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干预组患者则在中医正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间盘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手法,干预组患者的腰间盘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共有37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92.5%,而对照组仅有25例治疗有效,占62.5%,两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正骨针灸治疗方法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腰间盘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正骨;针灸疗法;腰间盘突出;临床疗效
作为临床医学中一种极为常见的骨外科疾病,腰间盘突出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在20~65岁年龄阶段均有发生的可能性,且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患者多表现为腰部酸疼、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患者的活动,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医学界对此给予了高度地重视[1]。为了探究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特对我院8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的报告:
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
研究选取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腰间盘突出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在随机的基础上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干预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24~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4.3)岁,病程为2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4±1.3)年,其中单纯腰疼者为12例,单下肢疼痛者有17例,腰部及下肢都疼痛的为1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3~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2.3)岁,病程为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2±1.4)年,其中单纯腰疼者为14例,单下肢疼痛者有16例,腰部及下肢都疼痛的为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腰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标准,无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病史,临床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此进行比较。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棘的中医正骨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保持俯卧位,然后用拇指对患者的背部双侧骶肌进行点式揉推,一般以5min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在揉推的过程中要使施力的方向与肌纤维保持垂直,使患者的骶棘肌处于松弛状态;然后采用肘尖对患者的压痛敏感部位进行点揉[2]。1次/2d,共持续5周。干预组:在对照组中医正骨法治疗基础上,进而对干预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使患者保持俯卧位,进行局部取穴,对患者的肾俞穴、气海穴、承山穴、足三里以及腰阳关穴等进行针灸,对这些穴位进行消毒处理。然后采用25~28号3寸毫针在患者的穴位处快速进针,以患者产生酸、麻、胀的针感判断穴位是否有效,留针时间以25min左右为宜,1次/d,持续2周[3]。
3.评价指标
根据临床诊断疗效标准,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显效:患者的腰部疼痛症状消或明显好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有效:患者的腰间盘突出症状有所改善,可进行适当运动;无效:患者的症状无明显变化,或疼痛加重。以及按摩推拿的手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病情,然而也存在失误创伤以及后遗症等弊端,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次研究中采用中医正骨针灸的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效果尤为明显。首先,中医正骨手法主要是对患者的压痛点以及背部双侧骶棘肌进行推揉,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腰肌痉挛现象,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而针灸疗法通过对患者局部穴位的针刺,能够疏通患者的经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消除患者的下肢麻木症状,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持续针灸达到一定时间后,腰间盘突出病症能够消除或得到大大减轻[5]。中医正骨与针灸联合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强腰间盘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中医正骨针灸治疗的干预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其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正骨针灸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腰椎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值得参考借鉴。
作者:张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