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触屏时代”的大学生,对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往往会从不满足发展到软抵触,而网络信息的多样性、网络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得教师的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上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倦怠情绪,导致大学英语课堂隐性逃课现象日益严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把教与学看作一个师生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构建这样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可以有效地消除大学英语课堂隐性逃课现象。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的重点在于通过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师生和谐,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生生和谐,通过创设真实语言环境体现学以致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危机;隐性逃课;生态课堂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虽然身在教室,但未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甚至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漠不关心。学生隐性逃课的具体表现为: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睡觉,使用手机等电子工具上网、聊天、听音乐、看视频,等等[1]。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受网络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隐性逃课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拟在探究大学英语课堂危机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依据教育生态学理念,寻求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英语课堂危机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式智能设备迅速渗透人们的生活,我国已迎来“触屏时代”。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青少年网民(指25周岁以下网民)规模达2.77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9.6%[2]。目前,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上网也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然而,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角度看,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隐性逃课现象。随着大屏幕智能手机的普及,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少学生为了少受教师的影响,尽量零散地坐在教室的偏后位置,有时前两排座位上甚至空无一人;教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地讲解生词、语法,努力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结构,学生却安安静静地低头看手机;学生毫无交流意愿,几乎无人理睬教师的提问,课堂互动更是无从谈起,甚至整堂课都是教师自言自语,进行没有观众的表演。尽管笔者所在院校也倡导“零手机课堂”,但收效甚微,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这种做法“管得了手机管不住人心”“治标不治本”。目前,尊师重道的传统在高校已脉息微弱,进而造成教师身份认同危机,这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带来了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尤其容易影响教师的情绪,使教师失去教学激情,淡漠课堂管理责任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隐性逃课现象。
二、大学英语课堂危机的成因
(一)教学对象的时代特征
2013年前后,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95后”青年开始步入大学校园。“95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呵护,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进入大学后,他们脱离了家长的管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学业也相对轻松了许多,这容易导致他们不能正视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只管尽情享受而将学习放在次要位置。在智能电子产品与虚拟世界陪伴下成长起来的“95后”大学生,十分热衷和擅长网络交流,视野开阔,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但是,随着新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全面来临和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西方文化中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带来了极大冲击。对于师生关系的定位,新一代大学生更加倾向于“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相互促进,互赢共长”的现代新型师生关系[3]。就思想观念和学习态度而言,他们追求个性彰显,渴望平等,并以消费者的心态看待课堂教学,这样产生“没兴趣就不选择”“不喜欢则不到课”“不满意便求更换”的思想就不足为奇了[4]。在这些思想观念作用下,教师不可能再被当作权威至尊,这是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学生知识习得的途径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也改变着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手指点一点,便知天下事”,大学生借助网络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资料,解决各种学习中遇到的疑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教师课堂上的授业解惑。较之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优秀的网络课件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同时,教师知识的有限性和以教师为主导的“黑板+粉笔”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也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天平向网络一方倾斜。由于课堂听讲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日渐淡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这是大学英语课堂危机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三)学生英语学习的激情
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便认为大功告成,所以他们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求知欲骤减,认知的内驱力明显不足,甚至对英语学习感到倦怠。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倦怠情绪,还与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密切关系,确实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与学生的对话交流,甚至将教学活动变为单纯地播放PPT。2015年3月,笔者编制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消退问卷”,对所在院校新入校的175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1638人(占93.3%)认为进入大学后有过学习动机消退感,表明学习动机消退现象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调查统计结果进一步显示:(1)94.8%的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后不再有高中阶段被逼着学的感觉,学习压力小,生活安逸,没有危机感;(2)86.7%的学生认为,一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中缺乏激情,缺乏与学生互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3)87.6%的学生认为,自己受网络、手机等通讯娱乐设备的诱惑较大;(4)84.5%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陈旧,脱离现实,枯燥乏味。
(四)教师对工作重点的认识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的重点,然而要真正做好教学工作,或在科研上有所成就,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甚至是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和科研有相互促进作用,但由于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高校教师就面临一个将教学工作还是将科研工作放在首位的问题。现实中,高校教师往往倾向于将科研工作放在首位,其原因在于:第一,教师要真正做好教学工作,需要不断扩充新知识,大量吸收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提高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但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付出的艰辛劳动及教学效果很难用某种具体标准科学地进行衡量,而科研成果的水平与质量可以从成果的创新性、影响力、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来判断。第二,很多高校在教师绩效考评工作中过度偏重科研,导致教师做科研能够“名利双收”,而认真教学却费力不讨好。目前,“全球几乎所有大学的薪酬、奖励和晋升等机制都建立在学者的科研成果之上”[5],这可能与科研工作易于评价有关。从事科学研究需要一双慧眼,教学则是一个良心活。在高校对教师科研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的大环境下,教师只好减少在教学上的精力投入。“唯科研独尊”的观念势必使教师轻视和疏离教学工作,这无疑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三、依据教育生态学理念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
生态课堂以生态的思想、态度与方法为指导,以尊重生命的价值为前提,能够在回归自然与生命的人本环境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使师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乃至身心各方面不断获得积极体验,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6]。生态课堂的实质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把教与学看作一个师生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可见,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具体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关注学生情感,促进师生和谐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势必导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产生变革。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是一种对话、交流、合作关系。“教师主体性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与主动参与为基础并与之发生物质与精神联系,同时,学生生命的成长也不能脱离对教师教学因素的依托,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他们部分地承载了课堂这一微观生态系统演化的运作过程与价值归宿。”[7]课堂教学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气氛以及师生交流是否顺畅。当师生关系融洽协调时,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会增强,反之,学生会对教学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兴趣盎然地探究学习内容,逐步增强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同时,在知识更新日益频繁的信息时代,教师要紧跟形势,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适应“95后”大学生的学习实际。此外,教师还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积极鼓励学生了解和参与自己的科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生生和谐
生态课堂应是“合作”的课堂,除师生合作外,小组合作也十分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目标为导向、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有效途径[8]。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和互补性,以便学生相互促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应使学生从原来的个体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关系,通过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应通过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际项目,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不断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9]。
(三)创设真实语言环境,体现学以致用
受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普遍是经过语言加工改编而成,且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然而,真实语料缺失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有必要根据教材的单元主题,合理补充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语言输入材料。网络英语新闻具有实效性强,富含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是大学英语课堂补充教学材料的主要来源。教师从网络英语新闻中选择教学材料,必须注意其与教学主题是否有紧密联系,以及新闻内容的思想性、新颖性、真实性、可读性和趣味性,力求能在学生间产生共鸣。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将网络英语新闻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0]。总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强化了大学生对“满堂灌”“一言堂”传统课堂教学的不满情绪,导致隐性逃课现象日益严重。生态课堂是遵循生态规律、蕴含生态理念、彰显生态精神和体现生态气质的课堂[11]。构建大学英语生态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缓解大学英语课堂危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韩雪荣,郭海英.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0(3):103―105.
[2]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2-03)[2015-08-05].
[3]许丽萍.生态课堂的生长感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2):93―94.
[4]魏芳.成人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危机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12―13.
[5]尹曼芬.大学英语课堂危机的原因探析与教学应对[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157―158.
[6]杨慧.基于生态课堂的合作学习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3―5.
[7]徐洁.论生态课堂的四维价值诉求[J].教学与管理,2015(1):1―4.
[8]赵永利.新课程中的合作学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6):18―21.
[9]杨书平.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3):129―131.
[10]司晓蓉.利用网络英语新闻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验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86―89.
[11]岳伟,刘贵华.走向生态课堂:论课堂的整体性变革[J].教育研究,2014(8):99―106.
作者:司晓蓉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