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有预算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A市疾控中心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如下:财政预算编制任务下达时,各个业务科室编制各项任务预算(检验科室将各个病种实验室检测的成本报业务科室),财务汇总后,经领导办公会讨论上报;公示各个项目支出批复的预算;业务科室使用资金,财务人员根据支出对应各个项目登记,每月公示各个项目的使用进度。这种预算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存在以下问题。(一)缺乏专门预算管理部门A市疾控中心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拨款,财务管理活动相对简单,对财务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只需做好预算资金的收支即可,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如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和内部控制等)对加强中心综合管理的重要意义。由于采用预算会计制度,中心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和管理责任,未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对资金的使用成本和效益认识不足,对预算执行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二)预算编制粗放,方法不科学,编报方式不够合理%'预算编制的项目名称不规范。业务科室在编制预算时,项目命名比较随意,造成前后年度预算对应分析困难。项目设置不精细,科室预算职责不明确,部分项目预算涉及多个科室,导致预算编制的任务分解和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平衡主义盛行。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业务科室在编制预算时大多只是根据上年度预算批复的情况,结合本年度预计变动情况进行调整。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简单粗放,当财政下达预算控制数时,项目支出预算金额的削减随意性较大。各个科室在预算申请时拼命争抢预算份额,但是在预算执行时拖拉犹豫,导致年底无法完成预算,互相推诿。3.预算编报方式不合理。原有的预算采用以项目为基础、业务科室主导的三级编报方式。以检验成本预算为例,检验成本分摊在各个项目如艾滋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结核病防治、消杀与病媒生物防治等经费预算之中,其预算需要经过“检验科室→业务科室→中心”等三级预算编报过程。具体预算编制时,各个业务科室将各种项目(病种)预计全年监测数量报给检验科室,由检验科室测算各个项目的检验成本,业务科室审核后将检验成本、采样成本及项目执行所需活动的其他经费汇总成各个项目经费预算上报中心财务,由财务汇总编报整个中心项目支出预算。由于各个项目预算编制的主要权力集中于业务科室,当财政下达控制数需要缩减预算时,往往会考虑调减检验科室的检验成本。但是在项目执行中,检验成本往往呈刚性,预算调减后无法切实保障项目活动的开展。可见,三级预算编报方式没有实现预算资金和成本支出科室的直接对应,容易导致需求偏离及预算编制不准确。(三)预算分解困难,资金执行不到位预算的分解困难导致预算执行责任主体不清晰,容易执行的预算项目互相争抢,不易执行的项目互相推诿。财务辅助核算仅能到“项目”,对涉及多个科室的项目,无法将预算直接落实到对应科室,不利于预算资金的有效执行。(四)预算绩效评价和反馈失灵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一般仅能到项目,如要分析具体责任主体的预算执行情况,需要财务花费大量时间进行项目分解,不利于预算资金的监管。针对预算执行的绩效评价流于形式,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更是无从谈起,导致预算存在问题逐年累计,给预算管理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上述问题导致中心预算资金配置不合理,亟需经费的项目保障不足,部分项目经费出现结余,甚至存在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浪费了公共卫生资源,不利于疾控业务的开展。
二、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
改进原有的预算编制方法,理顺预算管理的权责利,会计核算细化到责任科室,建立以预算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分析和绩效评价机制,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方可解决以上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基于此,A市疾控中心在预算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成立预算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2012年,A市疾控中心成立由中心主任、中心副主任、各个科室主任、财务、采购等组成的预算领导工作小组,统筹进行预算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及评估,同时作为常设机构,负责中心每年的预算管理工作。财务人员作为预算小组的核心成员负责组织预算的编制、培训、分解、预算执行分析及考核等相关工作。(二)建立中心预算项目库,规范预算项目名称和编制表格根据疾控中心各项工作职能,规范预算项目名称22个,形成中心预算项目库,要求在预算编制及执行分析时对应到相应的项目名称。同时,设计标准的预算编制表格,增加了上年预算批复金额、上年预算明细内容、预算增长量、预算增减明细分析等内容。要求各个科室编制项目预算具体到各项明细,提供测算依据,同时与上年预算批复的项目及明细进行比较,列示增长量及增长率,提供增减变化的分析。(三)开展零基预算,并细化项目预算要求科室根据预算年度开展的工作进行预算编制,各个项目预算根据会计科目进行细化,如艾滋病防治经费预算应细化到试剂耗材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宣传费等,并列明测算依据。(四)改进项目支出预算的编报方式将项目支出预算的编报方式由三级编报变更为二级编报———各科室直接进行项目支出预算编报,由中心财务统一审核并汇总。以检验成本预算为例,检验科室直接将各病种检验成本编制进对应的病种项目中,各业务科室将本科室项目支出也编报进对应的病种项目,由中心财务统一审核并汇总形成中心的项目支出预算。这样,共用项目的科室成为了平等的预算编报主体和预算资金的支出责任主体,避免了预算编制不准确。(五)升级会计软件,细化会计核算在升级会计软件的基础上将辅助核算的维度由一个增加为两个,既做项目核算又做科室核算,使会计核算与预算管理相匹配。在会计核算上,做到每笔收入、支出均能对应到相应的项目及科室,为预算执行分析打好基础。(六)规范支出行为完善资金申请事前审批制度,在OA系统原有的情况报告、物资采购、电脑设备采购及维修三个模块中,增加预算资金来源的控件,插入财务审核流程,用款人在申请开支时选择相应的预算资金,列明开支的内容金额等,经财务审核同意后,流转领导审批,保证每笔支出都符合预算,且专项支出与科室支出能一一对应。(七)建立预算执行分析跟踪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分科室分项目的细化项目预算基础上,建立预算执行分析的工作方法和跟踪机制,分科室分项目通报预算执行情况。每月与各科室预算执行责任人进行预算执行进度分析,将预算执行进度与计划时间进度、往年同期进度进行对比,深入分析各项目支出的具体明细执行情况。通过执行情况分析和通报,督促责任科室按计划进度合理安排预算支出,提高预算资金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定期预算分析交流,把财务管理的理念传递给业务人员,并从中学习业务管理知识,从而发现节约成本的控制点,有效提升预算资金的成本效益。(八)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根据中心业务的绩效指标,对中心的预算项目和涉及的资金使用责任科室进行梳理,建立绩效指标—预算项目—资金使用科室—实际完成指标的对应关系表,实行以支出绩效为导向的预算考核。完善疾控绩效评价指标,积极推动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标准。设计增加各预算项目的量化指标,如项目预算完成率、预算资金与预算任务的覆盖率等。(九)开展预算管理培训,强化预算管理意识为了顺利推广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单位全员对预算管理的理解,中心财务部门编写了预算管理培训大纲,对员工开展预算管理培训,强化其财务管理意识和成本效益意识,促进了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
三、成效
(一)为预算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在规范预算编制后,通过前后年度的预算对比,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二)保障预算资金合理配置及有序使用有效的项目预算分析,更利于业务科室布置工作任务,科学安排预算资金,有序推动工作开展。实践结果显示,A市疾控中心各个专项的支出基本与预算时间要求相符,杜绝了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三)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精细化预算管理,A市疾控中心在各项监测工作量增长而财政专项预算减少的情况下,超额完成监测任务,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见附表)。(四)促进成本节约预算的绩效评价与考核相结合,使业务科室在编制来年预算时更加负责与慎重,倒逼业务科室更精确地测算监测数据及监测成本,也提高了业务科室成本管理意识,主动节约成本。
作者:张婷婷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