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是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音乐进行研究,并对其真正含义进行全面的解析和研究。和一般的音乐美学进行比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来源于生活。作为音乐美学的一种,它不仅要将生活状态和现象进行诠释,同时也要将自己的含义进行全面的表达。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是在传统美学的根本上进行建立的,并借助一些西方音乐美学中的特点进行借鉴,进而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诠释。因此,文章就主要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含义进行阐述,进而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进行全面的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我国今后的音乐创作以及发展提供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美学;建设;问题;探究
在音乐教学中,“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它也得到了音乐节人们的广泛认可。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很少人清楚它真正的意义。他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科学,谁也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在进行传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更多在意的是学术上面的研究。很少会在站音乐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是主要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具备完善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意识,根本没有完全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真正含义。下面我们将进一步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含义
中国的音乐美学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一般音乐美学;第二种是中国特色音乐美学;第三种是外国特色音乐美学。其中,中国特色音乐美学又包含三种美学,第一种是古典音乐美学;第二种是近现代音乐美学;第三种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由于中国具备悠久的文化历史,这也给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上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最初,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建设主要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将其所表达的内容融入到音乐中来了。进而形成一种传统的音乐表达形态。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和我国的古代音乐美学或者一般音乐美学进行比较,我国的传统音乐美学建设仍处于落后的状态。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理论上存在着一定的之后从而使得实践上出现一定的制约,进而导致我国传统音乐美学在发展上受到一定的阻碍。怎样才能让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真正的融合到现在的音乐中来,并打造出具有独特特点的中国式传统音乐美学,是我国音乐美学建设中首要处理的问题。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我国的传统音乐美学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和一般音乐美学的区别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本质上、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式上。和一般的音乐美学进行比较。一般音乐美学主要是指音乐美学的基础。长期以往,一般音乐美学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具有共性的教学方式。而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相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奇特性的联系。这也就是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和一般音乐美学在研究上,是处于一个平面上。但是在个性上,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和一般音乐美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者之间完全是处于两种不同的音乐关系。我们只有认清楚这一点,才能保证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更好的建设。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和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区别
一谈起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我们就想到《乐记》。人们往往会觉得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就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主要来源与古代,但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主要是将古代的思想和理念以新的方式进行展现。就拿《乐记》举例来说,它就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和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时代背景的不同;第二个是学术意境的不同。因此,在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时,要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进行全面的研究,并将其真正的含义进行充分的挖掘,才能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进行传承。
三、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须完善传统音乐形态
在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过程中,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音乐的形态。即使音乐的旋律再优美,还是需要物理形态进行表达。在进行形态表达时,我们可以采用阐述的方式进行表述,进而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形态进行充分的展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音乐美学的形态研究,同时也能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要与文化相互联系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建设的根本就是文化的建设,因此,音乐是传递文化的有利手段。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时,首先要对我国的文化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才能推动音乐美学的更好发展。在美学建设时,只是一味的对美学的性质进行研究,没有将文化融到在建设中来,这也就是不真正的美学。因此,只有将音乐和文化进行充分的结合,才能保证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建设的更好发展。
(三)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要与现代音乐美学相互联系
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中,溶图现代音乐美学,这可以保证音乐美学更好的传承,进而提高音乐美学的自身价值。我们可以利用具备中国特色的结构体系,来实现传统音乐美学的建设,把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和现代音乐美学进行紧密的联合,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传递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目的,也能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更好地传承下去。综上所述,随着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也开始将音乐美学建设的重点逐渐转移到美学的性质和内环上,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重要性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实现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更好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建设方面提供些许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冯长春,李明辉.近代中国新音乐文化发展中的美学进程[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4).
[2]陈骥.谈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设的相关问题[J].当代音乐,2016(9).
[3]杨和平.感性的体验理性的表达——新中国音乐美学研究60年[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1(4).
[4]刘承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理论特点[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3).
作者:颜锐 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第二篇: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
中国传统音乐是与新音乐相对而言的概念,历史久远。王耀华指出:“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方法、形式,所创作出来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的音乐。”(1)为了将“新音乐”和“传统音乐”加以区别,强调传统音乐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目前我国音乐界也用“民族音乐”这一称呼来认指中国音乐中的传统音乐。传统音乐在一定地域和特定的人群中世代相传,其独具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民俗性与集体性。任何音乐作品或品种都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中国传统音乐也是一样。它的产生、传承与发展的过程都完成于民俗活动。民俗活动是传统音乐的载体,如哭嫁歌、哭丧歌、祭祀歌等各种风俗歌曲与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和民间器乐乐种都产生于与其相应的社会生活及各种习俗仪式之中。少数民族的“火把节”“花儿会”“歌圩”“三月街”“四月八”“那达慕”等活动,也都与民俗活动提供的谈情说爱的交际场合密切相关。传统音乐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的风俗习尚,并且深深地影响着各地民俗的发展变化。传统音乐与专业音乐创作不同,它的创作是个人与集体交融为一体的过程,个人的创作活动甚至会被集体完全淹没。如劳动号子,是集体场合中多人的即兴创作;又如山歌对唱或齐唱,各方也往往有多人参与;还有的传统音乐是个人创作出来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修改、丰富和完善。但不管哪一种,只要符合人民群众的音乐审美观,为其所喜爱和接受,民众不仅拿来尽情歌唱或演奏,更在传承过程中加进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进行重新创造。因此,传统音乐就成为集体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往往没有具体作者的名字与时代。
第二,时代性与传承性。传统音乐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传统音乐的时代性特征。从远古时代“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葛天氏之乐”,到西周、春秋时期北方十五国民歌总集的《诗经》,再到南方民歌基础上创作的《楚辞》,汉代的“乐府”“相和歌”,魏晋南北朝的“清商乐”,隋唐九部乐、十部乐、歌舞大曲,宋代唱赚、诸宫调、杂剧音乐,元散曲,明清戏曲、曲艺、时调小曲等,这些不同体裁形式的传统音乐都具有各个时代鲜明的特点。中国传统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传承性。某一音乐事象产生后,为特定人群所喜爱,便被接连不断地传承发展。在传承过程中,逐渐地被民众所习惯、承认,进而接受并一直沿袭。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有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口头传承方式多在农村和文化层次较低的群落间进行,如民歌的传承及各种民间曲艺和戏曲艺人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书面传承则是指用记谱的方式传承音乐。中国古代的记谱法有如减字谱、工尺谱、锣鼓谱等,谱虽简而腔却繁,仅从谱面难以理解和把握音乐的实际效果,必须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弥补乐谱与实际演奏、演唱之间的差距。历代的官办音乐机构,如周代的大司乐、汉代的乐府、唐代的教坊和梨园等及文人士大夫阶层都习惯于书面传承方式。这些官办音乐机构对传统音乐的整理与继承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音乐的重要传承渠道主要还是在民间。
第三,流派性与变异性。流派性,是指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同阶级中,产生的许多不同却具有相同特征的音乐团体。例如,京剧艺术中旦角梅兰芳、程砚秋、尚筱云、荀慧生等,生角的谭鑫培、余叔岩、杨宝森、高庆奎等,净角的金少山、裘盛戎、方荣翔等。他们按照自己的生理条件,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对传统的京剧音乐进行了发展,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特点的流派唱腔,并以此流派唱腔丰富了传统的京剧音乐。随着时代的更换、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传统音乐也发生了变异,否则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们的文化需求。传统音乐总处于不断变化与更新之中,即使在同一时代,各类音乐品种也有不同的地域风格,这就是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同一时代的同一音乐品种,也会有不同的流派并存。如京剧艺术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筱云、荀慧生等,正是他们各具特色的流派唱腔丰富了传统京剧音乐。虽然这种变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显得缓慢,但“变”是绝对的(如流传至今的一些明清俗曲的各种变体)。正因为如此,所以谱曲失传后,我们才不知道诗经、楚辞是怎么唱的,唐宋大曲、元曲又是怎么唱的。变异是传统音乐发展的动力。“稳定”与“变异”是辩证的关系,稳定是最根本的特性。在传统音乐中,随处可见同一首民歌或同一支曲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经由不同人的演唱,有不同的唱法和风格特点。其原因有地域性、内容性和演唱者即兴性处理等。(2)群众还经常在同一首曲调中,填上表现不同感情或内容的歌词,并且在演唱过程中对曲调进行改造和变化,以适应新的感情和内容的需要。如:山西的《刨洋芋》和绥远的《城头上跑马》、内蒙古的《康板调》等。由于情绪、兴致、心理状态、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同一歌者在不同时段演唱同一首民歌或曲牌时,往往也有即兴性的变化。这种地域性、内容性和即兴性的变化,使我国传统音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第四,地域性与阶级性。我国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每个民族的音乐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孕育了其独有的艺术特征。不同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艺术遗产形成了各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这些歌曲大都带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因此也具有地域性特征。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即使是同一时代,在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音乐品种和音乐风格。以戏曲为例,从全国范围看,北方有京剧、评剧、各种梆子戏,南方有越剧、赣剧、湘剧、滩簧、粤剧。从福建省内看,福州人喜欢闽剧,莆仙人爱看莆仙戏,泉州一带爱唱南曲、梨园戏,漳州人又推崇芗剧(歌仔戏)。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在“文革”传统音乐遭到禁锢的年代,晋江一带的人们仍在吟唱着南曲,说明当地人民对自身地域性传统音乐乐种的喜爱。阶级性,是指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同一民族的不同阶级阶层有不同的传统音乐品种和音乐作品。例如,同是清代的汉民族地区,文人士大夫阶级更喜爱古琴音乐、词调音乐,城市工商业者在工余闲暇常演奏十番音乐,农民阶级在山间野外常哼唱山歌、茶歌、田歌,劳作之时则吆起扛木号子、打夯号子等。各个阶级阶层由于生活条件的差异,其音乐品种、旋法、节奏、节拍、演唱演奏方式都有着较大的区别。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在各方面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然而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的研究不管是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在措施上还是在影响上,都比较薄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而音乐本身的弱势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些原因主要包括民族音乐自身的感性认识比较多,理性认识相对较少。因此,民族音乐学工作者必须具备演奏家、歌唱者和音乐研究者的双重身份,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传统音乐在历史长河中永远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马聪
第三篇:中国传统音乐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摘要:从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师范音乐教育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三方面,研究中国传统音乐中如何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师资人才。
关键词:师范生;中国传统音乐;音乐传承;审美;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由于全球化的趋势,很多外来音乐文化开始冲击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很多传统音乐濒临消亡或者已经消亡,这一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找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定位,使其得到完善的发展,提升师范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师资人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的问题。而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师范音乐教育承担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责任。
一、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现状
1.教育内容相脱节我国师范音乐教育指的是在师范学校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教育的对象是师范生,这些学习音乐的师范生将来很多人会成为学校的音乐教师。同时,这些师范生的音乐理论和音乐修养很多都受到音乐教育理论和方式的影响,并且决定着我国音乐未来发展的方向。所以,师范音乐教育必须要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深入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和模式。但是,自从西方音乐传入学校以来,一些学校的音乐教育都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基础,不论是基本乐理、和声,还是对位、作品的分析方式等。特别是一些学校将钢琴课定为学生的必修课,而中国任何一件传统乐器都没有过这个地位。同时,在音乐界,很多人都将演唱俄语和意大利语的歌曲看作是音乐的高水平,这种形式的教育使一些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产生了厌倦和自卑。而且在这种高校音乐教育方式下,部分学生十分崇尚西方音乐,对中国传统音乐失去了兴趣。从根本上来看,一个国家的教育应以本国的文化为基础,但是我国的师范音乐教育却不都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教育内容也与中国传统音乐有些脱节。2.传统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传统音乐很多都是在民间兴起和衰退,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都是由民间艺术家们传承下去的,并且自生自灭。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者和研究者都是相分离的,总的来说,只有当那些研究者需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时候,才会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民间向传承者去了解。即使很多的民间传统音乐被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多都是缺乏继承人,最终还是会自生自灭。由于中国传统音乐继承者人数很少,并且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很多都是以西方音乐为主,使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十分困难。再加上个别部门不重视中国传统音乐的教育,没有做好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衔接工作,也没有及时调整有关的政策和执行有效的措施,导致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步履维艰。
二、师范音乐教育在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传承中国传统音乐?这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师范学校加强传统音乐教育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关键。师范生是音乐教育的主体,他们正处于对新事物接受快和学习能力强的阶段,情感丰富并且对音乐怀有兴趣。所以,在师范生中开展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活动,有利于实现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弘扬。尤其是师范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传统音乐的环境和背景,更有利于对中华母语音乐和地域音乐的弘扬和传承。
三、加强师范音乐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传承
1.思想观念重建师范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思想观念,改变对中国传统音乐狭义的看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传统音乐的地位,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上的重建。其实很多传统音乐中并不缺乏明快的节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开展教学。2.教育理念更新教师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性人物,及时更新教师对传统音乐的教学理念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有效保证。同时,师范音乐教育是打开学生通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大门的钥匙,是提升学生素质的关键。3.重新审视课程师范音乐教学课程需要全面地介绍多种形式的传统音乐,不能受限于极少种类的音乐课程。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针对某一个省份的多个民族,其次是东北、西南或者东南中的多个民族,最后是针对整个南方或者北方的多个民族;或者让学生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民族,接着介绍这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等。4.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一些师范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积极性低、教学成效低的局面,很多学生对传统音乐有兴趣,但却厌倦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所以,师范学校在传统音乐教学中要重视教学方式和内容上的创新。
四、结束语
总之,师范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喜欢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而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2).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2).
作者:徐平 单位:安徽省肥西师范学校
第四篇: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及价值
【摘要】在时代的不断变迁中,音乐美学及其价值也在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早在先秦,对于音乐就产生了美学的概念,到了今天,更是给音乐的美学划分了不同的种类,例如我们当下的现代音乐美学,以及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传统美学。
【关键词】传统音乐;音乐美学;美学价值;传统音乐美学
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对于音乐来说,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特点,例如先秦,音乐多以简单的击打乐为主,到了秦中后期,在击打的基础上融入了歌词的演绎,当然那时主要的歌词文本还是诗经,初中的课文中我们所学的荆轲刺秦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两个人共同演奏了享誉古今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对于传统美学来说,这就是一种美,一种通过音乐诠释了离别的美,通过音乐来给他人传递这种美。对于文化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对于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传统音乐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作用。
(二)发展价值
古代人所演奏的音乐多为简单,音符清脆婉转,例如我们看的电影《笑傲江湖》中一首名曲《沧海一声笑》就是根据传统音乐的特点所创作的,在影片中,《沧海一声笑》是由古筝和箫演奏的,这正符合了传统音乐的特点,器乐简单,音符清脆婉转。对于传统音乐美学来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当下时代产生了价值,另一方面也为后来的音乐美学产生了发展的价值,正是由于传统音乐美学的出现才促进了现代美学的产生。
(三)时代价值
前文中提到,每个时代有着每个时代的特点,传统音乐美学在每个时代中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古代音乐的出现就是为了给帝王提供消遣娱乐,但随着音乐的发展,人们渐渐对音乐的演奏出现了美学的价值观,于是音乐开始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当传统音乐美学普及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的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而是音乐的美学,并且通过这种美学的传播也对这个时代产生了相应的价值,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这种时代的价值也在变化,并且这种时代的价值通过传统音乐美学的体现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价值的解读分析
(一)传统音乐美学的价值难以体现
在当下的社会中,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价值体现已经渐渐变得式微,只有通过音乐形态完成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规律和意义的阐述,才能使音乐上升到美学高度。但就目前来看,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时,学者们往往不能给出贴切的术语和概念,继而无法让大众了解传统音乐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受到来自西方音乐美学的冲击,年轻人更加愿意接受西方音乐美学的那种音符变化大、节奏变化快的音乐美学,继而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喜爱程度变低,这势必会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带来相应的影响,使之传承被破坏,导致难以传承发展,在这样的前景下,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价值在当下就难以体现。
(二)国人对传统音乐美学价值的理解出现偏差
在中国传统美学的价值上,在学习和传播的过程中都难免出现偏差,这主要就是国人对传统音乐美学的价值理解出现了错误,从本质上来讲,社会发展需要与文化发展相适应,以便从中得到滋养。人类在走向新的时代时,应该对历史和文化进行继承,以便反映民族在各个时代的精神、境界和价值。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是国人需要继承的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在过去创作出的音乐价值。然而国人还没有较好地掌握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价值,继而无法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思想的转变,对于古人来说,传统音乐美学适应时代的需要,成为古人对美追求的一种方式,然而在今天,我们对于美追求的方式肯定和古代人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就是传统音乐美学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反向的冲击,导致传统音乐美学的发展方向出现了问题,出现问题有的会改正有的则是随之问题变化,所以到了今天,适应时下对于音乐美学的需要来说,可能西方音乐美学受到青睐多于传统音乐美学。
三、结束语
无论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还是现代音乐美学抑或是西方音乐美学,每个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就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来说,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在其魅力的作用下发挥着自己的价值,价值也反映了其魅力,换言之,正是因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才会被广大的人们所喜爱与接受。
参考文献:
[1]袁媛.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人文价值[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8-53.
[2]胡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理念价值的再认识[J].科教导刊,2010(11):160.
[3]李慧,刘静涵,李雅堃等.浅谈音乐美学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4):579.
[4]周干明.音乐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价值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4):1005-1007.
[5]李严梅.在钢琴演奏中音乐美学的应用价值分析[J].北方音乐,2015,35(22):212.
作者:王静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