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本质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的认识,是区别于其他制度的根本标志,是其自身建设的基石和方向。建国后,我国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一直受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照抄马克思关于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模式,导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重大挫折。改革开放后一段时期内,人们仍然由于思想僵化,徘徊不前,直到1992年,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概括。因此,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使我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较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就可能产生对社会主义动摇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提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827年11月的英国欧文主义定期刊物《合作杂志》中,是指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满资本主义盛行的个人主义而主张实行集体主义。19世纪初,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获得了充分发展,其矛盾也得到了充分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客观现实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因素,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只是对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简单描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正确区分了共产主义的不同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他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在这一阶段要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和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则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阶段,阶级对立、阶级差别消失,实行按需分配,人获得全面的发展。但是,这只是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并非对将来每个社会主义国家前景的具体规定,后人不应将其凝固化和教条化,而要根据不同的条件对其补充、发展。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1、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的物质力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其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关系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生产力上。只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因此,马克思十分注重发展生产力。他指出:“社会关系同生产力密切相连。随着这些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这些都论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不同的生产力产生不同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理应建立在比资本主义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
马克思对生产力作了非常充分的论述,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是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然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基础上的,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巩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本质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恰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一个过渡阶段,同样也蕴含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满足其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发展才是硬道理,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的东西又将死灰复燃。”只有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把经济较快的搞上去,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为社会的进步创造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其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不能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为了维持自身基本的生活需要,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忍受资本家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劳动者被生产资料和自己生产的产品所支配,根本无法谈及人的全面发展。在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生活状况虽然改善了许多,但其受剥削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建立就是要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这样就在制度上防止了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出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但人的全面发展并不简单等同于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是体力和智力的双方面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物质文明充分发展,而且精神文明也必须同时高度发展,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繁荣。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只是简单描述了社会主义前景,需要后人不断丰富和发展。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列宁认为社会主义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他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指出:“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利用客观条件的凑合给我们造成的喘息时机,医治战争给俄国整个社会机体的极其严重的创伤,发展国家的经济。”主张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同时认为“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但后来,斯大林偏离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经济上高度集中,而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政治上搞极权主义,破坏了民主集中制,文化上搞个人崇拜,给知识分子乱扣“帽子”。这种高度僵化的体制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理解和苏联模式的影响。毛泽东就社会主义本质也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指出了我国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经济上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政治上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但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些错误的运动,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颠覆势力直指中国,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对种种挫折,当时许多人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产生了怀疑,怀疑我们是在搞资本主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廓清了人们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为我国一些具体的体制的合理性奠定了理论基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环境破坏,官员腐败等。人思想认识模糊,认为我们是在搞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此时,重提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根本上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为我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留有空间
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从语言上讲,简明凝练,从内容上讲,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从深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财产,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及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也认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他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的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打破了姓“资”姓“社”的束缚,只是从目的方向上规定了社会主义,并未指明具体的实现方式,这就蕴含着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思想。各个不同的国家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道路,同一国家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来不断调整实现的方式,真正实现了思想的解放。马克思设想的在生产力先进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典型形式,我国实行的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社会主义也没有违背社会主义的原则。这是因为二者都注重生产力的发展,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强大,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但决不能就此说明我们的模式具有普适性。它只是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出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并不一定适合其他国家。
2、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有力解答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我国的社会主义是不合格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不能认为只有符合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特征的社会主义才是社会主义,而否认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就像我们不能认为处于婴儿状态的人不是人一样。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使用了“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五个动词,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实现过程。
我国现阶段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从生产关系上讲,我们逾越了资本主义,但生产力是无法逾越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不充分,我们的体制仍需进一步改进。所以,从现状看,我们确实存在差距,但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是通过侵略和掠夺实现的,其发展历史也有300多年了,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不到100年。因而,现阶段生产力的落后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然而,社会主义的制度显然比资本主义优越。我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十几代人才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巨大发展就是很好的例证。
3、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无产阶级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要取得胜利,就必须组织一个工人阶级自己的有组织的、由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思想的政党。无产阶级只有在自己政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并利用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来取得斗争的胜利。今天,在社会主义的建设时期,同样需要一个先进的政党作为我们的领导核心,只有在坚强的领导核心的带领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会不断前进。现在,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和矛盾多发期,对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本质首先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党必须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社会主义本质提出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是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立起来的党,中国共产党除了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而,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居于领导地位。也只有在这样的党的领导下,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党内还存在腐败、组织涣散等对党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党的先进性,只要党仍然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将其作为自身建设的方向,就一定会克服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必将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