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以学员为本的意识
要淡化“权威”意识,减少“专业”作风,帮助学员,相信学员,积极主动地做学员主体的指导者。在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中,舞蹈系始终坚持各班课前半小时辅导制度,由学习委员带领学员复习所学舞蹈,反复练习,强化记忆,纠正动作,力求基本规范,效果非常好。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发现模仿能力强,动作规范,跳得好的学员,鼓励他们做示范性表演。高级班和中级班有几位年龄在65~75岁的学员,她们上课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训练,从不懈怠,她们的精气神影响着其他学员,感动着老师,老师经常表扬她们,激励她们。由此可见,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员,用变化的观念评价学员,用赞赏的态度去欣赏学员,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员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强化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不仅要注意老年学员的共性,也要关注他们的个性,让学员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去寻找、探索、体验、分析、思考,提高其自学能力。教师始终以学员为中心,把学员放在第一位。突出差异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员的个性差异,努力为不同的学员提供适合其个性的教育,使所有学员都能受到应有的尊重并得到充分发展。要坚持面向全体,实施分层教育,加强个别指导。我们采取的做法是:分组练习,个别辅导,各小组长负责辅导和纠正组员的动作,帮助他们把动作跳好跳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员,保护她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要求严厉但不能挖苦讽刺,更不能冷言冷语对待学员。所谓实用性,主要有两个要素,即使用价值和应用性。多年的民舞教学,使学员的舞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纷纷把所学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好多学员参加了社区舞蹈队及各种民间团体的演出,反响良好,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老年人的“朝气”。今年举办的吉林省首届广场舞比赛,舞蹈系学员代表老年大学参加比赛,最后夺得了冠军。学校瞄准了广场舞的发展趋势,当即决定开设广场舞班,现已全部招满。这就是教学实用性的具体体现。
二、课堂教学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一)运用直观形象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方式把民间舞蹈课上得具体生动,让学员产生身临其境之美感。如,学习朝鲜族舞蹈,教师就要先播放一段有关朝鲜族人民生活、劳动、舞蹈的片段,借助鲜活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学员,让学员由被动理解到主动接受。
(二)运用创设情境教学。精心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审美感受力。可根据不同民族的特色及地理环境、人文特征的不同来加以区分创设,以各民族舞蹈美、智、趣的特点来缩短教学内容与学员的距离,运用多种手段来向学员揭示不同民族舞蹈的艺术形象。如,学习藏族舞蹈,教师就要强调:藏族舞蹈最具代表性的体态是腰部和胯部的“懈”,这一体态特征与藏民生活、劳作、服饰穿戴以及审美情趣息息相关。由于藏地海拔高、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等原因,当地老百姓需常年穿宽大的藏袍、厚重的藏靴;腰间爱系挂满配饰的宽腰带;生产劳动时要背水、背牛粪等,这些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都形成了藏族人民身体前倾,腰部拉长的体态特征,使得藏族舞蹈的腰部的“懈”和“撑”成为一个典型特殊的民族符号。基本内容是踢踏部分、脚上的步伐及协调;弦子部分,重点是靠步与撩步及膝盖的屈伸。要强调用腰部带动的韵律意识及藏舞柔中带刚的特点。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员置身于舞蹈艺术情境中,用心去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三)运用情感教学法,充分调动学员课堂参与意识。教师通过美的肢体语言激发学员情感,唤起情感共鸣,使学员精神上受到陶冶,不仅要打动视听,更要打动心灵。合理的情感激励方法不仅可以使学员得到极大的美感享受,还会对学习民族舞蹈产生极大兴趣,让学员始终保持自觉能力的积极状态,使“苦学”变成“乐学”,进而产生学习舞蹈的持久动力。如何提高舞蹈专业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舞蹈系全体同仁要勇于改革,不断探索,求真务实,使舞蹈系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老年教育再续华章。
作者:邢媛媛 单位:吉林省老年大学
相关专题:哈尔滨学院学报编辑部 什么是金属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