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业管理中BIM的应用
物业与物业租赁精细化管理着重于为客户服务。通过BIM技术和模型,利用三维互动和关联数据等手段,客户就可以从各个方面动态地了解其物业的状态。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利用BIM模型进行可视化管理,可以快速查询到设备信息和物业租赁情况,进一步提升运营机构的管理水平。
2、BIM在建设项目运营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
BIM技术的运用对提高项目运营阶段的效率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企业是否需要改变目前自身的运营方式,以及改变运营方式后对自身发展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进行风险分析及研究。基于SWOT分析与本行业的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调查,对运营机构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进行头脑风暴法[1],整理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并加以记录,如表1所示。基于SWOT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由表1可以进一步得出BIM在运营阶段运用的风险清单,如表2所示。
3、BIM在运营阶段运用的风险分析
运营机构在识别出BIM技术应用的风险因素后依然不能确定是否进行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所以需要进一步对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它是一种灵活、实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2]。在SWOT结构中运用AHP方法,目的在于系统评估SWOT诸要素。把SWOT诸要素两两比较,并且应用特征值方法进行分析,测量这些要素的优先权数,从而增强SWOT分析在项目决策应用中的作用[3]。基于层次分析法,将运营机构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及其各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采用专家调查法,用1~9标度法判断各递阶层次中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再根据计算出的权重判断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同时通过SWOT权重的比较,判断BIM技术在运营阶段的可行性。通过对多位专家的调查打分,加权平均得出各要素的重要性,专家权重根据行业性质和经验丰富程度确定。将各位专家调查打分得出的特征向量及专家权重汇总于表3中,利用加权平均打分法,求得SWOT矩阵中各要素及各影响因素的加权平均权重值,如表3中的最后一列数据所示。根据表3的计算结果,将SWOT矩阵的各要素按权重从大到小排序,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在运营阶段SWOT矩阵各要素中,外部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内部条件是次要影响因素。在外部环境中,外部机遇的权重为0.4156,大于外部挑战的权重值,故为SWOT矩阵中的主要要素;在内部条件中,内部优势的权重值为0.1515,大于内部劣势的权重值,故为内部条件的主要要素。根据表5的计算结果,将SWOT矩阵各要素的影响因素按其影响权重值从大到小排序,结果如表6所示。
4、结论
由表6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在运营阶段,SWOT矩阵中,影响因素的影响权重排名前五位的均是外部环境,而内部条件的影响较外部环境来说相对次要。外部环境中,国外成功案例、运营精细化管理趋势、相关管理软件的完善、业主对后期运营的不重视以及相关法规、标准的不完善是影响SWOT矩阵的主要因素。内部条件中,运营机构基础数据库不完整及其组织机构不完善为次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建设项目运营阶段运用BIM技术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外部影响因素,本文针对SWOT矩阵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提出以下建议:(1)参考国外运用BIM技术进行管理的成功案例,并对外国成功案例集合企业自身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扬长避短,积极动态调整、改进自身组织机构,制定适合建筑企业发展的BIM管理机制,使其适用于BIM技术的发展。(2)从建设项目开始筹划至其寿命终止,将BIM应由到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重视对基础数据尤其是前期数据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重视信息化、建立完善的数据库。(3)强调项目运营阶段对项目整体造价的影响,加强项目各参与方对项目运营阶段的重视程度,加强后期运营的重视程度。(4)加强、加快BIM技术人才培养,建筑企业建立统一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完善的BIM技术学习系统。同时,从培养根源抓起,强调搞好BIM人才培养。(5)发布关于BIM在运营阶段应用的官方标准,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使其技术实施得到相应的保障。综上,BIM在建设项目运营阶段应用的主要影响要素是外部环境,根据风险清单进行相应的风险控制,更能提高BIM技术在运营阶段的可行性及效率,从而推动BIM技术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运用中获得更好的绩效。
作者:刘桂宏 廖晨雅 康志华 单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