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绝对数额固定,如当月在网,奖励XX元;
其二,相对数额固定,如当月在网,奖励一定基数(基数可以变动,可以固定)的XX%。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前者简单清晰,成本固定,心安理得;后者相对清晰,成本变动,心怀憧憬。
c.销售后在网考核期限QT,不同渠道政策有不同的考量。
d.销售后在网时长T与rc、r2有关:rc是硬件,从结构上决定了部分T;r2是软件,在心理上决定了渠道成员的行为和关系。
e.销售后总利润R2的支付周期较长,结构较为复杂,其决定性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涉及客户账户余额管理、渠道成员行为管理与关系管理等各方面,其中在网时长T决定了渠道销售后总利润R2的规模与结构。
(2)渠道功能阶段划分
阶段 功能 效能衡量尺度 影响因素 影响权重 特征说明
销售
中 高效售出套卡 销售时间(t) 产品设计 80% 相对稳定
酬金设计 批卡酬金 20% 此阶段酬金一次性支付,目的在于提高销售效率
激活酬金
销售后 高效保持使用 在网时长(T) 产品设计 20% 客户初步认可产品
酬金设计 首充酬金 80% 此阶段酬金分期支付,目的在于渠道行为管理和关系管理
质量酬金
▲▲三、因素分析
1.销售时间t
交易的发生,大多情况下决定于交易之前。相当比例客户在消费时,有着较清晰的需求,一定的产品认知与偏好,在此情景下销售酬金的影响相对很小:酬金,影响20%;产品,影响80%。
如上文分析可知,目前国内两大大运营商在语音类通信产品功能(通话资费、流量资费、网络质量、终端保证、内容提供)方面大体一致,每笔交易达成的利润(r)、销售的黄金时间(GT)大体相当,在销售阶段影响套卡销售产能的决定因素为套卡的销售时间(t)和推销成功率F。
销售环节中,产品功能设计相对固定,通过优化激活酬金设计以及必要的渠道销售能力培训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渠道销售热情与销售技能水平,缩短t和提升F,最终实现渠道销售量的提高。
2.在网时间T
通信产品交易达成,立刻形成了客户同运营商的服务契约关系,在此阶段有效延长客户在网时长,对收入至关重要,此阶段,客户已初步认可产品功能,酬金的影响权重相对较高: 酬金,影响80%;产品,影响20%。
在此有两种酬金政策可供选择,具体如下:
场景一:联通公司的选择
(1)首充酬金政策设计为可叠加模式有益延长其首次在网时长;
(2)在网质量考核酬金政策设计为一定基数(去除月租后的话费)的固定比例提成,增强了渠道网点心理舒适度的同时节省了自身的成本。
场景二:移动公司的选择
(1)首充酬金政策设计采取以时间换空间的模式,通过较长期限的消化套卡优惠换取不可叠加模式带来的资源节省优势;
(2)在网质量考核酬金政策设计为固定额度,质量考核过程明晰,有益于渠道点计算在网酬金,成本相对固定,但关注心理舒适度低,由于存在较长的支付周期,渠道点出于对风险不确定性的天然抵制,在利润估算中,移动公司社会渠道销售点往往把此部分酬金剔除,导致销售过程中,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精准营销。
▲▲四、结论
1.渠道效能提升和渠道关系改善是渠道管理体系的两大核心任务。渠道管理的核心管控手段之一是酬金管理。酬金管理政策必须集中制定、统一部署,政策导向应保持适当的延续性。酬金管理的起点、重点、终点是通过对酬金的合理统筹、科学运用,以确保业务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但酬金管理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酬金的统筹运用,应以酬金管理为切入点,以此有效整合客户账户余额管理、渠道心理账户管理、信用管理、产品管理,乃至网络管理等众多不同线条、不同专业体系,一同激发广大社会合作伙伴的激情、热情、商情,有效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2.销售中阶段,重在产品,调节在酬金,此阶段的酬金设计主要强调规模和数量上的调度,以最诱人的方式激发渠道销售效率。
3.销售后阶段,重在酬金,此阶段的酬金设计应更富有技术性与艺术性,应更加细腻、精准,重点用于维系渠道成员的良好合作关系,主要强调酬金投入方式对渠道成员行为和心理感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伟宇.营销渠道理论发展及其重心演变[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0;9
[2]庄贵军.权力、冲突与合作: 西方的渠道行为理论[J].北京商学院学报, 2000;1
[3]杨政.营销渠道成员行为的整合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04
[4]朱秀君.从博弈论看营销渠道的冲突与合作[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 4
[5]王铁明,万涛.分销渠道冲突的成因与协调机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5;22;9
[6]高维和,黄沛,王震国.渠道冲突管理的生命周期观[J].南开管理评论,2006;93
[7]王朝辉.营销渠道理论前沿与渠道管理新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64-68
[8]苏勇,陈小平.关系型营销渠道理论及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00
[9]郭戈平.创造持久竞争优势[J].商场现代化,2003
[10]陈涛,邓少军.论构建新型制造商、分销商关系[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1
[11]范小军,陈宏民.关系视角的营销渠道治理机制研究[J].软科学,2007;21:3
[12]庄贵军,徐文周,莜莲.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渠道权利的影响[J].管理科学学报,2008,11;3
[13]唐鸿.营销渠道权利对渠道关系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09,23;11: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