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科技论文 > 软件开发 >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摘要: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独特能力。本文借鉴多要素学说理论,研究和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探索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因素分析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源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正式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以来,这一概念很快获得了学界的普遍认同,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从21世纪初开始,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被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学者们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特别是对影响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研究较为翔实,将其分为单一要素说、两要素说、三要素说以及多要素说等等。目前,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对其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借鉴多要素学说理论,研究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探索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本源与特征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理论本源与概念界定

1.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理论本源核心竞争力理论来源于现代企业组织理论,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不断成熟与发展。美国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学校可以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教育机构可以视为一种工业部门。”可以说,从舒尔茨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高等学校同样具备企业的属性,这也是核心竞争力在高等学校能够加以借鉴和运用的原因所在。作为目前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其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延续与扩展。所以说,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本源是现代企业组织理论,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内涵提炼与外延扩展。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根据影响核心竞争力因素的“多要素学说理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描述为:“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整合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组织结构与管理、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校内外资源,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显性与潜在优势,使自身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能力”。

(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在分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之前,要清楚高职院校与高等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区别。首先,二者的实现方式不同,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工作岗位来实现;高等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高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实现。其次,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及其不同的关键点。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综合人才,其核心竞争力关键点在于“技”;高等本科院校培养的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理论研究型、学科型、工程复合型人才,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在于“长”。最后,二者的评价标准不一样,高职院校的评价标准基于多要素学说理论来展开,涉及面广;高等本科院校的评价标准主要取决于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两个方面。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增值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增值性首先体现为其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本身。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社会价值指的是能否促进高职院校本身的教育目标的形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二是用户价值。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用户价值指的是能否满足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学习的需要或需求。同时,通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与作用的发散,使其能不断实现价值增值,为学校带来更加显著的竞争优势。因此,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不仅具有相应的价值性,也具有价值不断增值的特征。2.知识整合性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知识整合性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类,知识活动是高职院校最本质的特征。隐性知识具有模糊性与独一无二的特性,往往不易被模仿,因此,隐性知识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作为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必须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以及与此相支撑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各项资源有机整合。所以,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也具备有知识整合的能力与特征。3.持续创新性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其举办目的与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也略有区别。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家长、企业”等当前和潜在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不断创造新的教育需求增长点。同时,要想使已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优势得以延续,必须不断地实现创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的创新与科研技术水平的创新,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因此,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也具备动态调整与可持续创新的特征。

二、影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素

(一)办学方向和目标不明确

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它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与目标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一致。从办学方向和目标设计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各个方面,都是影响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按照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办学模式办学,一心要成为区域内高职院校的领先者,成为一所集理工、文管于一体的综合高等职业院校。殊不知,这些高职院校不顾自身客观实际,不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结果只会是迷失自身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目标,令其自身办学举步维艰,先前形成的竞争优势也会不断丧失。所以,高等职业院校在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之前,一定要明确自身的办学方向与办学目标。

(二)自身定位不准确

我国高职院校从2000年开始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大多数高职院校由原先的各类中专、职工大学联合组建而成。作为原先的中专或职工大学,自身的定位非常明确,但是一旦升格为高职院校以后,大多数院校认为既然是高等教育序列,就应该像普通本科院校一样来办学,自身的定位反而不明确了。一旦没有准确判断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不能客观地评价自身的水平与办学能力,就无法形成高职院校本身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无法形成,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一直无法有效解决的根本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要想在众多院校中脱颖而出,学校发展定位必须准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具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三)办学资源缺乏

近几年,各省高职院校的招生形式多样化,有单独招生、自主招生、考核招生等多种形式,各高职院校学生数量急剧上升,办学资源也相应地日益紧缺。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达1万多人,生师比有的竟达到了70:1,师资队伍资源的短缺表现得尤为突出;第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室、实训室、宿舍、图书馆以及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资源不足,直接导致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第三,高职院校目前普遍缺乏政府相关经费的投入,同时由于旧有的体制机制的限制,导致学校办学自主性相对欠缺。以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特色不鲜明

2010以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刚刚组建或合并不久,各高职院校专业目录混杂,甚至有部分学校的专业只是将原先(合并或组建)的专业加以集成,没有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整合,从而形成一种大而全的现象。部分高职院校不注重自身特点的打造,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雷同,没有特色。与此同时,由于自身的实力与基础、底蕴等不够深厚,导致在激烈的专业竞争中难以生存和发展,乃致最终被淘汰。据报道,湖南省教育厅2016年撤销高职学院连续三年未招生的专业点达20个。自从教育部实现国家示范校建设以来,各地高职院校紧贴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办学条件,逐步形成了各自鲜明的办学特色,如具有医学办学历史的,形成了医卫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具有经贸与管理办学历史的,形成了经济管理特色明显的高职院校等等。所以,要想形成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三、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

(一)准确定位,培育特色

准确定位与管理整合是高职院校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依据和必要步骤。目前,教育部以及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均明确要求,高职院校在科学定位时必须做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相关事业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广大高职院校在准确定位与培育特色时,首先要客观分析各自的现实条件与基础,明确自己能干什么,自身能开办什么样的专业;其次,要能准确分析与预测当地政府、市场以及行业的需求与发展趋势,明确市场对人才的真实需求,明白自己需要干什么;第三,要着重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现实竞争与潜在竞争(或机会、威胁),明白自己将来怎么干的问题。同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方针,不追求“大而全、高大上”,应坚持“特色性”发展,专注于学校独特优势的发展,要集中自身的有限资源与现有特色,做强做精,逐步积累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重声誉,强质量

目前,部分在原有中专学校基础上升格的高职院校,大多有比较悠久的办学历史,具有良好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较高的信誉度,是学校最为宝贵的“无形资产”与“精神财富”,是学校办学的“软实力”,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把握办学宗旨,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要将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定适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只有重视学校声誉,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才会逐步的形成。

(三)丰富资源,管理整合

高职院校办学资源主要指的是人才培养供给能力资源。按照来源来看,可以分为校内资源要素与社会资源要素;按照属性来看,可以分为师资资源、实习实训条件资源、课程资源、管理资源等,这些资源要素是决定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是否形成的关键。但是,单个的资源要素的简单堆积并不能构成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而必须要实现上述资源要素的有机整合。管理整合既可以是内部整合,也可以是内外整合和战略整合,不管高职院校采用何种整合方式,都要通过管理的有效介入,增强资源要素之间的协同性与创新性,使各种要素发生功能耦合,并形成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形成优于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培育和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丰富资源与管理整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

(四)分层次,重创新

所谓的分层次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意愿分成不同层次组织教学;其次,是对于高职院校常见的“做中学、学中做”的具体内容进行分层,即做可以分为理论知识的做,也可以分为提高职业技能的做。这种分层教育既能满足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可以形成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也凸显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在分层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创新。高职院校的创新不仅仅是科学研究技术的简单创新,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与组织形式的创新。高职院校在实现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技术创新在于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以及创业创新能力,要加强与企业横向技术的研发,指导或带领企业骨干、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开发专利。同时,要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限制,变革组织管理形式,优化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实现体制机制与组织形式的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保证学生、教师积极踊跃地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形成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只有在分层次的基础之上,突出高职院校的创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会逐步显现。

作者:谭进 李建光 平先秉 单位: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kjlw/rjkf/291321.html

    相关专题:swot分析ppt模板 宁波大学学报


    上一篇:保险公司破产法律制度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