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
全市9家种子管理站只有市级配备了全功能检测中心,2个县级种子管理站配备了简单的实验室,其余6家均无检测实验室。由于检测体系的不完善,开展全方位、全覆盖的种子质量检测就成了无米之炊。特别是近年来种子套牌侵权不断增多,需要更为先进的检测手段,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遇到此类案件需要进行真实性检测时无法及时完成,难以实现种子质量的事前有效监管,也为种子质量案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终端销售市场监管难度加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直销或通过合作社、协会直接把种子销售到农户手中,乡镇一级甚至村一级种子市场已成为种子销售的主要市场,销售人员素质低、储藏场所不符合标准、经济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而县级种子管理站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经费保障对乡村一级种子市场的全面检查,很大一部分无法全程监控,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虽然各级种子管理机构采取严格准入、加大市场巡查等措施,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但仍有部分企业、经营户采取各种方式偷偷销售未经审定、套牌、侵权品种,甚至一些企业和管理人员玩捉迷藏的游戏,逃避检查。未审先推、套牌侵权、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仍有存在。
3加强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
3.1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
种子管理队伍是种子管理各项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是种子管理工作的核心,事关种子市场健康发展和农业用种安全。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办案高效、廉洁公正的管理队伍;其次,配置适应管理工作需要的行政管理专用车。由于全市经营户数量多,覆盖面广,一些在交通不便的乡村,无交通工具必然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建议由省级财政部门为市县两级种子管理部门统一配备专用执法车辆,提高市场巡查和执法办案效率,进一步增强防范种子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
3.2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一方面加大市级种子检测中心的改造升级,使其能够承担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检测。另一方面加大县级检测机构和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仪器设施购置、标准实验室建设,提高监督检测的硬实力;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检测水平,提高监督检测的软实力。全面建成市县联动、相互配合、分工明确的质量检测体系。
3.3严格市场准入和备案管理
按照《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品种和商品种子从企业经营许可证及有效区域、检疫证、品种审定及适宜区域、授权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落实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县级代销种子的企业和经营户,必须到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备案。严格、规范的准入和备案制度,将不合法、不守法的企业、经营户以及不适宜的品种拒之门外,实现从源头上的治理。
3.4加大种子市场监督抽查力度
加强销售环节的监督抽检,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留死角,市场、门店、品种全覆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严防假劣种子流入市场。
3.5严肃查处种子案件
重点查处制售假劣、未审先推、未试先推、未经准入和备案、不建立经营档案、超范围经医学期刊投稿营等违法行为和案件,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种子案件要从快查处,从严惩处,公开曝光,起到震慑作用。
作者:豆新社 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种子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