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摘要介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对土地利用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及变化。以西部欠发达地区贵州省安顺市为例,分析比较新型城镇化前后各类土地的面积变化,并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贡献率、变化强度2个方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测度,从而探究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影响;贵州省安顺市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城镇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其与以往的城镇化不同,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2],需要正确分析和处理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利用结构带来的影响及变化,如新型城镇化中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各种因素,城镇化率与各类土地变化之间的关系等。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构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3],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能更好地开展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指导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贵州省安顺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样本,目前在全国尚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安顺市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契机。通过理论研究,能够为安顺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利用的意见,指导安顺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加强安顺市新型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尤其是城镇化率与各类土地变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安顺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科学具体的方案,为决策部门制订有关计划、规划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本文时间尺度上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采用的分析方法是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在某一时段内的变化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来进行的[4-5]。
2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统计出安顺市的土地利用数据(见表1)。把表1的有关数据代入公式(1)及公式(2)中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表2的数据。从表2中看出,在安顺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城乡建设用地、林地、水域、交通用地、园地的面积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的幅度依次为城乡建设用地(18896hm2)、林地(10900hm2)、水域(1304hm2)、交通用地(1096hm2)、园地(800hm2);变化贡献率依次为城乡建设用地(36.3%)、林地(20.9%)、水域(2.5%)、交通用地(2.1%)、园地(1.5%);变化强度指数依次为城乡建设用地(2.042%)、林地(1.178%)、水域(0.141%)、交通用地(0.118%)、园地(0.086%)。而其他用地、耕地、牧草地的面积呈明显下降的趋势,下降的幅度依次为其他用地(11180hm2)、耕地(6400hm2)、牧草地(1500hm2);变化强度指数依次为其他用地(0.121%)、耕地(0.692%)、牧草地(0.162%);变化贡献率依次为其他用地(21.5%)、耕地(12.3%)、牧草地(2.9%)。上述结果反映出新型城镇化对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建设用地的大幅增加和其他用地的大幅减少,可见安顺市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主要占用的是未利用地,对耕地的占用较少。根据单一土地利用动态指数研究把表1有关数据代入公式(3)中进行计算分析,得出2010—2015年安顺市土地利用动态指数表(表3)。由表3可见,安顺市的耕地、牧草地、其他用地面积呈减少的趋势,年动态指数分别为-0.439%、-0.273%和-0.961%。结合表2可知,在这5年间安顺市的耕地减少了6400hm2,牧草地减少了1500hm2,其他用地减少了11180hm2。耕地和牧草地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人为因素起着主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的城镇化对耕地和牧草地的减少起着不小的作用。耕地和牧草地减少除了与建设用地的占用有关以外,还与安顺市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关,生态用地对耕地和牧草地的占用则必然引起这2种用地的减少。而其他用地的减少则主要是由于新型城镇化中建设用地的占用。同时,安顺市的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园地、林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年动态指数分别为16.219%、4.644%、5.827%、2.388%和1.070%。结合表2可知,在这5年间安顺市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了18896hm2,交通用地、水域、林地、园地分别增加了1096hm2、1304hm2、10900hm2、800hm2。其中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园地和林地面积上升除了与农业结构调整相关,也与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关。近年来,安顺开展了一些生态果园示范基地,种植果树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由此造成林地和园地面积增加也是必然的。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比安顺市新型城镇化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农用地面积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其中耕地和牧草地的用地面积呈小幅度下降趋势,园地和林地的用地面积呈小幅度上升趋势,林地用地面积上升的幅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建设用地的面积呈大幅度上升趋势,建设用地下的所有二级地类都呈上升趋势;其他用地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从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时间变化指数来看,自安顺新型城镇化实施后,在安顺市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园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域的面积呈上升的趋势,耕地、牧草地、其他用地的面积呈下降的趋势,变化最明显的是城乡建设用地。反映了新型城镇化对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城乡建设用地。当然,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农业技术因素等对安顺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到多方面,更是一个综合繁琐的过程。新型城镇化可以使整个安顺市的土地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但是现在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新型城镇化中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新路径的探索: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机制,简化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落实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开展低效土地的再开发。
参考文献:
[1]方创林,马海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的新区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中国社会科学社,2013(7):10-11.
[2]王新越,秦素贞.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3]谢婧华.西安市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利用研究[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1(5):46-48.
[4]何丹,刁承泰.重庆江津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25-27.
[5]王晓峰,任志远.近14年榆林北六县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6):40-42.
作者:余霜 李光 杨筱珊 柴娇娇 单位:安顺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第二篇:新型城镇化建设探讨
摘要:四川天府新区是在二零一零年四川省委政府在顺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于会区域发展议上作出关于“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的重要规划计划,并在二零一一年四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这标志“天府新区”的建设已经提到了国家层面上来,对于四川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文旨在对四川天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天府新区;城镇化;新型城镇化
一、关于新型城镇化内涵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最早是一个西班牙工程师在《城镇化的基本理论》里提到。有效的实施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城是和乡镇之间和谐发展的主要支柱,有助于提升内需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转折意义。新型城镇化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通过吸取国外的城镇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新的适合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的基础上步入新阶段(在城镇化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是必然要经历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坚持先进工业化为力量和考虑到多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推进城市和农村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之路。
二、关于天府新区概述
天府新区是四川省顺应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做出的对四川经济发展的重大规划。其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南部偏东区域,所规划范围有成都市高新区南区、成都直管区、龙泉驿区、双流县等,所包含面积有1578平方公里。周边范围还包括眉山、资阳两市临天府新区的24个乡镇,地域面积有1100平方公里。天府新区致力于加快完善人们在城市生活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并重视城市文化宣传发扬和园林规划,走出一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具有天府新区地理人文特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三、关于天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布局
(一)一带:居中的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主要是拥护金融商务、科学技术技、教育文化等高端服务功能为发展。(二)两翼: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主要是在现有的产业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三)一城:天府新城。集中发展商务办公写字楼、行政大楼、文化走廊等相关商圈生活服务中心,以提供更加完善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四)六区:根据规划的六个产业区的主要产业和生态环境为基础,增加当前网络时代下高端产业功能,并以各区域的独有特点配备完善的生活服务功能。
四、关于天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到2017年产业所需的基础服务设施框架大体形成,一些重点产业区有了一定的规模,国内外具有一定名气的企业、公司已经有部分进入产业带。到2020年“一带两翼、一城六区”城市规模基本形成,天府新区的高新产业、制造业以及统筹城镇化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经济明显有了提升。到2025年“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已经完全取得成功,天府新区的经济社会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市和乡镇发展关系更加协调,基本上具有现代化的国际化新城区就已经建设完成了。
五、关于天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天府新区是四川省顺应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战略做出的对四川经济发展的重大规划。对于四川省今后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有助于加快周边农村建设的步伐。天府新区建设的交通、水电等公共设施不仅服务于天府新区,也方便了周边农村,对于周边的农村具有巨大的潜能作用。(二)引进了很多全球500强企业,有助于人们就业门路和收入的提升(三)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开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四)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减少了从事农业的劳动数量,以及通过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土地逐步向种植专业户集中。
六、关于天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要以提高效率为核心,构建和完善天府新区新型城镇化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要有利于实现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城镇集中,农田向种地大户集中。(二)要节约使用土地资源。天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需要占用耕地,但占用土地过度就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较少浪费。(三)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和安排,主要包括道路、交通、通讯系统;供水、供电和燃料的供给系统;水利、防汛系统;文化、教育、卫生等。(四)合理分配失地农民赔偿补贴,解决好他们的安置问题。天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按照规划对农民进行合理的补偿和安置。
作者:林琴 周治君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孝感市的城镇布局、城镇规模结构、城镇职能结构、人口与城镇化等,从城镇体系视角提出了孝感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农业现代化、城乡协调、城镇化、工业化、环境保护、信息化、机制创新等方向。认为新型城镇化不是某单一类型的城镇化,是众多因子的融合,但不同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激发点应有不同侧重。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体系;城镇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与解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为应对我国快速城镇化的问题与挑战,有学者提出健康城镇化,即城镇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各相关要素良性互动、有序运行,城乡间、区域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魏后凯提出健康城镇化判断的四个标志,即城镇化水平与经济水平适应,生产、生活与生态协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城乡一体化。为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水平,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中共十八大正式提出新型城镇化。不同学者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相关探索,王素斋、陈晓春、蒋道国等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目标与路径;沈清基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生态文明;张显龙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城乡产业联动发展;倪鹏飞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推进对策;单卓然、黄亚平研究了新型城镇化行动策略与绩效评估;辛宝海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变迁;吴江、王斌等研究了新型城镇化的地方政府行为;刘静玉、刘玉振等研究了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赵莹研究了长三角小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徐代云、季芳研究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顶层设计及其实现路径;孙久文研究了城乡协调与区域协调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等。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从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及规划实施等角度规划了国家层面的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解读
新型城镇化是基于当前国情,以健康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为目的提出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础。以“新四化”为基本手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1],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支撑,城镇化蕴含巨大内需潜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产业升级转型[2]。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3,4,5],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注重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协调推进,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新型城镇化的多种模式
(一)成都模式。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模式。在城乡统筹过程中实现“三集中”,即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土地产权流转交易市场[6]。设立城乡建设用地挂钩交易,即农村建设用地收缩一亩,城市建设用地扩大一亩。优先发展较好区域,确立优势产业,形成市场导向产业集群。为农民配置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提高生活水平。(二)天津模式。以宅基地换房集中居住。乡镇政府主导“以宅基地换房”,先解决搬迁农民安置问题;通过土地集约增值收益发展地区产业,解决农村居民就业问题。农民集中居住与城镇化、产业化有机结合。(三)广东模式。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实现城镇快速崛起。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为依托,发展专业镇。(四)苏南模式。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乡镇政府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并指派能人担任企业负责人或农民依靠自己力量组建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发展。(五)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推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当地政府利用本地区可利用自然与人文资源,扶持个体私营经济。
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一)强化公共服务。以改善民生为前提。推进医疗、社保等配套措施,完善人口城镇化质量。着重分配领域改革,利于国内需求扩张、需求结构改善与总供给能力相应增长。(二)多种经济政策合力。结构性减税改革,鼓励民间投资,增加竞争,破除垄断,合理引导房地产价格,改变基建融资方式等。(三)集约利用土地。城乡土地资源再开发,高效利用现有土地[7,8]。征用、规划“城中村”或区位优越的城镇郊区土地,确权版证农村土地,加大耕地保护,改革土地收益。(四)改革户籍制度。变革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户籍制度,建立农村户籍退出机制,放开地市级以下城镇落户限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9,10],实践人口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五)创造稳定就业机会。扩大并稳定农民工城镇就业,壮大城镇经济。政府推出新政,加强基本社会保障,提高身份认同,真正促使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
五、孝感城镇化的问题分析
(一)城镇布局。孝感市域现有大小城镇82座,分布在以武汉为圆心,以武汉-孝感连线为对称轴的半径30~120km的约120°弧的扇环形区域内。域内城镇以孝感为中心,与武汉也有较密切联系。县级城镇(城市)孝昌、汉川、云梦绕孝感形成内弧带,大悟、安陆、应城等为外弧带。城镇近河流、公路分布,汉江、汉北河、长荆铁路、福银公路、京港澳公路沿线城镇较多,存在城镇稀疏区域。(二)人口与城镇化。孝感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地处湖北省中部,毗邻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武汉市。现有户籍人口530余万,城镇化水平40%左右,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汽车机电、盐磷化工、轻工纺织、食品医药、金属制品为其五大支柱产业。但城镇化水平偏低,经济支撑仍不强,市区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弱,需通过互动交流、产业转移、基地合作、功能提升等尽快融入武汉城市圈。(三)城镇规模结构。孝感市域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缺乏人口100万以上大城市和人口50~100万中等城市,地级孝感市户籍人口仅34.6万。人口10~50万小城市规模偏低,县级城镇6座,云梦、孝昌、大悟尚未撤县设市。人口5~10万大型镇缺失,绝大部分为人口1万以下小型镇,很多镇区只有2,000~3,000人。(四)城镇职能。域内城镇可分六种职能类型,主导、支柱、辅助产业不协调,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种类多。孝感有机电、汽车零配件、纺织、食品、金属制品、包装、物流、高新技术、生态旅游。云梦有盐化工、轻纺、食品等。汉川为省级重点开发区,有金属制品、食品医药、高新产业、汽车配件。应城有盐化工、石膏建材等。安陆有粮油机械、医药食品、铝制品、纺织服装、汽车机电、盐磷化工、金属制品。孝昌为省级限制开发区,有电子信息、生态旅游、纺织、医药、建材。大悟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有绿色能源、红色旅游、磷化工、汽车配件、建材、林果茶加工、休闲农业。
六、孝感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城镇化。以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孝感市区北东连云梦城区,南西往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区拓展,形成带形城市,步入中等城市(市区人口50~100万)行列。周边孝昌、应城、大悟、安陆、汉川建设县级小城市(市区人口10~50万)。采取吸引、拆分、合并、撤消、新设等办法扩大乡镇规模,建设小城镇,空间上尽量均衡布局。完善或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实现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健康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城镇化水平2015达到50%以上,2020年60%以上,2030年到达稳定期。(二)城乡协调。一是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调整优化区域学校布局,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提高县级医疗水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构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规划建设城乡社区公共活动中心,配套完善文体活动设施。全面建立城乡一体的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一体的各要素、各等级市场体系,推动工农产品集散和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二是城乡统筹,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实现共享、融合、全覆盖。以交通、通信、供电、垃圾处理、供水、排水建设为重点。融入大武汉、建设大交通,加快建设汉孝城际铁路、孝感与天河机场联系通道,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在枢纽节点内的有效衔接。推进与武汉网络融合,加大农村网络建设力度,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交互式、多功能信息传输网。一体化规划建设区域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及城乡垃圾处理设施。(三)农业现代化。一是高质量编制村镇体系规划,明确各村庄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按“积极发展村庄、控制发展村庄、逐步搬迁村庄”要求[12],对现状各自然村庄发展进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村庄布局优化。二是积极推动土地流转,促进土地的规模化集中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专业化、产业化。因地制宜,宜稻则稻,宜林则林,宜棉则棉,宜渔则渔,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增强生态休闲功能。(四)工业化。一是完善、强化综合服务,做大做强城镇主导产业。孝感的机电、汽车零配件、食品、高新产业等,应城的盐化工、石膏建材等,安陆的粮油机械、医药、铝制品等,云梦的塑料包装、轻纺等,汉川的金属制品、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大悟的绿色能源、红色旅游、磷化工等,孝昌的机械电子、生态旅游等。二是规划建设特色新型专业小城镇。支持种植、养殖等相应农产品加工企业、零配件加工企业、与城市工业配套企业、农产品集贸市场发展。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支持企业废物利用及节水、节能改造,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四是推进休闲、体验、文化与各种种植、养殖园融合,提升旅游业综合服务水平。加大旅游业发展力度,推进双峰山、汤池温泉、天紫湖、观音湖、白兆山等重点景区与农业产业园、农家乐结合。(五)信息化。建设智慧城镇。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以信息化装备各行各业,以信息化推动各行业发展。大力发展融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数字化,让城乡居民及时了解城乡建设、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市场变化、物品供需等情况。建设城乡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互联网、广播网。克服各种障碍,尽快推进孝感通讯网络与武汉融合。(六)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水网、湖泊、丘陵山地、平原自然生态优势,建设宜居区域。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应高于武汉城市圈其它区域水平,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均应低于武汉城市圈其它区域水平,形成“水碧、天蓝、山青、城美、人幸福”生态格局。建设道路绿带、河流蓝带、城镇和村庄周边环带系统,保护湖泊湿地。推广城镇液化汽、太阳能、农村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统筹城乡污水设施规划建设和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建设。(七)机制创新。一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的城乡一体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完善干部考核管理与方式,补充涉及城乡居民生活幸福的民生、民主、民权指标。二是设置村民承包土地与宅基地流转制度、城镇与乡村住宅建设土地置换制度。建立规划项目招投标、规划过程监督、规划评审专家库等制度,切实提高城乡规划水平。严格用地管理,集约、节约土地,提高用地使用效率。提升城镇、乡村管理水平,加强规划、建设、国土、交通和房管、市政公用、环境保护等工作衔接,实现部门联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美丽孝感。
七、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可引领城镇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社会和谐与幸福。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应为综合性系统工程,并不是某单一类型的城镇化,而是新型城镇化众多因子或路径的融合,如城镇化、城乡协调、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环境保护、机制创新等。不同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激发点应有不同侧重。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分析、紧扣各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激发点,从而能带动全市域、各方面和谐发展,实现各自的“城市梦。
作者:洪光荣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支持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与服务。针对目前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资金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不高、支持结构单一等问题,应通过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加大信贷资金投放等途径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应通过形成金融支持体系、健全融资担保增信体系等措施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从而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支持;融资渠道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新型城镇化在推进过程中资金需求十分巨大,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因此,要建立健全金融支持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和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优势和造血功能,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金融支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采取了依托乡镇企业以优先发展小城镇为核心的城镇化模式。近些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政府财力的进一步增强,我国已经具备了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条件,在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多元化协调型发展模式,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2015年山西城镇化率达到55.03%,同期全国城镇化率达到56.1%。但是按照诺瑟姆的城市发展理论,一国城市化率只有达到70%,才算基本完成城市化任务。我国城镇化水平距离这一标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控制在60%上下,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而201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6%,这意味着在8年时间内要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4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必然衍生出不同的金融需求,有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方面的资金需求,有产业开发创新方面的资金需求,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需求,有服务业、就业就医就学、文化产业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还有各个方面的配套建设都需要巨大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牢牢抓住资金保障这个“牛鼻子”,从目前城镇化建设发展状况来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主要集中在通信设施、道路、住宅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投资规模大、沉淀成本高、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社会效益大、商业效益低,公共产品特征较强。要满足这种多层次的资金需求,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由于各地区政府财政实力存在较大差异,仅靠财政资金是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发展要求的,这就要求作为国民经济血液的金融业创新融资渠道,发挥好金融的支持作用。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资金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资金供给效率不高;金融支持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城镇化的多种需求。因此,要顺利推进山西省新型城镇化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必须完善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完善金融支持城镇化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以应对长期二元经济发展格局、金融资源供给失衡等问题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阻力。作为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的金融部门,要在国家和地方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城镇化融资规划,在注重风险控制的情况下,确定各自适宜的发展路径和投资规模,增强城镇化融资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二、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一)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城镇化建设需要完善金融和投融资体制的配套改革,发挥好现有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尤其要发挥好依托国家信用、服务国家战略、资金运用保本微利的开发性金融的“供血”作用。作为经济调节重要杠杆的金融机构,要提前谋划和介入城镇建设项目规划和筹资方案研究,运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城镇化项目提供一揽子融资服务。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要围绕新型城镇化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针对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和城镇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量身定制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支持符合各地城镇资源禀赋、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行业和企业,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积极支持城镇道路改造、供水供气设施、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居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同时要加大对乡镇和县域的生态环境、旅游、林业、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贷资金投入,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城镇化企业,农信社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金融监管部门要发挥好指导监督作用,建立健全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考核评价为基础,综合运用政府激励机制,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优惠的再贷款浮息制度,合意贷款额度,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入。争取形成银行新型城镇化金融业务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
一要切实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对消费者付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为PPP项目提供融资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对各级政府来讲,运用PPP模式进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债务负担,有效缓减地方融资平台的压力,还能促进地方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宏观规划、政策制定和指导协调上;对企业来讲,可以降低参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门槛,更好地拓宽自身发展空间;对社会来讲,通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实现效益最大化,能够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而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可推广使用“建设-移交合作建设模式(BT)”。近年来国际通行的BT模式的工程建设在国内建筑市场的份额呈上升趋势,并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成功运作。政府通过BT模式引进战略投资者,能办成当前无能力但对今后城市经济发展有益的事项。二要进一步整合各地现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资源,以新型城镇化试点为载体,以城镇化项目为切入口,以市场化运作为原则,探索设立一批以项目公司为主体的城镇化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国资公司与央企等大型产业集团合作,共同设立综合性的城镇化投资母基金,重点争取险资、国资、上市公司等各类资本以股权、债权等方式投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
(三)加大信贷资金投放
金融机构要加强新增贷款、存量贷款等信贷资源的统筹调配,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深化政银企合作,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入。政策性银行应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投放,对重点城镇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金融监管部门要灵活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开展城镇化金融服务提供流动性支持,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在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控、再贷款、金融债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四)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优势
首先,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要重点加强对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的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和重点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加快推动相关企业进入上市企业资源库;引入优质券商一对一服务,跟踪做好全程培训辅导,完善制度建设,规范企业经营;做好扶优扶强工作,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较好、社会经济效益较高、条件较成熟的企业,优先重点支持其上市融资。其次,积极推动债券融资。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公司债券和城投债券,积极利用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鼓励和推动各类新型城镇化建设主体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筹集资金,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优势,为城镇化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提供短期融资券承销发行、中期票据主承销、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再次,大力发展城市信托业。各级信托机构要不断加强业务创新,不断拓展信托理财渠道,可探索设立资金池等方式,积极引导养老基金、保险资金、海外资金、PE基金及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到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与此同时,要制定城镇化金融专项业务经营风险偏好,设定风险容忍度,加大城镇化金融的信贷支持。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保障
(一)形成金融支持体系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新型城镇化建设必然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认真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复杂情况,创新金融服务工具,将传统信贷业务与定向理财融资、资产组合理财融资等业务结合起来,发挥银行多元化金融体系的优势,根据城镇化建设的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等建设需求,以股权投资、资金托管、新城镇建设贷款、二级开发企业贷款等多种形式,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分门别类,整合资源,相互融合,互相渗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
(二)建立金融组织体系
要围绕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发展非银行金融组织,增强区域金融市场活力。引导金融机构优化网点布局,推进服务网点下沉,进一步增强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支撑能力。要充分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城乡基层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同时允许经济发达且资本需求旺盛地区的城镇,组建村镇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民营金融机构,使其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柱,填补国有银行的服务空白,形成资金合力,扩大资金来源。此外,还应积极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增资扩股、重组等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以不断扩大资产规模,改善资产质量。
(三)健全融资担保增信体系
积极推进政府、银行、保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等的合作,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城镇化建设金融风险共担机制和增信机制,是金融支持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一要充分发挥保险业的风险保障功能,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二要健全政策性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鼓励和倡导社会资本、企业资本进入担保领域,为城镇化建设募集资金提供支持,逐步建立政策性、行业性、互助性、商业性等多元化的投融资担保体系。三要积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增强社会信任度,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努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四)健全资源要素交易体系
应进一步健全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有序创新土地流转形式,加强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规范发展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土地信托,促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转。要积极整合现有国有产权、土地、用能、排污权、农村产权、政府特许经营权以及其他符合市场化配置要求的各类要素资源,以县(市)为单位整合城镇化资源要素交易平台,积极引入农村住房等各类抵(质)押物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实现城镇化资源要素与金融市场要素的有效对接。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机构要紧跟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切实把支持城镇建设作为金融服务的重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金融支持城镇建设的多元化思路和差异化方法,开展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渠道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力度,最终实现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效益显著的双赢。
作者:王启业 张静雅 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