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励学生追逐梦想,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用“正能量”来激发学生的斗志,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在高职阶段学生大部份对未来很迷茫,对前途没有信心,更不敢有梦想。缺乏梦(理)想的学生没有激情,没有目标,最终造成没有行动,碌碌无为。而梦想是每个人奋斗的不竭动力,理想和抱负也是现代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有追求的人才能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才会有博大的胸怀。因此,教师要以积极乐观的姿态,传递给学生正面的信息。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第十八届中央新一届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视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总书记说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阐释,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激情;有激情才会有事业;有事业才会有未来。建国六十多年、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今年圆了航天航海梦,也圆了房子、汽车、上学、养老的百姓梦。“中国梦”里,有“强国”也有“富民”,有期盼也有实干。中国梦从相信自己开始,从尊重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开始。这种振奋人心的讲话,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可以帮助他们在奋斗的过程中不放弃、不丧气,迎难而上,实现心中的梦想。如果每个人都充满了激情和梦想,“中国梦”会更美丽、更坚实。在高职院校,教师担负的责任是巨大的、工作也是艰辛的。但是,当前在我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大部分教师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教书”上,却忽略了“育人”,这种转移是得不偿失的。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追逐梦想,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使学生成为一名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从而真正做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
(二)利用参与式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我们知道,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积极配合、参与的德育教育工作形同虚设。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来,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一项制度或者说德育工作的实施是否有效,要看学生对这项制度的支持度与理解度。在参与式赏识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理解、肯定、支持德育工作,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提高高职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在高职院校的班级中开展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结合社会热点现象等就一些有关的德育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之间在思想上产生碰撞形成共识。如为了更正学生较为片面的想法,纠正个别认为“读书无用”的思想,在我们班开展了“不读书,行不行?”这样的主题班会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对那些消极的、片面思想进行引导,尽可能消除“读书无用论”对学生的毒害。如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尽量少带手机进入课堂或者在课堂上将手机调制成静音,在班上开展了“将手机请出课堂,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的讨论。利用这样的教育模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心声,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应试教育下的学生更加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自身德育素养的提高。长期在学校的生活也减少了高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能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可以在学校组织“关爱山区学生”的活动,将山区学生上学路程的艰辛以及课堂上课桌的简朴等一系列真实的照片展现在广大高职生的面前,让他们感受到在自己幸福生活的今天还有很多孩子上不起学,从而激发高职生对山区孩子的关爱之情,为山区孩子捐赠出自己的衣物与书籍。通过这样的活动,高职生不仅会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还会增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这种引导学生参与的教育方式,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心底里关爱老人。通过这样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高职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教育的真谛,从而使得自己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才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德育素养的形成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持之以恒就成习惯。学校应该重视对高职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蒲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