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课外阅读
中职语文课本里的课文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培养的重要材料,但由于受课时的限制,课本里所选择的课文数量是有限的,而阅读一些洋溢着浓厚人文精神的优秀课外作品是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另一途径。这对他们人生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对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小,课外阅读时间比较充裕,但有阅读习惯的学生较少,能自觉阅读文学名著的学生更少。很多学生读书有很大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首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要结合具体情况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例如学生在课内学了一篇课文之后,教师就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在推荐课外读物的时候,教师可以与专业课教师讨论,以起到主副互补、共同发展的作用。再次,教师还要提供给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即课外阅读要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对于长篇名著,可“一目十行”、“不求甚解”;对于短篇文章,则需反复吟读、用心品味。要教育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体会其中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内涵,以加强知识和文化的积累。总之,语文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让学生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2加强对学生国学经典的学习
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本中选用的文言文及诗词都是经典的篇目,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些篇目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文的背景,介绍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有个总体的了解,在学习中看到中华民族灿烂优秀的文化和中华民族先辈睿智的思想及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与精神。在笔者所执教的中职学校的语文课本中,根据其中经典国学篇目的人文教育性质将其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论语〉五则》中孔子关于对“义”和“利”应做如何选择的语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而关于诚信的语录,可以让学生清楚做人的根本准则就是要讲诚信,这些内容对学生人格的养成和完善有很大的作用。二是让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习和生活。现在有一部分中职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学习目标不明确,出现了畏学和厌学等消极的态度。文言文中的名篇《劝学》中提出:“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可以给学生很大的激励,因为中职学生之所以对学习和生活态度消极,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读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所以他们开始自暴自弃[1]。通过对《劝学》的学习,不仅让他们加深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而且让他们知道客观条件的好坏并不是学习好坏的主要因素,可以让他们重新树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3采用多种形式,加强课堂外的人文教育
把课文内容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另一途径。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东西都是以理论为主,而要让学生真正感受真实的人文精神,就需要教师讲述生活中的真实例子,并让学生走进生活。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时代的人文精神,学会关爱社会、关爱生命。人文教育要引导学生积极接近自然、观察社会、关心社会、参加社会实践,这才能使语文教育具有本质上、终极意义上的价值。同时,学生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的价值所在。例如在学习现代诗《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后,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的赈灾义演,让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并在观看结束后让学生写观后感,在作文中学生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得到了前所未有地激发,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每次课前的几分钟诵读一些篇幅短小又充满人文教育意义的课外文章,让学生在教师的诵读中感受文章所传递的高尚情操、崇高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当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课文中作者所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目的、自觉地以课文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思想情操来教育学生和熏陶学生,积极寻找教学与育人的最佳交融点,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作者:农淑琴 单位: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