好生态农业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加强田间灌排、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建设,提高生态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同时要加强道路勘察设计和农田道路建设工作,解决好农田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同时落实通村公路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
3.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研发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术,在生物应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指导,使先进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10]。同时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拔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改善我国目前存在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的状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经营能使分散、小规模经营集聚成规模化效益,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建议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同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共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此外加大对生态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格局,以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生产。
4总结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充分利用鄱阳湖地区的资源优势,也顺应了现代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是其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任务,虽然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其生态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生态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今后重点要从生态农业宣传、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等各个方面着手改进。
作者:刘芳 王慧芳 张利国 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