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就业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这就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较大的难题。因此,高校必须清楚的意识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及时转变就业指导服务理念,改革过时的就业指导服务内容,采取现代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提高就业指导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等,从而构建出一个与时俱进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为大学毕业生营造出一个较为浓郁的就业指导工作氛围,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途径
一、前言
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其扩招政策带来了大量的学生人数,同时也造就了日益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现有的高校就业工作服务模式已经无法迎接越来越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因此,高校必须尽快改革目前缺乏整体性、协调性以及系统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他们掌握更好的就业技巧与方法,并在进行恰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合适自己的就业途径。这就是说高校应该尽快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且可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新体系,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
二、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不容乐观,还有不少问题急需解决,这就意味着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存。具体分析如下:
(一)缺乏必要的整体协调性
我国高校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核心部门就是就业指导部门,然而,这些部门建设状况并不容乐观,整体低位偏低,很多情况下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况之中,并没有能够在部门间、师生间、院系间构建起一个较为稳固的联系网络,让就业部门的整体作用发挥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就业工作处于一种相对分散的状态之中,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与完善,缺乏系统性的职业规划指导体系,就业指导部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严重不足。
(二)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我国不少高校认为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对于那些尚在学习阶段的大学生缺乏就业指导服务,严重忽略了这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此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采用几次讲座或短期培训工作而已,并没有从学生的团队精神等方面来入手,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缺乏系统化的职业规划指导。当然,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还缺乏完备的课程体系,从而让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即使建立起来了,但是,却没有完备的课程体系加以保障,而且授课方法也较为落后,学生无法获得较强的学习动力,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体系的效用发挥。
(三)就业指导队伍水平偏低
当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中的实际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限,他们的知识水平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此外,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开展工作,他们只是根据一定的经验来具体实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缺乏专业的服务素质与能力水平。因此,我国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是严重隔离开来的,根本无法真正满足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要,这种矛盾在短期内是很难调和并解决的。
(四)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单一
高校当前实行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中的服务模式较为滞后,缺乏必要的针对性与高效性,这是因为它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大学生的就业实际需求。很多情况下,高校只是针对毕业生进行最为简单且普通的就业动员工作,或者就在毕业班上进行一些综合性过高的就业指导。尽管说这些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会给大学生带来一些有用的就业信息与就业帮助,然而,其实际效果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它的这种就业服务模式过于单调乏味,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五)就业指导服务本质没有体现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的服务内容较为狭窄,覆盖面严重不够,缺乏细致的就业技巧指导,只是在大方向上给予了一定的指导,无法对大学生提供更为准确到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市场时仍然感到茫然,这就是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的具体表现之一。因此,我们说,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本质并没有能够充分展示出来,就业信息整合平台也不够健全,从而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过多的流于表面,而无法深入到就业工作的内核上面去,就业信息无法实现对称化沟通与交流,严重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提升。
三、完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途径
鉴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不完善,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构建途径来进一步健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具体构建途径如下:
(一)重新认识就业指导工作内涵
由于当前我国不少高校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认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从而对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存在着盲目性与单一性,即片面的认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只是为大学生找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事实上,这种错误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认知严重影响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效果提升。因此,高校必须重新界定下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其就业服务的职能范围,努力构建出一套更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新机制。这就要求高校清晰的认识到,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实际上是一项重要的教书育人工作之一,它应该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助推器。高校应该以专门的职业指导理论作为基础,并在相关国家与学校法律法规的框架之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就业政策,并正确的评估自我,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分析问题的正确立场,并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那么,高校就应该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引导大学生大胆突破传统的就业理念,并充分意识到市场机制的竞争性质,还要积极主动的调整就业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出大学生的就业潜力,拓展他们的就业渠道。
(二)推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教育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现代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面对大学毕业生开展的教育指导活动,更应该是面向所有大学生,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活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应该尽可能的迎合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高校就应该从人本化的角度出发,努力推行贯穿高校教育活动始终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就业指导工作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现象。那么,高校就应该在新生入校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讲解与教育,并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来培养出强烈的职业意识,设定合适的就业目标,在大二时可以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并在大三的时候指导他们树立诚信意识,大四的时候进行就业政策指导,并通过一定的心理调适来确定合适的就业理想。为了实施这四个层次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应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业,还要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让高校就业理论指导工作与就业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建立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开放且信息化的就业指导体系,让大学生能够处于一种更为广阔的就业指导环境当中,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迎接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成为新一代有较高综合素养的大学毕业生。
(三)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素质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队伍的关键地位与重要作用。事实上,我国高校目前缺乏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已经严重制约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因此,高校必须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让他们尽快适应就业指导新机制的需要。一般来说,高素质的就业指导老师应该具备这样的一些能力或技能,即精通就业常识与理论,能够提供就业信息,具备职业测评技巧,了解多元文化及多样化的人群,遵守职业伦理道德,了解职业发展模式,了解就职技巧,善于培训客户与同事等。这就是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者并不是简单的教育工作者,他们还应该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性理论作为指导,并接受较为完整的培训工作,还要通过权威认证机构来进行认证,最好是持证上岗。高校就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或进修的机会,促使他们向着更为专业化的方向迈进,即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组织机构建设,有计划地精心组织学习和培训,明确工作人员和老师的工作职责和要求,落实对工作人员和老师的考评办法和激励措施,最大程度的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反馈体系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还离不开就业指导工作反馈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那么,高校就应该制定出合适的目标管理考评方法,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出组织成员的目标实施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就可以引入目标管理方法,把整体性的目标进行细致化的分解,责任到人,高校对各个下属部门或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管理与考核,确保小目标的实现基础上,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并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来及时反馈出评价结果,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就业指导工作评价体系。当然,高校在完善就业指导工作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把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充分融合在一起,让就业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联动,还应该建立一个三级管理的反馈体系,对于那些反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改进,重点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对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及时给与关注与解决,不断的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四、结语
总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高校建立新的就业指导观,完善就业指导内容,构建与时俱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从而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认同测评工作,切实做好日常的就业指导咨询工作,建立完整先进的信息平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当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让高校获得就业指导工作的政策支持,认真践行就业指导工作运行新机制,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创新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段汝和,陈建新.建立市场导向型机制,化解大学生就业困境[J].高等农业教育,2006,(5).
[2]马援.构建高校校内就业工作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2008,(1).
[3]徐永泰.在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机制中关于“院系为主”的思考与分析[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
[4]张爱善.科学发展观视域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和创新[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作者:黄继平 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