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教学中心
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教学的中心,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这种教学形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其弊端和滞后性。“一言堂”的授课形式让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这已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无形地形成了矛盾甚至对立。心理资本教学模式力求规避传统教学的弊端,调整师生的角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以及学习上真正的主人,并且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让学生对学习消除畏惧,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和探索精神,真正将学生从压抑束缚的“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也让教师从繁重的备课和机械生硬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学生能够主导自己的学习,不再被视为一种机械接受知识的载体,而是富有生命力的知识接受以及再创生的来源,学习亦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心理资本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心理资本的培养,只有心理资本强大,学生才能从本质上强大。因此心理资本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乃至最终的实现的目标,都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并且尊重人性这一个宗旨为基本出发点和着手点,抓住了教学活动的主要矛盾,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教学理念。
2.两个成效实现
(1)内在成效。教育教学归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因此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单纯摄取以用于应试需要,还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成长以及生活的需要。真正良好的教育是一种长久性的持续性的深刻影响,让学生全面而不断地延伸以及深度挖掘自己的潜能,为了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做到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联系,用于解决实际中的困难。教育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终身发展的事情,教学就不能让学生局限于“要我学”而是要向“我要学”的观念转变。这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升华,也是自我蜕变的过程,因此,丰富的心理资本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心理资本的“我”由四个重要的因子构成,即希望、自我效能感、韧性、乐观,这对于构成心理资本以及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困难时候,自我效能感即自信心促使我们勇敢接受挑战,正视挫折,让自己变得完善。用自信来激励自己,才会克服种种路障,勇于达成自己的目标,让自己不断强大。希望是个人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希望的产生无疑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正能量去积极勇敢面对困难,从而解决困难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乐观的态度更让人产生希望、韧性和勇气,对未来挑战和不确定仍然报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易看到事情美好的一面,这样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更易体验到幸福;韧性在学生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学习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韧性此时通过自身以及兼容外部环境中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进行自我保护,减少风险因素。韧性可以磨砺一个人的品格,韧性在挫折中是不断得到加强,勇于克服更为艰险的因素。韧性强的人更容易抵御困难并且提升自身的能力,让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改进,做事情更易发挥出高的水平。因此,韧性对于人的生命化进程是一种强力推动的因素。(2)外在成效。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繁重的知识禁锢,学习变得僵滞呆板,教学变成一种极具压迫性的事情,因此导致学生排斥教学内容以及相关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业成为一种负担,让学习效率和成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角,备课、教学、课后辅导等等的教学系列活动也让教师的神经时刻紧绷,周而复始,逐渐产生教学乃至职业倦怠。这对于课程以及教学的发展无疑是一个瓶颈和障碍。心理资本教学模式,让师生的角色进行了合理的调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宰者,把学生从僵硬的教学形式和知识接受形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潜力以及创造力得到了无限开发,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学习的印象以及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向往,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学得好。教师也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更有精力专注于教学活动的深化、精化研究,让教师教得多、教得快、教得好,这对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来说无疑是双赢的。
3.四种教学策略
(1)目标引领。对于课程以及教学而言,首要任务是要确立教学的目标,目标的引领十分重要。它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同时又明确学习的重点,让学生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知识内容的核心部分,这样就抓住了教学以及知识的关键。中小学心理资本课程模式中,首先将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投放给学生,这相当于奥苏伯尔意义学习中的“先行组织者”。当教学目标起到“先行组织者”作用时,不仅能够促进意义学习,并且有助于学习效果的长效保持。同时也可将教学内容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逐步进行完成,这同布鲁姆的“小步子”教学比较相近。将学习内容拆分为几个小的步骤,每个步骤逐一确定目标并且逐一完成。这样将知识分化为小的目标,更有助于知识的分解吸收,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让学生不因为大量的繁重的学习内容产生对学习的畏惧感。反之产生对于学会知识的希望,产生希望就能够产生对以后知识学习的积极态度,这样学习就变成了主动进行的有意义的事情。(2)自主探究。学生是教学以及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主探究尤为重要。教师将教学的目标引领于学生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自我提升历练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在自我学习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学生要产生并且运用坚韧性去克服阻碍,产生勇气,当自己将问题解决之时,能够让学生产生自我满足和幸福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敢于迎接以后的学习上的困难以及接受生活中的挑战。(3)同学互助。同学互助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学生将个人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取出来进行同学之间的互相探讨以及学习,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促进班集体的和谐,同时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深了理解。同学互助的过程将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散的、高效的解决,避免了集体教学缺少针对性以及课堂上教学时间等资源的浪费,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4)师生共议。学生之间进行互助学习阶段之后,如果仍存在一些学生自己难以解决或者模棱两可的问题,那么可以师生共议达到彻底解决。师生共议时,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相关疑问,教师进行点拨、解疑。这是一个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改善传统教师统治者、学生被压迫者的角色定位,促进师生之间感情上的培养,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促进教学和谐地进行。上述四种教学策略是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当完成一个学习任务之后,对于接下来的新的学习内容,我们也可以采取该教学策略从头再次循环,如此往复进行。
4.五步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进行自我超越的过程。从觉醒阶段,我们通过一个目标的引领产生了预期,有预期后我们通过教学路径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之后我们启动教学的行动实施过程,最后通过行动的过程之后保持这新的学习模式。这是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是学习新知识的必经过程。(1)觉醒。对未知事物的迷茫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迷茫会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阻碍学生继续探索求知,让学生内心充满挣扎和困惑。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茫后,我们会产生一种对学习知识的排斥的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会造成学生对知识的畏惧和厌恶,大大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要引导和唤醒学生,让学生产生觉醒,即产生求知和探索的决心。通过心理资本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灵活地将教学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一些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让学生要克服对未来的恐惧,产生对学习的渴望、对未来的信心以及探索事情的勇气。并且力图通过坚强的韧性去实现希望,走出迷茫产生觉醒,这样才会让学生有面对学习困难的积极态度。(2)预期。促使学生觉醒,接下来就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预期。预期阶段,我们从否定自己的一切,转变为认识且接受自己目前存在的客观困难,并试图进行解决。在该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进行自我学情的剖析,全面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层次,从而全面分析自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学生产生良好的预期。良好的预期有助于学生评估学习困难的艰巨性,这样更好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并且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对于学习的乐观的态度。(3)设计。当学生分析自己的学情,产生了预期,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学习设计。设计是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做出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良好的设计方案可以指向未来并且很有效地解决学习问题。在设计阶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自身特点同学情以及社会生活相结合,设计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地建构和绘制,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产生了信心以及希望,也充分了解了自己的潜力。同时,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正视自己缺陷的勇气,也促使了自身效能感等综合能力的提升。(4)行动。行动是将设计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当进行教学设计之后,就要在实践中将自己的学习计划实施,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行动是有计划之后的行动,行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生成性、没有预期的困难,这时学生要坚定信念,克服困难,要有勇气、信心,并且用韧性坚持行动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改变以往学习的缺陷,让自己得到质的提升。行动过程是形成心理资本以及提升已有心理资本的重要阶段,也是让自己得到超越和升华的重要阶段。(5)保持。保持是指在经历行动过程之后,能够保持已经形成的当前状态,不会反复到改变前的坏习惯。在保持过程前期,由于刚刚改变还不成熟,往往坏习惯会复发,这是需要忍耐以及克服,当度过艰难的临界点之后,新的习惯将代替原有的习惯,学习过程将得到超越和焕然一新,这样就完成一次学习过程的完善和突破。自我约束是保持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保持阶段,可以提升学生的坚韧性以及勇气,并且完成一个超越后,学生会增强自我效能感。保持是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实现。心理资本教学模式的提出具有一种突破性的意义,可以运用于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生多、快、好地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心理资本得到提升。丰富的心理资本又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动力支持,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价值。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次有力的本土化尝试,对新课程改革基础教育的深入探索提出了新的尝试性的研究思路。
绘画艺术论文作者:韩佳文 刘晓鸣 寇吉信 单位: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吉林省安图县第三中学