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通信论文 >

美术教育传承儒家文化的路径探析

一、“中和”之审美

中国传统绘画“中和”的艺术审美理想反映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中心观念——和谐。儒家经典《中庸》提出了“中和”的概念:“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在这里,“中和”是一种宇宙本质的规律,是一种“天地为庐”的空间意识。“中国古典美学则从《尚书》讲‘八音克谐’,‘人神以和’到孔子倡导温柔敦厚的中和风格,也提出了构成艺术的基本要求:美即和谐”1。中国传统绘画讲求艺术语言的和谐,也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和”的审美理想。在内容方面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花鸟画的无功利性,是对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万物相和相融关系的探寻,而传统人物画无论是宫廷绘画中的表功颂德还是风俗绘画中社会万象的记述,抑或是历史人物画中的民族气节的传达,无不要求艺术主题内容的和谐。如五代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表现的是南唐中主李璟及其兄弟间敦睦和谐的手足关系;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繁忙热闹的都市生活,散发出和谐安详的社会气息。总之,中国传统绘画在内容方面多以和谐的主题内容为主,表现冲突与矛盾的内容则极为罕见。而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形式和谐”则充分地体现在构图和色彩两个方面。中国传统山水画不管是“以大观小”的鸟瞰构图,还是“人与物游”的视点移动,都反映出中国人对万事万物普遍关切的宇宙心灵和超越一己、物我相谐的情怀。而“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这一山水画创作感受,无不涵括了画家将主体置身宇宙中央参悟万物的空间感受,这些都体现了绘画构图中的“和谐”。中国传统绘画的“水墨”特质,摒除五色对视觉的干扰,直取“中和”的黑白二色作为色彩语言,运墨而五色具,观者在画面的浓淡层次中可以感受到山的苍翠,水的绿波,花的红艳,雪的白皑……中国传统绘画注重内容与形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中和”审美要求。中国传统建筑、宫殿及城市设计也多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和”的空间意识和审美理想。例如秦汉时期的都城规划布局对称均齐,严谨有序,有利于表现皇权至上的意识,秦都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开启了两千年都城形制的先声。毋庸置疑,中国美术教育在对传统绘画、传统建筑等“中和”之审美理想的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谐”的理念。

二、“秩序”之体味

中国传统美术创作注重“理”与“法”的规律性,映射出传统儒家文化遵从秩序性的理念。南齐谢赫有“穷理尽性”之说,指出绘画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北宋苏轼提出“常理”的理论,指出一切事物均有“常理”。在其所著《净因院画记》对文同的评价中说“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为得其理者也”,强调在绘画创作中贵在抓住“常理”这一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中,艺术家贵在对山水进行提炼、概括、综合,“搜集奇峰打草稿”,才能得山水之本质规律,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描摹山水的外在形貌。“法”侧重指艺术创作的法则规律性,如中国绘画中总结的线描技法“十八描”,山水画中讲求的山石的各种皴法,写意花鸟画中对笔墨性能的掌握和运用等。明代石涛在其所著《苦瓜和尚画语录》中对“理”与“法”进行了概括和比较,他说“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可见,中国传统绘画中特别注重艺术规律的总结与艺术创作的法则和秩序性。中国传统美术创作在遵从“理”与“法”的规律下,强调主体在绘画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内在体验,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参透了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全方位的感知和体验,只有在绘画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主体情感的满足,才能实现艺术的真正价值。因此,中国美术教育通过对中国传统美术规律性的认识以及强调主体在绘画过程中价值实现的理念,传承了儒家文化“秩序”的命题。

三、“向善”之情思

中国美术教育的道德教化是对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主体责任感的价值传承。美术的教育功能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孔子对中国历史人物画的“劝善惩恶”功能进行了探讨,南朝齐谢赫指出绘画具有“明劝戒,著升沉”的作用,唐代张彦远“成教化,助人伦”明确地提出绘画的道德教化功能。汉代画像石中宣扬忠孝节义的封建伦理成为其重要的主题,如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闵子骞失棰》《老莱子娱亲》就是标榜封建道德和孝子的历史故事,河南南阳画像石《二桃杀三士》则是对义士的宣扬,而蒋兆和的《流民图》让受众在对受苦人群的目睹中产生对苦难的同情、对战争痛恨的情感共鸣。诸如此类包含道德教化意义的绘画实例举不胜举。所以,中国美术教育通过对包含道德教化内容的美术作品的创造、传播与接受,很好地传承了儒家文化“向善”的要求。同时,与传统的说教形式相比,中国美术教育使观者在对美术作品的视觉审美和直观感受中得到深刻的道德教化。

四、“成仁”之境界

中国美术教育修身怡性和注重主体精神品质提升的特点是对传统儒家文化“仁”的传承。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由此可见,“仁”是符合于社会秩序之“礼”的一种道德秉性,是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修养。既然是一种道德修养,通过主观的努力应该就可以达到。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由此可见,要想达“仁”取决于主体的意愿、自觉的要求和主观的修养。古人用“琴棋书画”来提高自身的修养,因为绘画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起到陶冶性情,发散思维的作用。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明确提出绘画的修养论。唐代王维、宋代苏轼、米芾,以及元代赵孟頫等都是集文学家、画家、诗人、书法家于一身的大家,并且以他们为代表,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陶冶性情、自我锤炼的“文人画”流派。文人作画正如倪瓒所说的“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寥寥数笔用以写胸中之逸气,文人画将书法、文学和绘画结合为一体,绘画成为提高自身修养,抒发主观性情的一种方式。因此,美术教育在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和自身修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认为,人的修养要从《诗》开始,要到艺术(乐)完成。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在人的自我修身和整体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中国美术教育通过绘画、书法、鉴赏等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得到精神品质的提升和主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在美术教育过程中传承儒家文化的思想。

五、“达礼”之本质

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性是对儒家文化强调艺术社会功能这一美学观点的传承。艺术教育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孔子认为“政治风俗的理想境界乃是一种审美的境界”2。由此可见,审美、艺术、社会和政治风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代艺术的本质之一在于其“社会性”。中央美术学院徐冰教授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实验艺术家和前卫艺术家的代表,同时他也是少有的被西方主流艺术界认可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徐冰的代表作《析世鉴——天书》,他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四千多个具有汉字结体特征的方块字。在这些无人能懂的“天书”中,他将中国传统汉字的“音、义、形”进行了分离,只保留其横竖撇捺的笔画形式及方块特征,而取消其所象征的内容及意义,这些“天书”打破了观众欣赏传统书法的惯性思维方式,将观者推向对传统书法及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和再度思考的境地。在作品《艺术为人民》中,徐冰用中国的书法运笔和方块组合样式书写英文“ARTFORTHEPEOPLE”,使这一抽象性的视觉组合(天书)具有了可读性和释义性,显然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对当下中西方文化的互读与融合的一种尝试和思考。由此可见,当代艺术需要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创作出更具意义的艺术作品,从而从某种程度上传承了儒家文化对艺术社会功能的强调。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们的社会,使学生意识到只有生活和社会才是我们艺术的本源。同时,我们的美术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教室和校园内,还应该通过写生或艺术考察等方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并用艺术的方式反映社会,使艺术真正来源于生活,反映社会“礼”之本质。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美术教育通过“中和”之审美、“秩序”之体味、“向善”之情思、“成仁”之境界、“达礼”之本质五条路径传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谐”“秩序”“责任”“仁”及社会之“礼”的重要理念。因此,美术教育在中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中国美术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作者:刘恩芹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


    更多通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美术教育传承儒家文化的路径探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txlw/90055.html

    相关专题:集体备课总结 中国国际商会


    上一篇:高校教师个人所得税纳税探索
    下一篇: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关系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