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大荒文化是特定地域、特定群体、特定事业、特定时代的产物,它的精神价值是客观存在。在众多的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中,北大荒文学的教育传播力量不可小觑。为进一步融合和优化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的传播效能,有必要把北大荒文学教育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有效媒介引入课堂,并借助教育平台引导广大学生正确地解读和传承北大荒文化及其精神。
关键词:北大荒文化;传播;北大荒文学;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人文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空间理论的影响和延伸,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研究的视域、层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展和提高,也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与此同时,黑龙江垦区在原有规模化、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上又大力推进了城镇化建设的速度,进一步扩大了其作为最具现代意义的国有农场经济管理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影响力。在理论延伸与实践发展的双向动力杠杆作用拉动下,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文学以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独具特色的内在品格正在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其推进速度以及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数量却与垦区实际的发展需要和国内蓬勃向上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学研究的学术态势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北大荒文化传播、北大荒文学传播的媒介、途径、方式相对单一、机械;二是一些有影响力的本土批评家对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文学批评缺乏热情与回应;三是本土教育界对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文学影响力的漠视。要真正改变这一局面,既需要时间和不断探索的过程,更需要一个能够相互配合的有组织的复杂的北大荒文化传播系统工程。因此,把北大荒文学进课堂作为北大荒文化传播系统工程的有效途径之一进行系统化研究,无疑是对北大荒文化与精神传播媒介的丰富与开拓。
一、北大荒文化传播的文学教育路径选择
“文化作为涵盖面较文学更宽泛的学科来说,在许多方面呈现为文学的本源、传统、背景与环境。”因此,文学的发生、发展、特征、规律都取决于文化发展的整体模式。文化与文学之间相互胶着的关系状态,延伸出两种颇受理论界推崇的研究路径———即文学的文化研究和文化的文学研究。“文学的文化研究是以文学研究为基础,文化研究做方法;而文化的文学研究则是以文化研究为出发点,文学研究是其中切入的视点、角度和方法。”两种研究路径虽然存在先后时序上的迁延,但无疑都是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相互切入的方法之一。这些理论性的研究方法为丰富北大荒文化传播途径提供了有益的技术支撑。把北大荒文学进课堂作为传播北大荒文化的路径,从具体的方法论角度而言,显性而直接的结果是趋向于文化的文学研究范畴,即以北大荒文学场域为基点对北大荒文化进行萃取和反观。从隐性的结果考量,在显性趋向基础上又会延伸出文化与大学教育、文学与大学教育、文学教育与文化教育等多维和交融的路径取向,并最终回归到北大荒文化与大学教育、北大荒文化与北大荒文学交互循环的路径目标上。以文学教育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把北大荒文化传播的文学路径通过课堂教学的过滤和建构,转化为具体的内蕴指向。一是还原北大荒文学批评与北大荒文学创作之间的辩证关系。文学批评是随着文学的发展而产生的,有了文学批评,作家才会认识到自身创作上的局限,从而在创作中加以修正,这无疑会提高和促进作家的创作水平。但令人遗憾的是北大荒文学创作缺乏与之对应的北大荒文学批评队伍。北大荒文学批评被边缘化的地位与当今国内地域文化、地域文学批评的研究热潮的不对称存在,是影响和阻碍北大荒文学继续和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了北大荒文化、北大荒精神的传播和继承。北大荒文学进课堂的模式构建,不单纯是对北大荒文化传播路径的探索,也必然会转化为北大荒文学批评的试验场。通过北大荒文学进课堂的工作开展,我们可以对个体作家进行评价,可以对某一时期、某一文体类型的文学发展作出总结,还可以对某种文学流派、某种文艺思潮、某种文学现象进行梳理,在对各种北大荒文学现象进行审美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北大荒文学的总体发展。二是努力改变北大荒文化在大学课堂教育中的传播现状,最大限度提高北大荒文化的传播效能。笔者曾对本校2012届、2013届、2014届3届8个文科专业共计544名在校大学生做过关于北大荒文化精神、北大荒文学认知度状况的问卷调查。问卷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共发放400份,实际回收384份。其中视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文学为完全盲区的占30.6%;仅限于听说过却从未接触过的占57.7%,二者合占比例高达87.6%。接触过,但不够深入的占11.9%,而有深入了解的却仅有1%。一系列调查数据充分显示:由于北大荒文化、北大荒文学与大学课堂教育缺乏有效的链接机制,已经远离了当下青年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接受视域。调查虽属个案,但也值得人们回味和反思。一方面传统的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需要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另一方面应充分重视北大荒文学教育课堂的传播力,通过北大荒文学教育媒介扩大北大荒文化的影响力。
二、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在不同的领域,模式具有不同的能指对象;在不同的时代,模式具有不同的语义指向。从模式的所属领域和特定对象出发,教学模式是“进行教学工作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技术方法与范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互结合的类型化转化样式。作为模式系统中的子系之一,教学模式是一个客观存在,它既具有模式的共有属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有属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乔伊斯与韦尔就提出了“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的思想,并且认为“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有多种用途,从如何安排学科、课程、单元、课题到设计教学资料,如教材、练习册、多媒体程序、计算机辅助学习程序等”。乔伊斯与韦尔的教学模式思想给我们以辩证和科学的启发:即教学模式不是教的单维存在,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有机的统一。因此,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既是一个现场教与学过程的统一,也是传播学传播与接受过程的统一。它不仅内含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综合因素,也包含了传播者、接受者、媒介、信息、效果等核心要素。在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相互胶着的作用过程中,实现了传播北大荒文化精髓的核心功能。其模式核心要素包括两方面工作内容:一是明确以北大荒文学为媒介的北大荒文化传播的教学理念。辩证地说,课程内容体系设计本身不仅彰显着学校的师资水平,而且也可以充分展示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取向。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依据包括:第一,基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事实上,高校始终存在办学实力、水平、专业和定位的差别,但在大多数高校的文学课程教学体系设置中普遍存在一统现象,缺乏尊重学校实际与努力打造特色的精神;第二,顺应近年来地域文学、地域文化的研究热潮,充分尊重文学与文化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还原北大荒文学与北大荒文化的具体情境性,促进北大荒文学与北大荒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通过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汇成一条更加富有成效的跨文化传播链,刺激北大荒文化传播的媒介集成环境,实现北大荒文学审美与北大荒文化批评、北大荒文化产品消费与北大荒文化精神传承的链接。二是搭建具北大荒文化传播功能的北大荒文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要素的合成,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类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评价体系等综合要素。因此,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目标应该指向两个维度:一是要创造接地气的文学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对北大荒文学、北大荒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形成认知北大荒文学和传播北大荒文化的责任意识;二是强调差异性和选择性学习,让学生在主动的选择中形成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课程内容出发,应着重强化课程内容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北大荒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北大荒文学的地域与流派、北大荒文学的作品与风格、北大荒的文学批评等综合模块,反观北大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北大荒文化的地域性、北大荒文化精神的核心价值等问题,使北大荒文学教育与北大荒文化传承自然地衔接起来;从课程类型出发,北大荒文学进课堂要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互结合的原则。首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着力充实、更新传统课程教学内容,加大必修课程中北大荒文学教学的课程学时。其次,要加强选修课程的建设,以校、院两级选修课、两级讲座、小组、社团、沙龙等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从课程教学方法出发,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多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竞赛式、改编式等创新方法;从课程教学形式出发,除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可灵活设置讲座、沙龙、拓展导读、影视、校报、网络平台等教学平台;从评价机制和考试形式出发,则适合采用诸如创作评论、读后感、小品、改编等创新、分级、动态的评价机制。
三、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的丰富与探索
北大荒文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同时也必然是属于未来的。承认北大荒文化精神的“导向作用、规范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的客观存在是很容易的,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这些作用则取决于北大荒文化的传播力,取决于北大荒文化传播力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是北大荒文化传播力的构成;二是北大荒文化传播力的实现。当然,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系统工程。它既包括人们对北大荒文化价值的认知度,也包括人们对北大荒文化传播环境的营造能力,同时还包括人们对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技术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等基本要素。事实上,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模式的传播学意义就来源于北大荒文学教学过程所内含的这些传播学意义的基本要素———即通过北大荒文学教学达到认知与传承北大荒文化价值的教学理念;通过北大荒文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开放性设置以营造良好的北大荒文化教育传播环境;通过北大荒文学这一教育性媒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等。一是以北大荒文学课堂教学为具体传播场域,促进北大荒文化传播力的实际转化。实际上,一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教育性传播相较于新闻性传播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与时间要求。作为一门课程,教育理念、课程目标必须要通过教学媒介———即相关的课程内容得以体现。为此,北大荒文学进课堂教学内容模型的建构就具备了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将课程教学内容还原于接地气的“发生和应用的真实世界的情境之中”;第二,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构成的主体情境结合起来”。这两个必要条件既兼顾了地域情境性又突出了主体经验性;既与接受者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北大荒文学情境相协调,又与项目实施学校的办学方针、培养方向和多元的学生理解水平、背景经验、兴趣爱好等综合因素相协调。当然,从课程目标实现和转化的充分条件来看,除了要保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绩效评估等教学运行基本要素符合上述两个必要条件外,还要充分考量其外部支持系统———即学校的相关政策、教学管理机制、体制等综合因素。如必修课课时的限定、选修课能够提供的辅助条件、开放课程能够允许的程度、教师授课内容的灵活性和可能性等。作为北大荒文学进课堂课程目标现实性转化的重要支撑条件,外部支持系统也同样影响北大荒文化的传播力。二是以北大荒文学课堂教学内容为传播媒介,丰富北大荒文化传播途径。在文化精神传承与传递的过程中,谁最会传播,谁成功的可能性就最大。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北大荒文化的示范和激励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内的基本功能上,也必然会扩展和影响到社会各项公共事业中。随着时代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北大荒文化传播的技术手段、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转化,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互融合,在多元与逐步深化的框架下更加注重了传播实效。如网络平台、大型纪录片等一些具有新时代意义的传播媒介和形式就是北大荒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有力拓展和延伸。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关注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的发展,也有责任肩负起传承北大荒文化、传播北大荒精神的社会义务———即利用自身职业所拥有的课堂教学这一直接的优势传播媒介,努力建立起北大荒文学教育与北大荒文化传播之间的联系,让教育性传播媒介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北大荒文化精神的义务与责任。教育是文化传承的有效形式之一,一个完整的北大荒文学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北大荒文化精神传播与传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北大荒的文学传播意义不再唯一,而是指向了更加丰富的北大荒文化精神蕴藉。北大荒文化传播文学教育路径的开辟,不仅有利于融合和促进北大荒文化传播媒介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开掘、利用和传承北大荒文化精神,而且也必然会更加有利于提升北大荒文化精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蒋述卓.文学与文化关系漫议[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0,(9):121-124.
[2]朱寿桐.文学的文化研究和文化的文学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3,(2):68-72.
[3]冯克诚,田晓娜.最新教学模式全书[M].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1).
[4]郑太年.知识与其双重情境化———关于教学革新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6-10.
作者:姜深香 陈雪婧 马广原 叶子犀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