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21例乳腺癌患者,年龄在42岁~51岁,均为女性,均符合乳腺癌手术治疗的诊断标准,19例行改良式根治切除术,2例行扩大根治术,有1例患者发生上肢水肿的并发症。
1.2治疗方法。早期实行手术,并辅以化疗、放疗、激素、免疫、基因等综合治疗。最常见的术式是改良式乳腺癌根治切除术。
2护理诊断
2.1潜在生命体征的改变———手术后血压下降(与出血有关。)
2.2生活自理能力缺———与患肢活动受限有关。
2.3自我形象改变———与乳房切除有关。
2.4疼痛———与不适当的体位活动及切口感染有关。
2.5知识缺乏———与康复知识缺乏有关。
3护理措施
3.1手术前护理。
3.1.1心里护理:多关心患者,解除病人和家属对切除乳房后的忧虑,对疼痛的恐惧,取得家属的情感支持,使患者相信术后不会影响工作和生活,还可通过整形以弥补缺陷。
3.1.2术前专科护理:术前1~2天内进行专科护理指导,病人术前一日沐浴,做好个人卫生,腋窝彻底清洁,并用碘伏消毒、备皮、常规皮试、药物选择,胸壁引流管的目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术后特殊体位,床上排便,咳痰,患侧功能锻炼的时间,注意事项;术后伤口疼痛的时间和处理等;术前饮食指导:术前加强营养,预防感冒,术前一日指导病人进流质饮食,术前4小时禁水,12小时禁食。
3.1.3术前作常规重要脏器的检查,包括心、肺、肝、肾功能,同时改善营养状况,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饮食,以减少术中意外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1.4皮肤准备要求: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包括同侧上臂上13和腋窝部。如需植皮,应备好皮区皮肤,备皮时注意操作仔细,避免割伤(尤其是腋窝部)。
3.2手术后护理。
3.2.1病情的观察: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异常情况发生。手术结束后根据麻醉情况安置在icu病房,病情稳定后转至普通病房。给予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护,氧气吸入2~3L∕分,保持呼吸道通畅,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每30~6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腋窝引流管是否通畅,观察引流量、性状、颜色,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等。
3.2.2术后饮食指导:术后6小时无麻醉反应可给正常饮食。
3.2.3伤口的护理:乳房切除后需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与胸壁紧密贴合。如压迫过紧可引起皮瓣、术侧上肢的血运障碍;包扎松弛,易出现皮瓣下积液,致使皮瓣或植皮片与胸壁分离不利于愈合。所以应定时调整胸带的松紧度避免过松或过紧,保证患肢远端血运良好。
3.2.4引流管的护理:皮下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保持持续负压吸引,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一般术后1~2天每日引流液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天创腔无积液、创面皮肤紧贴可拔管。
3.2.5术后乳房外观矫正与护理:乳房切除后局部外观的改变可通过使用义乳和乳房重建术来矫正。义乳的选择应与健侧乳房大小相似,每日注意清洁,存放时勿受压变形。
3.2.6综合治疗与护理:放射治疗时皮肤可能发生鳞屑、脱皮、干裂、痒、红斑等现象,应指导病人做好皮肤护理。以温和的肥皂和清水清洗照射部位,并保持局部干燥。选择柔软的内衣,以减少对局部皮肤的摩擦。
3.3并发症的护理。
3.3.1皮下积液:术后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过早外展上肢。早期发现积液后应在严格消毒后抽液并用胸带加压包扎。
3.3.2皮瓣坏死:预防皮瓣坏死的主要措施是观察创面勿加压包扎过紧,及时处理皮下积液,坏死的皮瓣可作植皮治疗。
3.3.3上肢水肿:避免术后在患肢作静脉穿刺,测血压,及时处理皮下积液,卧床时将患肢手臂抬高,出现明显水肿时可继续抬高患肢,并采取按摩患肢进行适当的手臂运动,腋区及上肢热敷。
3.4健康教育。
3.4.1患侧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手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 做腕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运动,但避免上肢外展。48小时后可下床,活动时应用吊带将患肢托扶。
3.4.2出院后患肢仍不宜搬动、提拉重物,避免测血压、静脉穿刺。避免皮肤破损,减少感染的发生,防止肢体肿胀。仍坚持作患肢的康复训练。
3.4.3定期检查,按医嘱继续化疗或放疗。5年内避免妊娠,因妊娠常促使乳癌的复发。
4护理体会
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要充分的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全面评估病人全身情况,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乳腺癌患者应该注重术前心里护理,术后要做好引流管护理及生活护理,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促进了病人早日康复,总之,乳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治疗效果有重大意义。
作者:苗向阳 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