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通信论文 >

农民创业园建设现况与策略

据调查,目前农民创业园建设过程中,农业科研院所参与度还不够,科研院所与创业园在人才、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缺乏实质、有效的合作,参与的系统性、延续性、创新性不够。农民创业园创建之初,虽然省农业厅组织成立了由省农科院、省农业厅和农大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建设专家顾问组,结对联系相关创业园和示范基地,针对创业园及示范基地主导产业发展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决策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参与建设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并为规划实施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但是这种松散型的专家团队只是发挥了宏观指导的作用,并没有深入到园区建设中,发挥更为具体的实践作用。目前全省持续多年,坚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项目只有福建省农科院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该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积极鼓励科研人员下乡服务,践行“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科技服务理念,4年来取得了很多的效果,但依然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由于资金、机制等问题,科技人员下乡往往是根据科研项目的需求,短期行为比较多,没有固定的科研经费支撑,专家队伍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全省科技服务支撑体系与相关激励机制缺失,科技下乡服务还处于松散型状态;二是科技体制改革步伐较慢,科技下乡还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多深层次问题未能解决;三是农民创业园的管理机制有待改善,缺乏邀请多元主体参与创业的内在动力,因而现阶段农民创业园也难以形成农民创业的孵化器。

1创业园建设缺乏文化内涵

从福建农民创业园运营模式来看,大多数园区和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和大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园区重点项目,实行龙头企业开发模式和示范推广模式,园区中主题特色表达同构化现象较为明显,几乎都朝着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方向挺进,但是进度缓慢,缺乏有效的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创业园只注重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缺乏对创业园主题文化的营造,没有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忽视园区载体的多功能表达,园区建设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难以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亦难以吸引消费者驻足。由此,造成创业园可参与性不够。在9个省级农民创业园中,只有平和、安溪等少数几个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农民创业园将农业观光、旅游、培训的功能凸现出来,为参观者提供了较好的可参与性项目,而其他大部分创业园缺乏具备主题文化特色和内涵的项目。

2空间规模较大造成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

一般来说现代农业园区是一个完整和相对的经济空间,应该有明确的空间界限范围;但是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格局决定了福建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不能像长三角地区那样集中小范围区域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区域建设创业园,创业园一般选择3个乡镇作为创建区域,示范基地选择一个乡镇作为创建区域,因此多数园区空间面积较大,没有明确的范围边界,由此给园区经营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加大。农民创业园需要完备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才能体现其现代化特征。9个农民创业园和50个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参差不齐,范围太大,投入力度不够。3.7闽台合作的成效借鉴不够近年来,闽台农产品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3年1—9月,福建累计新批台资农业项目45个,合同利用台资1.1亿美元,实际到资6800万美元,农业利用台资的数量和规模继续位居大陆各地首位。2013年1—8月,闽台农产品贸易额达7.94亿美元,同比增长32.8%,贸易额继续居大陆各省市首位;农产品对外贸易继续增长,1—8月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出口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3%。苏树林省长在2012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借鉴台湾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福建农民创业园。2013年福建省政府为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意见》,从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深化农业产业合作与对接、突出品种技术引进示范推广、鼓励农业科技合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行财税扶持、提供用地优惠、强化金融保险服务、完善合作机制等9个方面做出部署,将闽台农业合作推上一个更深层次的合作阶段。但实际上,福建农民创业园在借鉴闽台农业合作成效方面还做得不够,主要存在闽台农业合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农业产业合作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与递进,区域农业开发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与调整,对台优势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与发挥等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11-13]。

3福建农民创业园发展对策

随着《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福建现代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正加速从传统数量型向现代高效型农业转变。作为代表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民创业园,必须坚持面向市场、依靠技术、创新体制、营造环境的指导思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3,6,14]。针对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现状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措施。

3.1通过科学规划做到定位合理、产业结构布局合理

规划是创业园建设发展的指导纲领,科学编制好创业园建设规划是事关农民创业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据统计,目前9个创业园和第一批10个示范基地的建设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正在实施;第二批示范基地还未开始编制规划,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督促,加紧推进规划工作。功能定位是农民创业园高标准、高起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在对园区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产业关联度、区域优势的原则,从产业、技术、市场、主体等多方面进行准确定位,合理、合适的选择和布局。经济发展较好的闽南和福州地区可以实施“强一接二连三”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经济相对落后的闽西、闽北和闽东地区应该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一产、二产,个别园区可结合地方旅游优势适度发展第三产业;在主导产业选择方面,要围绕“福建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的布局,从长远角度考虑,选择性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避免短期趋利型产业布局,尽量减少创业园之间的产业同质化现象[15-16]。总之,9个省级农民创业园和50个示范基地,在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和产业选择上应有所侧重,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具备较强的产业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3,6,17]。

3.2让创业园成为福建现代农业网络体系的重要棋子

“福建农民创业园”的适时提出和59个县(区)的迅速布局,实现了半年内福建省全覆盖。应依托福建农民创业园,构建福建现代农业网络体系,促进创业园间的协调发展,搭建区域间农业交流合作的桥梁,有效发挥创业园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省政府67号文件中提出的配套服务体系扶持内容和目标要求,突出农业科技服务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区域间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原则,做好公共技术支撑、公共信息平台、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三方面的基本服务,促进园区间协调有序发展,有效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引导作用,让创业园和示范基地成为福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棋子和有效载体[3,18-19]。

3.3让创业园成为官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载体

官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功能开发多元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成功尝试。建立科技依托,官产学研合作发展的模式应始终贯彻农民创业园建设全程,鼓励科研院校与农民创业园及示范基地共建产业创新联盟、农科教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技术研发战略合作联盟,实现官产学研对接,推动成果转化。创业园要高度重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改良和推广应用,依托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撑,针对深加工产业遇到的共性或关键的技术难题,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实现利益共享;鼓励企业创建技术研发中心,增加科技投入,加快研发高附加值产品,综合开发产业化系列产品,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鼓励企业积极申报科技攻关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做好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目前福建农民创业园建设的技术依托单位主要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建议省财政持续支持福建省农科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让这项持续多年的科技下乡活动为福建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为福建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应用的力量[18-20]。

3.4让创业园发展成为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力量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创业增收的必然选择。通过农民创业园持续不断的建设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配套服务业向特色产品种养优势区域集中,因地制宜选择发展冷冻保鲜食品、旅游休闲食品、方便即食食品、功能性产品、生物制品等加工业,大力发展农业物流、观光、休闲、文化等方面多种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有效促进农民创业园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一体化经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突出、竞相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21]。

3.5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

苏树林省长在2012年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借鉴台湾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建设福建农民创业园。一是加强台湾农民创业园和福建农民创业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加快闽台农业合作重点示范项目入驻园区,培育园区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园区特色品牌,促进台资农业企业转型升级。二是深化农业产业合作与对接,支持福建农民创业园学习台湾农业经营管理经验,推动福建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与台湾农业产销组织开展产业对接与交流。三是突出品种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支持台湾农业企业进入福建农民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创业发展,探索创新台湾农业良种和技术引进的奖励机制。四是强化闽台农业资源有效利用与优势互补。将闽台农业资源与市场作为一个整体,加强产业分工、优化合作产业结构,充分开发高档次、高质量、高价值、高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通过资源互补合作,有效促进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22-25]。

3.6强化组织管理和建设绩效考评

有效的组织管理、完善的运作机制和合理的绩效考评是创业园实现规划目标的制度保障和关键所在。为保证创业园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有序建设和运行,应成立福建农民创业园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创业园建设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确定重点发展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及年度实施计划,协调落实相关政策,要做到“中期有规划,年度有计划,项目有目标,进度有跟踪,效果有评价”,及时解决创业园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业园主管部门要负责做好农民创业园的建设绩效考评工作,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从项目建设成效、政策措施、组织领导、创建工作等多个指标对农民创业园建设工作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对考评好的给予奖励,对考评差的园区要予以调整。各级政府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真正把创业园和示范基地建成名副其实的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为全省现代农业建设提供经验,推动福建省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农村社会和谐建设、农民持续增收。

作者:刘宇峰 曾玉荣 黄颖 臧春荣 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产业管理处


    更多通信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农民创业园建设现况与策略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txlw/151136.html

    相关专题: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上一篇:财会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下一篇:建筑施工安全分配问题释解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