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园林设计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入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对后续的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做了规划和思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项目教学法;规划
园林设计基础是园林绿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涵盖的门类多,综合性强,灵活性大,所以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求都很高。而现有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强,缺乏必要的实践内容,教学过程仍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层面上,比较抽象,不符合学情;教材的组织系统性强,教学目标和重点与毕业生岗位要求脱节,教师容易“照本宣科”。
一、园林设计基础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对课程进行调整,增加大量的实际案例,归纳造园典型方法,将教学内容整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处理教学内容删除理论性强、综合度高的内容,如设计程序、形式法则、造园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内容,根据造园要素类别(如植物、水体、园路)及常见的绿地形式(如校园、小区、道路)将教学内容整合成若干个项目(见下表)。每个项目在课前设置调查内容,在课后提供临摹方案、测绘项目和为设计作业准备的实际或虚拟的立地条件,加强动手实践;将学生的调查结果整合成课堂的示范内容,作为案例使用,并把从中归纳的具体的设计方法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增强生动性和可操作性。(二)处理教法一是强调学生参与。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内分析案例、对典型的造园方法合并同类项并进行归纳,课后完成相应作业,一个项目的作业通常分临摹、测绘、设计三个实践过程,循序渐进地来完成。二是强调学生创新。教师不设置格式化的评价标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设置条件限制,比如立地条件、财力等,由学生自由发挥,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展开学习。(三)处理学法突出学案的应用,让学生事先知道课程整合后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过程,引导学生展开课前学习和交流,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归纳出实际应用当中造园的一些手法和技巧,再通过临摹、测绘,形成感性认识后,进行个体设计,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了串联和引导的作用。该教学过程解决了原有教材理论性强,脱离学情,脱离实践等一些问题。
二、园林设计课程中项目的规划措施
(一)制定教学内容和过程将园林设计课程总体分为三大模块,即造园的几个重要元素:植物、地形(包括山体和水体)、园路,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讲授关于造园要素形态和图纸表达等基本知识,然后布置任务,在布置任务时,要求学生从地域特征、形式、空间类型、造景手法等方面去考虑(准备必要的资料,学习需要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设计并绘制出方案,再通过放样、施工(或制作模型),发现和寻找问题,以求改进。(二)开展灵活的小组合作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和自己选择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在一个项目结束后,接下来的项目将不允许采取相同的形式、地域,然后重新进行小组组合。(三)形成综合的不同于他人的学习成果在三个模块学习完毕后,最后应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完整的校园、街道、小区绿化方案。
参考文献:
[1]夏忠军.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园林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6(9):133.
[2]戴伟林,刘宇辉,刘晓艳,等.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公路机电论文尝试[J].现代园艺,2016(9):149-150.
作者:张成才 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