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患者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53.26±3.28)岁。首次接受根治性放疗的患者39例,患者的病灶部位有胸下段、胸中段以及胸上段三处。其中病灶位于胸下段的患者有5例,病灶位于胸中段的患者有13例,病灶位于胸上段的患者有21例。
1.2摆位误差测量方法
建立坐标系,规定x轴为患者的左、右方向,y轴为患者的胸、背方向,z轴为患者头、脚方向,其中患者的右方向、头方向以及后方向为坐标系的正方向。以顺时针沿x轴以及z轴旋转的方向为正方向,逆时针方向为负方向,利用图像引导、以CT模拟定位图像作为参考图像,以颈椎和胸椎的椎体作为参考标志,将CBCT扫描重建后的图像与CT模拟定位的图像,在图像引导下在线进行自动配准和人工配准,获得误差数值。
1.3设备
23EX直线加速器(瓦里安公司),机载图像引导系统,机载锥形束CT,热塑面膜(戈瑞公司)。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个体随机误差、个体系统误差进行正态性检验。利用配对t检验比较相关指标的差异,P<0.05,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摆位误差
在放疗时,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热塑面膜进行体位固定,重复模拟定位体位,利用三维激光灯,按物理计划要求摆位后,对患者进行CBCT扫描,每个患者每周1次CBCT扫描,各扫描5次,共计195次。所有患者的随机误差以及个体系统误差均服从正态分布。
2.2CTV和PTV之间的间隙值
所有患者在x轴、y轴以及z轴上平移的个体系统误差的标准差分别是3.01、3.51、1.86mm;在x、y以及z轴上个体随机误差的标准差为1.61、2.11、1.16mm。根据公式(Mptv=2.5×系统误差的标准差+0.7×随机误差的标准差),计算CTV和PTV之间的间隙值。其中x轴、y轴以及z轴上CTV和PTV之间的间隙值分别是8.65、10.25、5.46mm。
3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其5年生存率仅在8%~16%。放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局部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放疗手段,能够精确的杀死肿瘤细胞,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误差,即摆位误差[4]。因此,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误差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可以为选择合适的摆位扩边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实验中,所有患者在x轴、y轴以及z轴上平移的个体系统误差的标准差分别是3.01、3.51、1.86mm;在x、y以及z轴上个体随机误差的标准差为1.61、2.11、1.16mm。数据说明,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过程中,确实存在摆位误差。当前,大多数医院仅根据参考资料、相关数据资料勾画PTV,而没有结合医院自身情况。所以,应该提倡医护人员积极地对自身单位的摆位误差进行探究,考虑医院以及患者个体的差异,精确放疗。
作者:叶素贞 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厦门市第一医院放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