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设计依据
(一)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以往的培养目标,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培养能胜任酒店会所等相关企业的管理工作,能从事中等酒店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培训和研究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但是这种目标过于宽泛,通过与各大实习酒店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交流,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细化,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及酒店需求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酒店一线部门管理者(职业发展方向为前厅、餐饮、康乐部等各一线部门经理或以上级别);2.酒店二线部门管理者(职业发展方向为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各二线部门经理或以上级别);3.酒店或其他相关行业经营运作者(职业发展方向为酒店设计、策划或酒店管理公司管理者)。整体而言,学生毕业时,应该成为服务技能熟练、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酒店行业从业人员。
(二)学科体系构建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不仅需要为酒店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在科研等各个方面支持酒店行业的发展。因而,在教学体系中,也需要体现行业前沿性、动态性,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需要具有实用性,突出教学改革。
(三)人才发展自身需求
人才培养目标涵盖了不同性格特质的学生,三种不同类别的培养目标,有助于打破学生对于酒店行业认知的迷茫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体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在充分考虑自身个性的基础上,依据分级培养目标,选择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避免了实习选择的盲从性。
二、酒店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要求
(一)从业人员素质要求
根据与开元集团、上海亚湾酒店管理公司、杭州励骏酒店等人资经理的交谈,对于酒店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最为看重的主要是职业意识,通过对历年在酒店发展较好的毕业生进行对比发现,这批学生有两个明显特质:一是具备极好的职业素养,如自动自发能力强,职场态度坚定;二是学习能力强。学生在校期间一方面需要专职教师从职业道德素质、服务心理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另一方面需要系部通过各种素质拓展活动从氛围熏陶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旅游知识以及酒店业务知识。
(二)从业人员能力要求
通过实习期间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对比分析,酒店方青睐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灵活应变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对于未来在酒店继续从业的意愿度也更高。因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应该以这些能力的提升为突破点,培养具有较高情商的酒店从业人员。
(三)从业人员技术要求
应用型大学强调学做合一,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从事相关岗位的工作,一线部门岗位技术工作是所有的学生毕业时所必须掌握的,如前厅的入住登记、结账等基本工作项目;餐厅的对客服务、客房的整理清洁等工作,根据以往的实习对比,大部分同学经历了四个月的专业实习后,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工作。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构建
(一)落实“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方向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设置情况主动与与旅游行业用人单位如广州凤凰城国际大酒店、深圳喜来登、帝豪大酒店、索菲特大酒店、怀化宾馆、怀荣宾馆等签订供需人才订单,大二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专业实习,但是从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仅仅是简单的劳动力提供者,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实习效果不佳。自2013年以来,我院在“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方面与合作酒店进行了深度交流,借鉴了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双元制”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成功的职教模式[1]。我院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期由4个月改为6个月实习(11月份--来年5月份),横跨第五学期的11、12月份及第六学期的3、4月份,这样既能有效的保障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能解决酒店春节用工荒的瓶颈。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能够明确自身未来发展方向,酒店方也为他们量身定做了职业发展规划,双方满意度均得到提升。
(二)开展“情景化”教学
“情景化教学”和“主题化教学”凸显了教学过程和酒店工作流程的一致性[2]。自2013年以来,学院专门开辟了案例教学讨论会,每届学生实习归来后,都与下一届的学生进行实习交流分享会,分享酒店工作心得,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客观的感知未来的工作,降低实习期望值,从而提升未来工作满意度。对学生的教学以引导为主,改变以往教师讲为主的状态,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活动等各种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3]。如《餐饮管理》的课堂教学注重实践操作能力,为了使得学生在酒店专业见习中,就能在岗位上顺利工作,课程授课教师依据各类大赛的经验,以及担任酒店服务技能大赛评委的经验,以酒店服务人员的要求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能够使得学生学有所用,为日后的全国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及酒店见习实习奠定基础。
(三)实施“课程体系教学包”
我院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以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宗旨,把课程体系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层次。理论教学又分为公共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发展能力模块。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既有实践操作的内容,也有实践研究部分。但是从与国外洛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一些课程体系对比而言,我院的课程体系设计还存在着一些漏洞,需要实施适应酒店教育发展规律和酒店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教学包”。“康奈尔模式”与“洛桑模式”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国的酒店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人才培训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4]。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现代服务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公关礼仪、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等,整体而言这些课程数量较少,且缺乏明确的指向性。教学课程体系包应该包含通识教育、商业教育、旅游教育、经验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涵盖理论课、实践课、语言课三个层次。目前的教学计划中,通识课比重过大,实践类经验教育课比重较小,专业课程的细化程度不够,管理类别专业课较少,如组织行为学、收益管理、管理沟通等管理类重要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
(四)深化“实践教学”
深化实践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管理理念,坚持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并重的原则,按照“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训、酒店实习”三个层次来构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尤其关注学生的酒店实习阶段。第一,实习酒店品牌选择高端化、多元化;教师引导为辅,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在实习准备过程中,专业教师介入对用工单位的选择,最终由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实习前,对于即将实习的酒店有比较多的认知,也抱着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态度,为实习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础。第二,实习期间,专业教师多样化干预指导,弱化实习不满意因素。在实习过程中,专业指导教师建立以实习酒店为单位的实习生QQ群,在每个实习酒店委派一名实习生领队,及时汇报实习动态,专业老师能够根据实习生在群里面的发言以及QQ动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实习期间的心理,及时引导及处理与酒店方的问题,弱化实习不满意因素。第三,实习结束后,及时肯定,跟进职业生涯指导。专业教师要求实习酒店人力资源部门根据部门意见对每个实习生进行一个客观评价,评价由酒店人力资源部直接发邮件给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根据实习酒店的评价,在本学期的某些相关课程成绩方面予以体现,这种方式一方面体现了酒店及学校对于专业实习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部分酒店对于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实习生直接发出了拿到毕业证后来酒店工作的邀请函,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极大的肯定了实习生的工作,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专业教师在学生实习回来后,及时肯定部分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建立学习型组织,举行实习交流分享会,跟进职业生涯指导。
作者:袁敏 单位:怀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