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国内外隐私概念对比刍议

一、中英隐私态度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似乎没有“隐私权”这个概念。但这并不等于说中国人毫无隐私而言。古人云:“打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怕揭短就是有些事情不想让他人知道。但总体上来说,中国人对隐私是既不敏感也不顾忌的。中国人张口就问对方的婚姻、收入等情况,如“你吃过饭了吗?”“你往哪儿去?”“你去干啥?”“你今年多大岁数了?”“有对象吗?”“你的月工资是多少?”“这件衣服花多少钱?”;当朋友来家里做客时,不等主人邀请,客人就从书房窜到卧室,大饱隐私之眼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这种人实在!你来我家不东张西望就是瞧不起我。近年来,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提高,中国人的隐私意识逐渐提高。多数国人会把与高科技有关的个人信息如银行账户密码、电话号码等作为对个人极其重要的内容。要保护这些个人资料,也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只不过这些被命名为“个人重要信息”,而不是冠之以“隐私”之名。在英语国家,人们重视隐私由来已久,隐私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它涵盖了诸如家庭、财产、婚恋、朋友、经历、收入等个人状况,甚至连个人的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活动也包括在内。隐私并不单纯局限于单独的个人身上,家庭或群体也有隐私。恋人、夫妻、朋友、组织或单位都有不愿公开的事件。西方人,尤其是女士,对自己的年龄一般都守口如瓶。西方人在一般的交往中很少透漏自己的财产或收入状况。

二、隐私的表现行为

 

隐私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与他人交往中人们如何对待和利用环境因素来保护隐私,不同文化有不同表现:

(一)围墙与隐私

中国人习惯以围墙为界。传统文化中没有围墙就称不上“国”,没有围墙就谈不上“校园”、“家园”、“公园”。中国人常说“家丑不可外扬”,习惯用围墙来保护自己的领域,本质上讲,是对群体隐私的一种维护。[3]西方人崇尚空间,罕以围墙为界。在城市中,尤其是中小城市、矿山、工厂、企业、学校乃至豪宅之间都以空间相互隔离出来。参观美国的大学很难辨认学校的起止和终端。但在美国人心中,分界限清楚地存在,不经允许他们决不进入他人的领地。在文化中以空间代替围墙来作为私人领域或隐私调节机制是十分普遍的。而且财富越多,隐私越大,空间也似乎越大,即空间与隐私成正比。

(二)门与隐私

在中国家庭中,门与隐私的用途有时形同虚设。当孩子把自己关在门里时,父母会迫使他们把门打开,他们会怀疑孩子在门里做见不得人的事情。亲友来访讲究礼貌的人敲门未开,则会推门,如被推开,则就径直入门看看。在中国,关门不意味着不愿意他人入内,有隐私期望,关门并上锁才有此意。

三、隐私概念差异原因

隐私概念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价值观不同。不同的社会或文化类型有不同的隐私观、不同的隐私类别、不同的重视程度。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重群体、尚人伦,因而隐私意识不浓,个人的事就是集体的事,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过问私事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国传统儒家教化“事无不可与人言”。西方文化极端崇拜个人主义,西方人人强调自我独立的个性和自由,“Mindyourownbusiness”一直是社交礼仪中的重要信条。隐私和个人自由、言论自由以及个人的创造性独立性密切相关,没有隐私,就不可能是自由的社会。

四、结束语

通过隐私概念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隐私概念以及不同的处置办法,从另一个侧面发现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如社会风俗、价值观念、思维特征等,这对于我们探究西方文化有很大裨益,减少交往中的摩擦、误解、尴尬和冲突,从而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作者:关云飞 单位: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国内外隐私概念对比刍议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92781.html

    相关专题:儿科护理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上一篇: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创新发展
    下一篇:幼儿园幼儿礼仪教育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