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隐性教育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都从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逐步形成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培育目标。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面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些特质,大学生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着报效国家的理想抱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担当。他们乐于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念,善于运用现代理论思维武装自己,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高度认同。
2.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征。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界开始对隐性教育进行研究和探索。与课堂灌输等显性手段不同,隐性教育是指施教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以比较隐蔽的形式,用受教者不易察觉的手段和方式,使受教者在一种轻松惬意的状态下接受教育,通过“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在实施隐性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持久性、广阔性、隐蔽性、丰富性等特点,利用隐形教育的自主性、潜隐性、非强制性等特征,将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巧妙结合,激起受教育者潜在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消除大学生接受普通教育时容易出现的反抗情绪和压力,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并愿意接受施教者的思想观念,最终达到教育目的。要想真正发挥隐性教育的独特魅力,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及学科专业差异,在实施教育的同时,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考虑他们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与其专业学习、就业前景、素质提升相结合,使他们从内心里接纳这种教育模式,不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而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
3.隐性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发挥途径。高校隐性教育能够补充显性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承载和传递,从网络舆论、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校史校训等隐性载体出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走向具体和生动。通过将文明友善、诚实守信、爱国主义情怀等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可以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促使大学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自身做起,改善考风、学风、校风等校园文化,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感悟。大学生党员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具备过硬的马列理论基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充分自信,这些都决定了他们能够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体现了价值观教育在党员继续教育和再教育中的作用,提供了新时期检验和衡量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一方面,要注意在大学生党员的日常组织生活中贯彻价值观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和日常学习的各个方面中;另一方面,要突出发挥榜样导学的作用,让身为大学生“同龄人”和“身边人”的学生党员现身说法,通过主动引导和示范引领,发挥带动鼓舞作用。条件成熟的单位,可以考虑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在实践团队里专门组织一支党员小分队,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党的组织生活有机结合,锤炼大学生党员党性的同时,也为普通学生做出了表率。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危机
1.学术诚信危机。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理想教育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高尚的思想道德鞭策自己,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是社会建设和稳定的基石,充分提升大学生诚信水平,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效果的良好愿望。然而不可否认,当前大学校园里存在着严重的学术诚信危机,例如,普遍存在着教师学术论文、学生毕业论文抄袭以及普通课程结课论文抄袭现象;作弊现象也很普遍,考试作弊、替课替考等作弊行为屡禁不止,大学生诚信水平堪忧。
2.情感教育危机。当前,高校一些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情感孤独、情感焦虑、情感空虚、情感冷漠等情感危机。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情感孤独、情感虐待和创伤现象,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欠佳的主要诱因,悲观、厌世、缺乏生活情趣是情感危机的外在表现方式。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危机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一道阻碍。要破解这一障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彰显人文关怀,注重与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实现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在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志愿服务缺乏危机。志愿服务,不仅是大学生自我品行的体现,更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直接表现。当前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自身服务意愿淡薄,不愿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另一方面高校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指导不够合理,导致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对此,高校应从隐形教育的视角出发,创造各种机会和途径,让大学生走出宿舍,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区服务等公益性活动,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认知社会,为大学生毕业后融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上述危机,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现状,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环境、校内舆论导向、主题社会实践、师生关系、校史校训等隐性教育方法和手段,发挥隐性教育重要作用,强化隐性教育效能,不断创新隐性教育载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形成大学生基本行为准则,促使大学生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隐性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1.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隐性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将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在实践中发挥社会的育人功能,让大学生深刻领悟自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有助于大学生充分认知自己,找准个人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在社会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用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传统道德思想为支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断融入雷锋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等本国、本土精神资源,学精神、学品质、学方法,学习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升华。指导大学生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学习他二十二年短暂而又无悔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利国利家利己。在教育活动中,坚持遵守植根于中华历史、蕴藏于中华文化中的道德准则,用身边故事和事迹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用优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不断优化可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力支持。一方面,高校应在校园整体文化建设上充分融入人文精神,使有形实物与无形理念有机结合,积极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比如在为学校的道路、楼宇、湖泊等标志性建筑的命名问题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以主人翁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学校自身不同的建校历史和凝聚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史校训、学校发展定位,营造科学研究、治学严谨、文化传承、不断创新的大学校园特色学术氛围。
4.用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大学生党员充当示范引领的急先锋,从而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依托基层党支部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注重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不断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发挥,调动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强化大学生党员模范引领作用,激励大学生党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充满自信、以身作则,带领身边同学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黄鲁玙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